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难治性肺炎临床病因及护理观察

2015-11-07 06:27师颜红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难治性病因住院

师颜红

小儿难治性肺炎临床病因及护理观察

师颜红

目的 分析小儿难治性肺炎的具体病因,研究该病症患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64例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儿发病的主要病因,并将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儿均32例,分别由护理人员给予其常规护理和系统化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护理后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经临床研究发现,引发小儿难治性肺炎的病因较为多样,主要诱发因素包括抗生素应用、合并症以及呼吸道排痰和感染等。经对症治疗和护理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8.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同时,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需先明确患儿病因,并给予其针对性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治疗效果。

小儿难治性肺炎;病因;护理

小儿难治性肺炎是临床儿科常见疾病,患儿发病率不高,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发热和喘息等症状[1],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发展。同时由于小儿人体解剖学特征较为特殊,加上该病症病因较多,临床处理困难[2],一旦治疗不当,可威胁其生命安全,后果严重。为进一步研究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主要病因,并为其提供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我院选取6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中任意选取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经血尿常规、影像学和病原学检查均明确诊断,收集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2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年龄(2.6±0.5)岁,病程1-8d,平均病程(3.2±1.1)d,其中营养不良4例,合并贫血7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16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年龄(2.5±0.7)岁,病程1-7d,平均病程(3.1±0.9)d,其中营养不良3例,合并贫血7例,合并心力衰竭1例。排除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精神疾病者以及家属不同意参与本次研究者,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均无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收集6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每位患儿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个性化对症方案,给予其针对性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心力衰竭患儿行纤支镜和肺泡灌洗,并适当处理营养不良、贫血等其他并发症情况,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可由专业医师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如病房基础护理、患儿个人卫生护理以及安抚患儿情绪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病房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定期打扫病房卫生,保持室内干净整洁,及时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同时避免长时间光线刺激和室内大声喧哗,为患儿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2)病情监测,了解并掌握患儿实际病情,观察患儿面部表情、呼吸和精神状态等,测量体温并准确记录结果,一旦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师处理。(3)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遵照医嘱给予患儿用药,明确用药种类、用药时间和用药剂量等,尤其需要注意抗生素和平喘药物的临床应用,避免出现用药不良现象。(4)呼吸道护理,指导患儿正确排痰,及时清除其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稳定其呼吸功能,或可给予患儿吸氧处理,缓解其咳喘症状。(5)饮食护理,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清淡饮食,鼓励其多食用水果、蔬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食多餐,促进其康复进程。

1.3 观察指标 研究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主要发病因素,并对比分析护理后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情况和住院时间等。

1.4 疗效判定 针对本次研究,制定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基本治愈: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胸片检查无任何炎症表现;显效: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胸片检查炎症阴影显著缩小;有效: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部分消失,经胸片检查炎症阴影吸收;无效:患儿发热、咳嗽等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经胸片检查炎症阴影无变化;治疗总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记录并整理研究数据,均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分别采用t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组患儿中基本治愈17例,治愈率为53.1%,显效9例,显效率为28.1%,有效4例,有效率为12.5%,无效2例,无效率为6.3%,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儿中基本治愈9例,治愈率为28.1%,显效11例,显效率为34.4%,有效5例,有效率为15.6%,无效7例,无效率为21.9%,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1%。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 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病情恢复情况,观察组患儿护理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数据详见表1。

3 讨论

当前环境下,小儿难治性肺炎尚无统一标准,临床中一般将经常规治疗半个月以上,病情仍未见好转者称为难治性肺炎[4],主要可分为真性难治性肺炎、假性难治性肺炎和混合性难治性肺炎等。难治性肺炎患儿临床多表现为呼吸急促、食欲不振、发热、肺部啰音、咳喘等症状,是我国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5],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性极大。

表1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体温恢复正常时间(d) 住院时间(d)观察组 32 2.1±0.5 4.0±1.2对照组 32 3.9±0.7 6.6±1.8 t 2.1547 3.9545 P 0.0358 0.0274

临床中关于小儿难治性肺炎病因的研究由来已久,目前已知的常见病因有病原体感染和过敏反应等,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种因素均可诱发患儿发病。本次研究中,我院选取6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儿发病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予其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护理人员主要从病房环境、病情监测、临床用药、呼吸道以及饮食等多方面对观察组患儿进行系统化护理干预。此次研究结果发现:(1)引起难治性肺炎患儿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临床抗生素用药不当(病原体因素,可导致患儿出现细菌耐药性)、合并症(心、肺合并症,可引发呼吸道症状)、呼吸道(排痰受阻,易诱发呼吸衰竭)和感染(肺外感染,可加重原有病情)等多种因素。(2)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等多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医院儿科

总而言之,小儿难治性肺炎的主要病因包括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合并症、呼吸道排痰受阻以及感染等因素。临床需针对难治性肺炎患儿的具体病因给予其针对性治疗,并于其护理工作中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后患儿体温可快速恢复正常,住院时间较短,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均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微娜,谢贵会,张云峰,等.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在小儿难治性肺炎治疗中的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0):3188-3189.

[2]任小玲.微波理疗联合人参五味子汤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临床观察[J].激光杂志,2011,32(03):53-54.

[3]吴晓林.80例小儿难治性肺炎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分析[J].医药导报, 2010,29(03):391-393.

[4]钱亚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268-270.

[5]程纯.循证护理对小儿难治性肺炎患儿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0):37-38.

R563.1

A

猜你喜欢
难治性病因住院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妈妈住院了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