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四题”
——对当前浙江经济形势的判断及若干建议

2015-11-06 03:52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小组
浙江经济 2015年9期
关键词:浙江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小组

浙江经济“四题”
——对当前浙江经济形势的判断及若干建议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小组

短期增速回升的长期支撑是什么?

2015开年以来,浙江经济延续了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小幅回升态势,一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实现834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8.2%,可以说,2015开局平稳,稳中有进。

图1 过去十年浙江半年度和年度GDP增速

将这种短期回升放在为期十年的增长格局中看(如图1所示),当前浙江经济似乎正在第三个增长平台上触底反弹,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这种反弹与以往存在何种不同?它会将浙江带回第二个增长平台,还是会在第三个增长平台趋稳,抑或是昙花一现后下探至更低的增长平台?

通过将人均GDP增速分解为劳动生产率增速、劳动参与率增速和人口红利增速之和,我们发现,浙江从第一个增长平台下到第二、第三个增长平台的主要原因是:依靠规模投入实现高增长的基本要素——劳动力供给关系——出现了两次趋势性转折,以2013年为起点,浙江已进入由劳动生产率提高主导的增长阶段。譬如,2013年浙江GDP增长8.2%(2014年全省就业人数尚未披露,目前只能计算2013年的情况),可分解为7.86%(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速)+0.76%(劳动参与率增速)-0.42%(人口红利增速)。由于劳动参与率和人口红利都是当前社会的结构性因素,不会轻易发生大的变动,且总体处在增速放缓阶段,所以可以比较确信地判断,今后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中,浙江经济增长都将主要由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带动。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半年多来经济短期回升的长期意义是:它与以往不同,不是规模驱动型增长,而是效率(劳动生产率)驱动型增长,应该说,浙江的增长质量更高了。

进一步,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已成浙江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所以判断短期经济回升背后蕴含的长期趋势,就是要判断浙江能在多大程度上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

从提升空间看,2013年浙江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是10.13万元/人,与沿海兄弟省市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见表1)。如果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每年能再提高2个百分点,就足以抵消劳动力供给变动对长期增长产生的影响。

从提升劳动生产率可依赖的资源来看,浙江连续多年成为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排名第一的省份,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不断进入市场积累经验的年轻劳动力,已经是浙江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核心的资源,在这方面,浙江有着其他省份不可比的优势。

表1 2013年沿海部分兄弟省市劳动生产率

据此,浙江经济短期回升的长期意义是:短期回升能否延续成为U型或L型反弹,主要看浙江能否在“硬投资(基础设施投资等)”和“软投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资等)”上双管齐下,最大程度激发由劳动力素质提高带来的新一轮人口红利。就当前发展态势看,浙江经济结构升级中亮点颇多,充满希望。

近期浙江经济出现哪些亮点值得关注?

开年以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社会上引爆了“互联网+”这个概念,实际上,在过去几年,浙江各界人士已经在孜孜不倦地寻求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前沿应用的结合,正在着力为浙江结构转型升级探索一条符合网络时代需求和发展趋势的路径。一季度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的脉络似乎更加清楚,那就是依托“互联网+”战略进一步夯实浙江作为制造大省、市场大省和资本大省的优势,依托竞争的力量、民间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培育新主体、新业态和新动力。

——“互联网+工业”:开年以来,浙江出台了全省“机器换人”十大行业试点,以生产装备智能化为契机撬动设备更新和技术、工艺及管理创新。截止到去年底,浙江各市均开工建设了一批工厂物联网示范项目,全省工业企业ERP(企业资源计划)普及率提高到57.69%以上,SCM(供应链管理)普及率达到59.11%,由个性化需求倒逼出现的生产制造柔性化过程正在加速,有望在三年内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40%,达到约14万/人左右。

——“互联网+商贸流通”:通过电商换市,初步构建起由电商平台、物流企业、电子商务园区组成,以浙江为重要总部基地的网上国内统一市场,并通过多地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推向全球,进一步提升浙江作为“市场大省”的传统优势。例如,通过阿里巴巴“一达通”,一站式进出口基础服务正在运行;通过新建大量“E邮柜”等电子商务投递终端,浙江正在加快解决零售类商贸流通“最后一百米”问题。根据阿里研究院相关资料显示,在全国电子商务园区数量最多的地级市中,浙江占据了六个,成为“互联网+园区”融合发展的典型成果。其中,排名第二的金华正在依托迅速崛起的新型商贸流通业态,实现以金义都市区为主的浙中崛起

——“互联网+金融”:通过加快建设余杭梦想小镇、山南基金小镇等一批金融特色小镇,杭州正在成为国内一流的财富管理中心和互联网金融中心。目前,正待启用的梦想小镇已经引进基金机构15家,规模超过260亿元,依托蚂蚁金服、余额宝、支付宝、同花顺等龙头企业,浙江完全有机会在互联网金融等金融业新业态中坐上“首班车”,构筑中国金融版图的“浙江高地”。

凡此种种亮点,归结在宏观数据上,表现为“三个持续”的态势。一是结构持续调整。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提高10.8%,比去年同期增速提高2.9个百分点,在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提高到51.5%。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17.2%,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8.5%,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二是效益持续向好。一季度规上工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83%,同比提高0.22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同比减少1.5%,劳动生产率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7%;人均创利税增长11.4%,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4.8%。三是城乡差距持续缩小。根据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一季度浙江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63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128元,分别增长8.3%和9.7%,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1.4个百分点。

今年影响浙江经济稳定的主要风险点何在?

