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瘦素、CRP、IL-6及TNF-α水平变化研究

2015-11-07 06:27张彦军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介素瘦素白细胞

张彦军

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瘦素、CRP、IL-6及TNF-α水平变化研究

张彦军

目的 对应用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联合检测方式对合并患有肺部感染的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鉴别和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单纯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和合并患有肺部感染的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各64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64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结果 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应用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联合检测方式对合并患有肺部感染的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鉴别和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肺部感染;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目前已经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性卫生问题。慢性心力衰竭指的是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和心室由于长期承受压力或容量负荷量水平过重,使心肌的收缩能力明显减弱,不能够充分满足正常的心排血量,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到晚期阶段的一个共同性结局[1,2]。本次对应用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联合检测方式对合并患有肺部感染的心力衰竭疾病患者的病情实施鉴别和评价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选择我院收治的单纯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和合并患有肺部感染的心力衰竭疾病患者各64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64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研究1组中男性研究对象35例,女性研究对象29例;研究对象52-87岁,平均年龄(65.4±6.8)岁;心力衰竭病史1-18个月,平均病史(5.1±1.2)个月;患者体重43-74kg,平均体重(55.2±4.8)kg;研究2组中男性研究对象34例,女性研究对象30例;研究对象51-84岁,平均年龄(65.6±6.7)岁;心力衰竭病史1-19个月,平均病史(5.3±1.0)个月;患者体重43-78kg,平均体重(55.1± 4.5)kg;对照组中男性研究对象36例,女性研究对象28例;研究对象50-84岁,平均年龄(65.7±6.9)岁;研究对象体重44-72kg,平均体重(55.7±4.6)kg。研究对象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 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在入院的当日或次日,抽取空腹状态下的静脉血液5mL,在离心机下处理10min左右,取血清作为标本待检,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等四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

1.4 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X2检验。

2 结果

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研究1组和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三组研究对象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

3 讨论

瘦素在缺血-再灌注之后,可以对心肌的重塑过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受到的损伤,由于瘦素的处理可以使损伤的程度明显减轻,对心脏可以产生直接的保护作用。此外瘦素不仅仅可以对肠道细胞对糖和氨基酸的运输能力进行调节,而且还可以与冠心病病理学病变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存在着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3]。血清白细胞介素6在炎症反应,可以起到核心性的调节作用,是炎症免疫反应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递质,而炎症反应是引起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4]。C反应蛋白是机体炎症反应急性期阶段出现的一种标志物,主要在肝脏位置产生。在正常健康人的血清中该物质仅以微量的形式存在,而在发生感染、组织损伤或炎症等病理学变化的时候,C反应蛋白水平可在短短的数小时内急剧升高,在数天内就能够达到高峰值,在病情程度有所改善之后又会有明显的下降表现[5]。

作者单位:464000河南省信阳市何总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1]李小俊,马秀英,邓卓,等.黏附分子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615-616.

[2]何燕红,马少彬,罗建文,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变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1):20-21.

[3]胡尔西旦?那斯尔,再吐娜?克里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 [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 2250-2251.

[4]周荣平.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特性间的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3):492-493.

[5]王秀清,刘惠民,赵琰龙,等.乳腺癌组织中CD44V6和MMP-2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关系[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2):272-273.

R541.6+1

A

猜你喜欢
介素瘦素白细胞
瘦素抵抗与糖尿病相关研究进展
白细胞
瘦素及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瘦素及瘦素受体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研究
吸烟对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瘦素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7在湿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中西医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