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评价

2015-11-07 06:27张雪萍
医药与保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生脉肌酸激酶心肌炎

张雪萍

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评价

张雪萍

目的 探究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9月~2015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9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在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7.2%(41/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32/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心肌酶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病毒性心肌炎;儿童病患;生脉饮口服液;复方丹参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人群。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病毒侵犯心肌细胞,导致心肌间质改变,细胞变性坏死,从而影响心脏功能而发病[1]。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则易引起心律失常、扩张型心肌病以及心衰等并发症。目前对于此类疾病临床尚缺乏特效治疗方案,多以营养心肌、卧床休息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从中医角度来看,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怔忡”、“心悸”、“胸痹”的范畴。笔者近年来尝试采用生脉饮口服液治疗此类疾病,取得了较好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2013年9月~2015年4月之间我院收治的94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患儿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1]中的相关诊断,排除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代谢病等,在所有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将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儿包括男性25例,女性22例,年龄2~12岁,平均7.3±1.9岁;对照组患儿包括男性24例,女性23例,年龄3~14岁,平均7.6±2.0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措施,包括卧床休息、营养心肌、免疫调节、抗感染、补充大剂量维生素C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15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生脉饮口服液10ml/次,3次/d口服。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20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等心肌酶学指标变化情况。疗效判定参照文献[2],显效:患儿自觉症状消失,心电图、心肌酶谱恢复正常;有效:患儿自觉症状显著改善,心电图、心肌酶谱指标显著改善;无效:未能达到以上两种标准,或症状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卡方检验,P<0.05视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7.2%(41/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32/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心肌酶谱变化对比 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及肌酸激酶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统计对比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情况统计对比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病理机制为心肌血管内皮细胞在病毒侵犯的情况下发生炎性浸润和缺血坏死,产生大量的自由基,造成细胞膜内脂质的过氧损害,大量的过氧化物产生,心肌细胞的膜通透性被改变,钙离子大量内流引发心肌细胞的坏死[3]。此外在病毒影响下,心肌细胞的膜电位出现异常改变,从心电图上能够清晰观察到。目前临床认为急性心肌炎多与病毒性感染有关,但在治疗上并未达成共识,有学者认为应当加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来对抗病毒感染[4],但也有学者认为病毒性心肌炎的心肌损害和免疫反应有关,机体在病毒感染时发生免疫过度激活现象,心肌细胞的凋亡主要是由于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所致[5]。因此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案,多采用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作者单位:476900河南省商丘市睢县中医院

在中医学中,病毒性心肌炎属于“怔忡”、“心悸”、“胸痹”的范畴,多因外邪内侵、气阴两虚所致的心阳被遏、心血瘀阻、心神失养而发病,因此应当从益气养阴、补益心神入手。生脉饮口服药属于中药制剂,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其中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经,具有主补五脏、除邪气、定魂魄、开心益智的功效,麦冬入心肺肾经,具有养阴生津、清心除烦之效,五味子归心肾经,具有养阴收敛、安神复脉之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6],人参具有增强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周围血管阻力的作用,并能够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减轻过氧化反应对心肌造成的损害。麦冬富含大量钾离子,在动物实验中表明能够有效的对抗心律失常,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从本次研究数据来看,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达到8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1%,肯定了生脉饮口服液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中的疗效。而从两组治疗前后的心肌酶谱变化来看,观察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显著降低,说明生脉饮口服液能够改善患儿的心肌酶指标,减轻心肌损害。

综上所述,生脉饮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儿的心肌酶指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吴铁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15(5),315.

[2]徐淑华,刘生友.生脉注射液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事,2010,24(4):405-407.

[3]王孝钦,张燕.生脉饮注射液复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64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7):1184-1185.

[4]周敬荣,陈诚,孙绍武.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76例疗效观察[J].现代临床医学,2006,32(3):192.

[5]桂俊.黄芪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分子机制[D].复旦大学:2013.

[6]孙景辉,翟淑波.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2,30(7):607-612.

R542.2+1

A

猜你喜欢
生脉肌酸激酶心肌炎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心肌炎患者减少食盐摄入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夏天补点生脉饮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的变化及灯盏生脉胶囊干预的影响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生脉饮在气阴两虚型心力衰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