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应用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5-11-07 06:27于美仙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鸣音肠梗阻排气

于美仙

综合护理应用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观察

于美仙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早期炎性肠梗阻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0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根据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腹胀、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早期;炎性肠梗阻;护理干预

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指患者在腹部手术后1周-2周内,因手术创伤或腹腔炎症等原因引起的一种炎症性肠梗阻[1]。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重症感染、肠瘘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鉴于此,笔者以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在其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55.3±4.5)岁;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56.3±3.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式 两组均给予对症处理,包括给予营养支持、胃肠解压、生长抑素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预防感染等常规治疗措施。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 包括给予用药指导、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等常规护理措施。

1.3.2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病房的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情况。若患者突发剧烈腹痛且呕吐频繁、并伴发热等症状,可能是发生绞窄性或机械性肠梗阻,因此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避免错过治疗时机。而病情加重的观察中,需重点观察腹痛加重、休克、发热、呕吐严重等。②心理护理:早期炎性肠梗阻是患者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及家属常存在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尤其是在术后早期恢复过程中发生肠梗阻,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及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沟通,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讲解肠梗阻的治疗、护理,减轻其心理压力,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护理过程中尽量满足其合理需求。③饮食护理:在患者禁食期间给予胃肠外营养支持,同时做好胃管的护理工作,避免诱发并发症;在胃肠功能恢复正常后仍需严格控制饮食的类型,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从较小剂量的流质饮食逐渐向半流质饮食过渡,嘱咐患者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或不易消化的食物。④胃肠道减压护理:在患者确诊为早期炎性肠梗阻后需立即禁食,同时还需给予胃肠减压。长期禁食容易让患者产生渴望进食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禁食的必要性及进食的危害,叮嘱患者不可私自进食。另外定时对胃管进行清洗,保持胃管通畅。并密切观察肛门排气情况,胃肠功能的改善情况。若腹痛症状缓解,腹部触感柔软,胃肠内容物减少,肠鸣音恢复正常,患者排气、排便逐渐恢复正常,则表明其肠梗阻情况有缓解,可停止胃肠减压。⑤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时告知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进行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若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及时入院诊治。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并记录住院时间;采用自制量表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层面[2]。

1.5 统计学处理 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分组例数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腹痛缓解腹胀缓解住院时间观察组30 3.12±1.11*2.12±1.02*2.13±1.21*2.24±1.04*11.36±2.21*对照组30 4.35±1.35 3.25±1.14 3.58±1.35 4.35±1.25 19.35±3.12 t值4.20 3.13 4.02 5.31 11.38 P值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作者单位:225400江苏泰兴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3 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并存的炎性肠梗阻,通常发生于术后1-2周内。若不及时处理将会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在术后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以6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显著(P<0.05)。说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还可潜在改善护患关系。吴家余[3]等学者通过研究也表明,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本次研究与其结论基本一致。这是由于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以创新为灵魂,以人为本为原则,重视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的护理方式[4,5]。在患者手术后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情况,加强病房巡视护理,避免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机。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少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有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对保障治疗成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外,向患者讲解胃肠减压的重要性,如有效缓解腹胀的情况,改善其血液循环等,让患者重视胃肠减压,提高其依从性。

综上所述,对术后出现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1]王佳胜.8例肝移植术后病人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3,20(6):378-379.

[2]周春华,张颖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4):54-56.

[3]吴家余,方梅.早期护理干预在腹部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14(7):780-781.

[4]蒋海燕.综合护理在肠梗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1(36):147-148.

[5]何芳.综合护理干预在43例肠梗阻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1(16):131-131.

R473.6

B

猜你喜欢
鸣音肠梗阻排气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36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肠梗阻28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