虽然开年以来浙江经济发展亮点频现,但是外部环境并不理想,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都呈现出旧常态与新常态胶着缠绕的态势,未来一段时间浙江经济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不确定的是外需条件。自去年起,围绕亚投行成立事宜,以美国为主的单极世界似乎极不情愿承认世界的多极化发展,既对亚投行的成立进行百般阻挠,又希望通过TPP等多边贸易/投资协议来孤立中国,众多其它国家也面临着向多极世界开放,还是向单极世界继续靠拢的选择。作为多极世界中正在崛起并承担大国责任的一极,我国在今后一个时期将面临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外部市场条件和资源供给条件的不确定性加大,浙江是外向型经济大省,可能难以独善其身。

新的是消费下滑。一季度,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8%,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但浙江情况却正好相反,1-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8%,增幅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有研究认为,当前浙江消费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汽车消费下降、石油价格总体下降,以及国际金价走低导致黄金投资热度有所减退。但是,从浙江分地区的消费数据来看,绍兴、金华、丽水等没有推行汽车限牌政策的地区也出现消费放缓,一季度同比增幅分别比去年下滑6.6、8.8和11.8个百分点,且3月份11个地市中有7个是负增长。一般来说,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到基础作用,变化不大,且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开年以来浙江出现的消费下滑,究竟是增长放缓导致收入放缓,并进而抑制消费,还是部分存在瓶颈的消费转移到区域外,抑或单纯是价格因素,值得今后慎重对待、仔细研究。

该提振的是市场性投资。一季度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主要的支撑力量是以国有投资为主的基础设施投资,其中,国有投资同比增长29%、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2.9%。相比之下,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长12.6%,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回落2.9和7.5个百分点。从民间投资所属的产业结构特征看,制造业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仍是民间投资的主要领域,同比分别增长2.6%和12.9%,制造业投资放缓是民间投资大幅回调的主要原因。

如何寻求新常态下浙江经济新动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稳增长、调结构的要紧之年,作为沿海先发省份,浙江应该主动适应并努力引领新常态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从创新、开放和改革中培育支撑中长期发展的新动力,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驱动,培育和催生经济发展新动力。一是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大力提高教育、卫生、养老以及改善性住房、保障性住房等领域的供给效率,消除消费瓶颈。二是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化、市场化、产业化等方式,有效集聚创新要素,着力在“互联网+”以及“中国制造2025”的一些关键领域中抢占先机,取得突破。

开放带动,提升浙江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一是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依托浙江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和较为发达的经济腹地,加快互联互通、大通道和国家物流通道建设。二是推动外贸转型,支持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加大国际营销体系建设力度。三是积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突出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项目的对接;四是依托杭州举办G20峰会和第二届世界会联网大会的机遇,探索区域品牌的进一步构建和高端要素的对接。

改革撬动,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活力。一是深化“四张清单一张网”改革,提高行政能效,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多管齐下改革投融资体制,采取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设立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三是深化省属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重组,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导向,明确国资服务的重点领域,并在鼓励民营资本参与国企改革的过程中逐步理顺治理结构。四是全面推广要素差别化定价制度,进一步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生态环境财政奖惩制度。

若干政策建议

(一)大力构建创业创新生态体系

着力为创新创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依托杭州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建,通过知识产权综合执法等机制的建设,探索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改革创新型药品、医疗器械进入医保名录,风电、光伏发电进入电网,新能源汽车上牌上路的准入模式,加大政府对创新产业和服务的采购力度。结合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要求,通过“试点+推广”的方式,尽快将财政资金形成的,具备转换利用条件的科技成果的使用、处置和收益权下放给项目承担单位,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

推动高校搭建基础创新与创业创新之间的桥梁。推动部分具备条件的,以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见长的省属高校向研究型大学转变,结合浙江七大万亿级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鼓励相关高校承担特定领域中基础科学的创新重任。整合高校中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等教学资源,以跨界融合的方式推动高校设置创业创新课程模块,并为投资者和创业者提供沟通机会。在省属高校中推广建立技术许可办公室制度,代表高校与企业签署成果转化合同,并对相关收益进行分配,构建较为完整的产学研良性循环。

推动企业走向创业创新的舞台中心。在技术创新导向以及相关计划、政策和标准制定过程中扩大企业的话语权。完善以企业为主的产业创新机制,鼓励构建以企业为主导、产学研合作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更多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母基金和产业基金等方式使用政府性产业扶持资金。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和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为包括天使投资在内的,投向种子期、初创期的投资提供相关的税收支持。

