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2015-11-07 06:27许玉娟张雪好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焦虑症高血压病血压

许玉娟 张雪好

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血压的影响

许玉娟 张雪好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焦虑症的患者107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标准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予心理护理。结果 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由(151.4±10.3)mmHg下降至(133.2±6.2)mmHg,舒张压由(91.5±6.4)mmHg下降至(85.9±3.3)mmHg,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协助降压药物更好地控制高血压合并焦虑症患者的血压。

心理护理;高血压;焦虑症;血压控制

高血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病和多发病,在我国人群中每10个成人中就有2个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在2亿以上。高血压不仅致残、致死率高,而且严重消耗医疗和社会资源,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过度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病态心理其中包括焦虑症,成为重要的高血压致病因素[2]。国内外有资料表明,高血压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合并精神心理疾病将导致部分高血压难以控制[3]。因此有必要进行心理辅导或治疗,帮助这些患者预防和缓解精神压力以及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提高这些患者血压的控制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2014年5月曾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后来在门诊随访的高血压病人,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诊断合并有焦虑症的患者107例,男性36例,女性71例,年龄42-61岁(52.2±10.3),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43例,高中(包括中专)36例,初中15例,小学以下13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标准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标准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予心理护理。所有的入选对象均为自愿者,并签署知情同意术。

1.2 入选标准 ①年龄≥18岁;②高血压病诊断符合《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2010》;③焦虑症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第三版);④无吸烟及饮酒史;⑤无心功能不全及脑卒中病史。

1.3 排除标准 ①血压≥180/100mmHg且<140/90mmHg;②各类继发性高血压者;③合并其它神经精神疾病者;④有服用镇静催眠药物者;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氨氯地平5mg/天(商品名:络活喜,5mg/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厄贝沙坦片150mg/天(商品名:安博维,150mg/片,赛诺菲 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494);氢氯噻嗪片25mg/天。

2.1 治疗组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①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增加患者舒适感。注意护士形象和工作礼仪。尊重和理解患者,对患者热情、真诚,谈吐幽默,富有责任心。②建立有效的心理支持系统: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护理习惯,努力提高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温馨、细心、爱心和耐心的服务。以病人为中心,认真倾听患者诉说,从患者的角度体验患者看病的麻烦和心中的烦恼,为患者提供情绪宣泄的平台。③高血压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改变生活方式,低盐饮食,适当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减少膳食中不饱和脂肪的摄入量,戒烟限酒。参与患者运动计划的制定,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劳逸结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和监测血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方法 ①诊室血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在上午8:00~10:00之间,由固定人员用固定电子血压计,量坐位右上臂血压,连续3次(每次间隔5 min),取其平均值;②家庭自测血压: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自测血压,上午10点左右及下午4点左右测血压,连续1周,取其平均值;③两种方法获得的血压数值,取平均值。

3.2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s表示,治疗前后临床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各组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P<0.05认为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 两组临床资料的构成及年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4.2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的比较,血压均未达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收缩压由(151.4± 10.3)mmHg下降至(133.2±6.2)mmHg,舒张压由(91.5±6.4)mmHg下降至(85.9±3.3)mmHg,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1 两组临床资料的构成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5 讨论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的患者人数超过2亿,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血压患者总体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较低。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烟酒过度、高盐饮食和缺乏运动密切相关[4]。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有资料显示神经精神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

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坐立不安[6]。许多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病患者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躯体不适和疑病观念等焦虑状态[7]。而高血压又是慢性疾病,长期服药治疗,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两者相互作用,增加了高血压的治疗难度,严重影响了治疗率和控制率。心理治疗是指通过言语或非言语沟通,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应用有关心理学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引导和帮助患者改变行为习惯、认知应对方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并对高血压病有正确的认识,使病人尽快恢复,重建生活信心[8]。

作者单位:361003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焦虑症的药物治疗主要是依靠三环类或苯二氮卓类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常常会引起头昏、嗜睡、乏力等不良反应,许多患者无法接受[9]。本实验入选的对象均是高血压合并有焦虑症的患者,在治疗前血压控制欠佳。治疗组通过心理干预方法,采用正确的健康教育,减轻这些患者的焦虑状态,使血压达标,并且达到平稳降压的目的,提高了高血压病的治疗率和达标率。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2]李南方,林丽,王磊,等.1999至2008年高血压专科住院患者病因构成的分析[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10):939-942.

[3]盘德益,石克梅.探讨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的降血压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9(8):458-460.

[4]Shazia Ovaisi,Pippa Oakeshott,Sarah Kerry,Alice E Crabtree,et al.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hypertensive stroke patient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following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Family Practice,2013,30(5):398-403

[5]谢静,王红丽,热娜.健康教育干预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治疗影响研究[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4,22(2):358-360.

[6]Mohammad Ahmadpanah,Somaye Jamali Paghale,Azadeh Bakhtyari,et al.Effects of psych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pharmacotherapy,when compared to pharmacotherapy only on blood pressure,depression,and anxiety in female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J].J Health Psychol,2014,11 (10):268-271.

[7]张艳,郭妍芳.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脑卒中恢复期伴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4,11(12):226-228.

[8]王文,王继光,张宇清.针对中国高血压的特点制定中国高血压防治的策略与方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8(10):904-990.

[9]乔建峰,何顺勇.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6):834-835.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anxiety

Xu Yujuan Zhang Xuehao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in Fujian Province,361003)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on th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anxiety. Methods 107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anxiet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 antihypertensive drug,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standard antihypertensive drug.Results Two months later,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systolic pressur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decreased from(151.4+10.3)mmHg to (133.2+6.2 mmHg)and diastolic pressure was decreased from(91.5+6.4)mmHg to (85.9+3.3)mmHg,the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statistically(P<0.05).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help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anxiety to control blood pressure better through antihypertensive drugs.

psychological nursing;hypertension;anxiety;blood pressure control

R544.1

A

猜你喜欢
焦虑症高血压病血压
躲进“焦虑症”的刘太太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现代人当警惕知识焦虑症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慢性疲劳综合征与抑郁症焦虑症相关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