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平
重构温州经济发展微观基础
杜平
温州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刚刚启动,应着力解决好开放滞后、升级断层、人才流失和“半城市化”等关键问题
温州是一片创业创新的热土。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因为温州和“温州模式”,浙江经济曾领先全国发展近二十年;正是因为温州,浙江社会相比其他省份更加开放,区域发展更为均衡;也正因为温州,浙江政府治理方式、文化理念更加多元、包容。温州常住人口规模超过900万,居全国333个地级区划第12位;温州是全国30个主要制造业基地之一,长期看仍将如此;在全球第三次产业革命和新一轮技术革命高潮迭起背景下,经过近些年的努力,温州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刚刚启动。但温州仍应着力解决好开放滞后、升级断层、人才流失和“半城市化”等关键问题。
作为沿海率先开放的14个城市之一,1984年温州与上海、宁波、福州、广州等地齐名,温州也是浙江第三大中心城市、四大都市区之一。但自21世纪以来温州开放型经济发展远远落后。2014年温州实际利用外资金额5.33亿美元,仅为杭州、宁波的8.4%和14.0%,以及嘉兴的20%左右,近30年累计利用外资总额不及杭州一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不及金华、嘉兴、绍兴、台州,约为杭州的30%和宁波的10%,出口额不及一个义乌市。近十年在浙北、浙中均深深融入全球先进制造供应链的背景下,地处浙南的温州融入世界中高端产品供应链的程度则相对不高,比如在手机电脑、生物医药、汽车等中高端机电设备的生产制造方面,以及贸易方面。
外资进不来,企业却难留住。产业转移和虚拟经济的“挤出效应”仍然在这里发生作用。早在2004年挂职温州瑞安农村指导员期间,观察到由于中心城区及郊区土地价值不断上升,一些实体工厂企业纷纷向杭绍、湖州嘉兴一带迁移,包括服装灯具、机械设备等行业;时间一晃十多年过去,这种现象仍延续不断。除了一些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正常梯度转移之外,本地优质项目、优质企业也转移外迁,比如乐清、瓯海等企业总部和中高端项目,以及龙湾、瑞安等一些机械电器项目等,导致产业升级步伐大大放慢。在其他地区快速发展的同时,温州经济发展却进入低潮,甚至可以说存在着被进一步边缘化的危险。
经济被边缘化风险,可以从温州工业经济(企业数量、产值)在全国排位持续下降所表现出来。2000年在全国286个地级市,温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工业产值,分别高居第7位和第31位;2012年居全国第12位和第49位,分别下降5个位次和18个位次。规模与原来相近的一些地区差距迅速拉大,比如嘉兴、绍兴、泉州、南通、扬州、镇江、潍坊、烟台等沿海地市,产值为其1.5至2倍以上。客观上,这一方面是区位条件和市场机制本身在发生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温州自身吸引力不断下降,实体经济、本地企业成长性较慢等所致。
曾经的热土,现在的谷底,温州何去何从?实体经济、工业经济一直是浙江的国际竞争力和命脉所在,尤其是对于温州而言更加成立。但曾几何时,土地大幅升值、经济虚化、房地产取代制造业成为主导产业,而优质项目、优质企业、优质人才留不住,温州出现产业升级断层,企业升级断层,人才升级断层与“半城市化”现象,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
一是产业升级断层。主要表现在工业行业结构变动率小、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比重低,2000年电气、皮革制鞋两大产业占规上工业比重32.7%,2013年比重仍约为33%;部分主导产业升级的行业,比如石化、生物医药、专用设备、电子等,占工业比重反而有所下降。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宏观经营环境恶化,及企业“赚快钱”由实业转向金融房地产,使得房地产投资大幅领先工业投资,经济增长较为依赖房地产投资拉动。之后,不动产与信贷危机引发实体经济危机,导致引领产业升级的一些高附加值行业转移甚至萎缩,产业转型升级出现较大断层。
二是企业升级断层。根据统计,温州规模以上企业绝大多数是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至1亿元左右的企业,占规上企业总数的80.7%,1亿元至5亿元左右规模层次的企业,数量显著偏少,出现“断层”现象。私营个体小企业多、大中型企业少,基座部分过于庞大、中间过小,形不成企业发展升级的“金字塔”型发展梯队。企业断层,导致劳动生产率低、技术创新上不去,导致产业升级丧失中坚力量。相比较福建泉州地区,在两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接近(均超过4400家)的前提下,温州规上工业产值仅为泉州市的47%,大中型工业企业数量约为泉州市的53%;截止到2014年,温州共有上市企业14家,泉州却有91家。