(二)重点激活民间投资

根据《浙江省扩大有效投资“411”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2015年实施计划》的安排,今年浙江要在产业转型升级、基础设施完善、统筹城乡建设和公共服务提升这四大领域中完成总计约2.6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从每大类对应的细分投资领域来看,海洋经济、交通基础设施、城市功能提升和科教文卫,分别是这四大类中资金缺口大、投资潜力足、民间资本进入较少的领域,亟待在今后几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投融资体制。

以建立资源统筹开发机制为重点,加强海洋经济项目与民间资本的对接。以浙江海投集团为依托,通过设立海洋投资基金、组建合资项目公司、发行企业债等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积极探索项目建设与土地开发、岸线开发捆绑,积极对接的大型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国内外物流巨头和石化、造船等临港产业龙头企业以及大型旅游综合体开发商,实现近海大平台和功能性岛屿的整体开发。

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为重点,加强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与民间资本的对接。加强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刚性,确保PPP模式下民间资本能够获得排他性特许经营权,在此基础上,通过项目分拆、采购流程立法和财政承受能力论证等方式,解除民间资本对项目盈利性、流程顺畅性和财政保障性的担忧。

以加快市场竞争性配置为重点,加强城市功能提升类项目与民间资本的对接。尽快在省级层面出台《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条例》和《公共资源市场开发竞争性配置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法规,形成民间资本和国有资本平等对待,公益项目和盈利项目分类管理的行业格局。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节约资源和社会可承受的原则,通过降低投资成本、压缩运营成本、增加主营收入和配置其他经营权等方式,提升城市功能类项目的回报水平。积极培育专业化投资运营主体,推动有条件的设备制造商和工程总承包商向市政公用事业投资经营集团方向发展。

以管办分离为重点,加强科教文卫类项目与民间资本的对接。研究设立省医院发展中心,统筹管理和运营省属公立医院资产,逐步将经营性资产剥离纳入发展中心统一运营,成为引导社会资本举办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的重要平台。结合城市新区和大型居住区的开发建设,通过地块捆绑、人才合作等多种途径支持综合城市运营商和专业性机构参与办医办学办养老。加强人事制度改革探索。结合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探索建立公办民办教师、医生资格管理、机构聘用、双向流动的人事制度。

(三)进一步扩大服务供给

搭建服务平台,拓宽消费领域。借鉴北京等地经验,推动建设免税消费服务区,研究实施部分国家经杭旅客免签政策。构建省内名特优产品全方位汇展平台,分层分类推动省内涉及城镇居民衣食住行用日常消费的精品名品综合会展业务。规划建设大型生态休闲综合区,推动丽水等浙西南山区的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构建集旅游、休闲、养老、健康养生以及户外体育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公园。

完善服务条件,强化消费保障。联动推进“宽带浙江”和“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市主要街区免费无线宽带全覆盖,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家庭服务行业规范化发展水平,推动建立家庭服务行业标准体系,扩大服务标准覆盖范围,构建家政服务产品质量评价和可追溯体系。研究制定鼓励各等级社保定点医院和120急救网络全面入驻社区的实施计划,完善“体检不出区、小病不进院(医院)、疾病速进院(院)”的社区医疗服务体系。

改善服务政策,优化消费激励。探索在个人账户结余较宽裕的前提下实施医保健身一卡通项目。研究构建分季节分类引导旅游消费的综合服务体系,出台制定入浙旅游的差异化消费奖励政策。通过采取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购买服务、补助贴息等多种模式,引导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养老服务产业。

(四)提高内外开放水平

拓展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外延。通过加快港口联盟建设,提升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与宁波港、台州港、温州港、嘉兴港以及内河湖州港的协同联动水平,依托浙江内河水运能力构建可以深度切入腹地城市陆上交通集疏运体系,具有江海联运、海铁联运、海河联运、江河联运、多式联运等多重功能的航运服务中心。

研究在浙江创建长江经济带民营经济合作示范区。依托温州、台州民营经济发达和全国民营经济示范区的优势,发挥宁波-舟山港海铁联运优势,主要在温台沿海产业带区域开辟若干产业空间,学习江苏省连云港市设立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经验,创建国家长江经济带民营经济区域合作示范区,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和东中西经济合作,为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产业、科技合作探索协作创新,积累协作经验,提供协作示范。

研究创建网上丝绸之路试验区的可行性。充分发挥浙江电商优势,依托杭州跨境电子商务试验区,杭州、宁波、温州、台州和义乌等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超前规划和布局跨境电商产业链,搭建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贸易电商服务平台,推进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支持企业在沿线节点城市或港口建立“海外仓”。建设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快申报海上丝绸之路物流信息互连互通合作项目,推进港口、航运信息交换,形成便捷高效的物流信息走廊。

主持:傅金龙;成员:朱李鸣 潘毅刚 郎金焕

猜你喜欢
浙江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嘉兴卷
“双下沉、两提升”浙江医改提升群众获得感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幽默台历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老年报:养安享杭州又增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