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静
最近,一条被称作“社交形象焦虑”的微博在网上广为流传,其描述的症状有,比如“发完自拍会关注多少人点赞,发完语音会自己点开再听一遍,一旦自己制造了冷场就会很难过,怕没人回应不敢在群里说话,自认为存在感薄弱”,引起很多人的共鸣,纷纷表示“躺着也中枪了”。对此观点,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全表示,上述症状其实并不过分,应该都不能称之为焦虑。
今年59岁的张叔是一个典型的“社会形象焦虑”患者,张叔平时很少发朋友圈,但是只要发了就会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数,比如一定要达到“50赞”,有时甚至会发短信催朋友给自己点赞。张叔认为自己难得发次朋友圈,没人回太没面子了,于是时不时就看下点赞的“实时状态”。并且认为越快点赞的人越关注自己,与自己的关系越铁。而那些没有点赞或点迟了的朋友则不够关注自己。
潜藏心底深处的焦虑作祟
黄全表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可能只是简单地有时间看下“赞”数;发语音听一遍确认是否漏掉重要信息;群里喊话没人回抱怨一声,下次还是继续喊。这一类人未达到疾病范畴,但也能反映出内心深层的危机感。比如张叔的行为已经影响生活和心理,这时最好可以接受心理咨询,将其行为导向正确的方向。他们在内心深处担心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下降,担心自身的存在价值,担心被别人超越、取代。这类人永远都在奔跑,永远活在追赶与被追赶中,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停下,所以这类人通常很累。
需要提醒的是,这类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更加偏激、焦虑,可能只要没达到心中的目标,就会产生被抛弃,认为别人不认同自己,甚至故意忽略自己等心理。
社交形象焦虑者需要调整性格
黄全称,“社交形象焦虑”者多与性格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如果从性格分析这类人,大多属于A型性格(A型性格的人脾气比较火爆、有闯劲、遇事容易急躁、不善克制、喜欢竞争、好斗、爱显示自己才华,对人常存戒心等),虽然焦虑可能会激发灵感,使得他们更有机会取得成功,但仅从健康出发,还是建议要注意身体的承受能力,不要过得那么“心塞与纠结”。
黄全表示,其实,在大多数人心中,性格是很难改变的,特别是成年人。但其实性格是在时刻变化的,我们要时刻对性格做出调整。因为在现在全民焦虑的社会中,要么越来越焦虑,要么越来越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会越来越焦虑,逐渐往焦虑患者的方向走去,而如果能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了解性格的缺陷,在遇事时注意心理的变化,那么心理也就会越来越健康。
(摘自《健康养生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