三是人才断层与“半城市化”现象。人力资本禀赋是经济长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恰恰温州这方面较为不利。调研中经常有反映温州的大学生毕业回来少之又少,并缺乏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反而出现了大量人口离开温州、返乡就业现象。产业转移、中高端项目流失不仅带走了产能、也带走了人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致使经济发展所需的中高层次人才出现“断层”。“六普”显示,温州常住人口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不足7%,制造业从业人员受高等教育程度比例更低,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大量人口不能真正融入城市,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面貌脏乱差,城市形态和布局不均衡、资源和环境约束严峻,“半城市化”现象仍然突出。低素质劳动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相对落后生产制造“低端工业化”过度,与“半城市化”现象并存。
温州是浙江乃至中国经济的重要拼图之一。2014年,温州常住人口人均GDP为7724美元,提升潜力相当大。当前经济新常态下,更应牢牢把握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实施微观再造,推进“温州模式”创新,再创温州辉煌。
一是改善经商营商环境,再造重构企业微观。研究实施企业大规模减税、债务展期等方案,包括一次性企业债转股、企业重组资产打包等,提升发展民间借贷市场,强化企业资金风险帮扶处置,减轻企业社保税负,留住企业命根。发挥温州创业创新精神和海内外温州人资源优势,激发温州民间投资活力,打破行业垄断尤其是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养老养生、金融、中介服务等服务行业领域,促进投资增长。着力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产业,大力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制定实施工业4.0和“互联网+”改造提升产业计划,助推电气鞋业等传统产业升级,助推临港产业、轨道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网络化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竞争力。
二是加强企业制度创新,进一步推进开放多元。加快调整产业组织结构,重点在产能过剩领域支持“创造性毁灭”,有序引导破产重组兼并,鼓励企业采取上市、股权制、联营、合资合营等现代制度方式做大做强,摆脱“人格化交易”方式和“代际锁定”(史晋川,2003)束缚,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引进外资、外企,加快温州港、空港开发开放,争取扩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范围和政策范围,设立综合保税区,发展与保税和传统贸易相关的仓储、加工、展销、服务外包和出口加工等转口贸易和制造业务。争取贸易实验区和跨境电子商务试点,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以金改为契机,争取开展包括新台币、韩元、日元等东亚地区货币互换流通试点,开展东亚地区自贸区综合试点,扩大服务业领域开放。
三是着力解决“半城市化”现象,增强人才吸引力。以“五水共治”和“三改一拆”为突破口,加大近千个城中旧村、旧工业区改造力度,改善城乡居住环境,提升人居品质,优化温瑞一体为核心的大都市空间形态布局,建设美丽温州、创造美好生活。注重城市规模由扩张向功能制度完善转变,打破“画地为牢”的城市化怪圈,“空间换地”挖掘低效用地、盘活土地存量为主,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强化中心城市、城区高端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增强中高端人才、高端要素和高端产业集聚能力。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加快农村产权制度创新和土地流转,放开县市、中心城镇和小城市落户,积极改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条件,进一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遏制人才外流、劳动力外流趋势。
四是加强公共产品提供,进一步深化投资。除大力完善社保和住房体系之外,加强提供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公共产品、项目,加快温武铁路、市域铁路、港口支线铁路、甬台温复线高速、龙丽温高速、龙湾和泰顺机场、温州港口航运体系等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打造国家重要枢纽港城市。创新社会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住房、综合交通等投融资,创新以特许经营、独资、合资等PPP公私合营项目建设机制,吸引带动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参与城市化和生态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切实缩小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
作者单位: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