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的检测及其意义

2015-11-07 06:27吕丽霞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叶酸组间对象

吕丽霞

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12的检测及其意义

吕丽霞

目的 对应用血清维生素B12检测方式对腔隙性脑梗死疾病实施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轻度、中度、重度腔隙性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各44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44例,定义为对照组。对四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结果 研究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研究1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腔隙性脑梗死疾病患者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会明显降低,且病情程度越严重,两项指标水平越低。

血清维生素B12;血清叶酸;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疾病的一种,发病率和致残率长期以来处于居高不下水平,对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研究发现维生素B12的缺乏,与血管性疾病的产生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维生素B12属于一种同型半眺氨酸合成蛋氨酸辅酶类物质,是否可以将该项指标认定为腔隙性脑梗死疾病的一个独立性危险因素,目前在临床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2]。本次对应用血清维生素B12检测方式对腔隙性脑梗死疾病实施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轻度、中度、重度腔隙性脑梗死疾病的患者各44例,分别定义为研究1组、研究2组、研究3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患者44例,定义为对照组。研究1组中男性研究对象25例,女性研究对象19例;研究对象年龄51-86岁,平均年龄(65.8±1.6)岁;脑梗死患病时间1-13天,平均患病时间(4.2±0.7)天;研究2组中男性研究对象26例,女性研究对象18例;研究对象年龄53-84岁,平均年龄(65.4±1.3)岁;脑梗死患病时间1-15天,平均患病时间(4.0±0.6)天;研究3组中男性研究对象24例,女性研究对象20例;研究对象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65.3±1.9)岁;脑梗死患病时间1-12天,平均患病时间(4.4±0.6)天;对照组中男性研究对象23例,女性研究对象21例;研究对象年龄50-85岁,平均年龄(65.5±1.2)岁。研究对象上述相关指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入院后,于次日或当日,抽取空腹静息状态下的静脉血液3mL,在经过离心处理之后,取血清待检,采用我院现有的电化学免疫分析仪,对四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测定结果。

1.3 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标准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的实际得分情况,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判定,NIHSS评分没有达到4分,病情程度可以认定为轻度,NIHSS评分在4-15分之间,病情程度可以认定为中度,NIHSS评分超过15分,病情程度可以认定为重度[3]。

1.4 观察指标 选择四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等两项内容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5 数据处理方法 统计学分析均经SPSS18.0软件进行处理,当P<0.05的时候认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用(±s)表示,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则实施检验。

2 结果

研究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研究1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 四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叶酸和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比较

3 讨论

维生素B12具有非常理想的水溶性,其中包含的矿物质数量和种类相对较多,可以与处于游离状态下的Ca2+发生结合反应,从而被人体顺利吸收,在弱酸的条件下,其化学结构表现非常稳定,在强碱或强酸的环境下,其稳定性会有明显的下降,并且还会逐渐的发生分解[4]。血清维生素B12,对脑梗死疾病的病情进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半胱氨酸发挥相关作用,作用机制为,半胱氨酸经过充分的氧化之后会产生氢氧根和氧自由基两种成分,对血管的内皮细胞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损害,使低密度状态下的脂蛋白发生氧化,从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引发一系列的脑血管疾病;同时半胱氨酸及其代谢过程中的一些产物,可以对凝血因素产生一定的强化作用,使血小板的聚集速度明显加快,使C反应蛋白量明显减少,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5]。

作者单位:455000河南省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1]周佳佳,徐子奇,罗本燕.进展性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临床预测与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46(7):494-495.

[2]宋扬,臧大维,靳燕宇,等.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及HDL-C的相关性 [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14,13(11):1135-1138.

[3]孙利强,法宪恩.中心动脉压与外周桡动脉压的差异对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4,31(6):1645-1647.

[4]刘茜,王嘉俊,冯娟.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7):1993-1996.

[5]高路燕,王洪新.老年腔隙性脑梗死部位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以及发展的时间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75-5576.

R743.3

A

猜你喜欢
叶酸组间对象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缺叶酸 多吃蔬菜和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