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里率部“南峪村整编”

2015-11-04 03:23李国成
党史文汇 2015年10期
关键词:晋西北连队支队

李国成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行列中,有一个连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用刺刀杀出了“硬骨头”的英名。新中国成立后,又在抗美援朝、对越自卫作战、战争训练和抢险救灾等各项任务中,表现突出。1964年和1985年先后被国防部、中央军委授予“硬骨头六连”和“英雄硬六连”光荣称号。这个英雄的连队是由余秋里创建,经过在山西静乐的“南峪村(今属娄烦县)整编”后,从娄烦山沟里打出去的。

余秋里(1914—1999),江西吉安人。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开国中将。建国后,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秘书长、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

1936年时任红二军团团政委时,余秋里在与敌人的一次作战中,为掩护战友失去了左臂。抗战初期,他任中央军委直属政治处副主任、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兼巡视团主任,八路军第一二○师干部大队政委等职。

1939年1月任一二○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时,他和司令员贺炳炎率领以老红军为骨干的3个连队共304人组成独立三支队挺进冀中,开赴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带开展游击战。抗战爆发后,日军常以重兵向这里进攻,这一带的群众吃尽了苦头。冀中人民自发组织了不少民间抗日武装,但这些武装还处于无政府的松散混乱状态。2月4日,余秋里指挥三支队在新县城的板家窝镇首战告捷,毙伤日军80多人,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当地百姓纷纷慰问,踊跃参加八路军。经过团结和争取,民间游杂武装段克全、翟耀宗和尚玉峰也率部请求收编,余秋里将他们委任为游击大队长,扩大了队伍。不久,在三支队和地下党员刘佩荣等人的帮助下,又收编江东升、左清臣领导的一支1000多人的抗日武装,将他们编为第六支队。打退敌人的进攻后,余秋里从部队派出工作团帮助冀中区党委为雄县、新安、固安、霸县等建立了县级抗日武装和人民政权,组建了民兵自卫队,妇女、青年抗日救国会,儿童团等抗日团体。

1939年3月,经贺龙师长、关向应政委批准,第一二○师三支队第七团在河北雄县组建,下设3个营,都配有红军骨干专做思想政治工作。翟耀宗游击大队改编为第一营,段克全游击大队改编为第二营。原来三支队的3个红军连队为第三营,保持了部队的“铁拳头”。尚玉峰游击大队改编为特务营。5月28日,一二○师命令将六支队编为三支队第八团。之后,三支队又派副司令员常德善、江东升带两个连到大清河以北去开展游击战和扩军,重新组建六支队。1940年4月下旬,重新组建的六支队被改编为三支队第九团。

1940年5月中旬,三支队在冀中取得了板家窝、葛各庄、封上村、莲子口、马家营等歼灭日寇的一次又一次重大胜利后,奉命经晋察冀边区返回晋西北根据地时,已发展到5000多人。在增援米峪镇战斗取胜后于6月初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晋西北根据地的岚县、岢岚之间。在1940年粉碎敌人的夏季“扫荡”中,分别取得了东土峪、大蛇头两次战斗的胜利,打退了敌人占领东村和合围一二○师领导机关的企图。7月2日,又增援兄弟部队取得了二十里铺战斗的胜利。由于连续行军作战,部队减员转移,余秋里与贺炳炎研究,经师部批准,决定对三支队进行缩编,将九团所属3个营补充七团、八团各一个营,另一个营改编为支队特务营,当时全支队为4094人。不久,三支队的七、八团在静乐县北部和宁武县参加了“百团大战”,毙伤大量敌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百团大战后,一二○师奉命于1940年10月30日组成晋西北军区。11月初,在军区召开的一次会议期间,三五八旅政委李井泉对余秋里说,三五八旅回到晋西北后,由于连续作战,一直未能得到休息和补充,部队减员较多。余秋里说,三支队现有的两个团可缩编成一个团,归三五八旅建制。这样,三支队至少可以抽出两个营的兵力补充旅直属队和七一六团。李井泉听了很高兴,马上向军区领导汇报。不久,一二○师就下达了整编三支队的命令。

三支队的整编工作于1940年11月在静乐县西南部的南峪村(今属太原娄烦县)进行。南峪村地处吕梁山腹地的细米沟中。细米沟是一条长70多华里,最宽处也只有1华里的深山沟,周围崇山峻岭、森林茂密,便于开展游击战。特别是这里群众基础好,沟中十几个村庄的群众都非常拥护八路军,并且早在1938年夏天就有了党组织。这时贺炳炎已调任三五八旅副旅长兼三分区副司令员。于是,由余秋里在南峪村主持召开整编工作会议。针对有些干部担心缩编以后部队规模缩小,没有自己位置的问题,余秋里强调指出:“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考虑问题必须从党的利益和大局出发,而不能从个人和本单位的利益出发。缩编以后,我们可以减少一个支队和一个团的机关,还可以抽出一部分兵力补充到兄弟部队去,从整体上看,战斗力不是削弱了,而是更强了。”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他制订了具体的整编方案。三支队所属七团是由3个红军连队发展起来的,战斗力强,故而将其保留,将八团解散。但为了有利于团结,整编后仍旧使用八团的名称。1947年改称七一四团。直到1949年4月,全军统一番号时,才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刘彬任团长、余秋里任政委、左清臣任副团长、刘佩荣任政治处主任。整编后,由于团长刘彬没有到任就赴“抗大”学习,八团的军政领导都由余秋里一人负责。

整编以后,八团仍在静乐地区坚持战斗。从1940年12月开始,日本侵略军集中两万多兵力向包括静乐地区在内的我晋西北根据地进行了疯狂的冬季大“扫荡”。12月19日,敌人由文水、交城出动日军1200多人占领米峪镇,第二次兵分三路在静乐“扫荡”。当其中一路经宽坪、羊圈岭向蔡家庄方向迂回时,八团与三五八旅骑兵连、通信排向敌发起袭击,毙伤敌80余人。日军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物就抢,妄图以烧光、抢光、杀光的暴行彻底摧毁抗日根据地。侵略者的暴行激起了根据地军民的无比愤怒,1941年1月8日,余秋里率八团一营在南峪村与进犯之敌展开激战,打退了敌人的进攻。1月11日,八团又在后黑山村与敌遭遇,歼敌30余人。15日,“扫荡”晋西北的各路日军全部被我军民打退,撤回原据点。

3月26日,岚县日军出动大批人马向七一六团发起袭击,闻讯后,余秋里立即派出由14名红军骨干组建的二营六连增援,在蒲峪村西北高地阻击敌人。战斗中,一班班长李福奎,依据不同地形,灵活指挥全班战士打击敌人,打得英勇顽强。敌人仓皇逃窜。六连乘胜追击,毙敌20余名。这就是“硬骨头六连”在娄烦打的第一场胜仗。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晋西北连队支队
敌军工作与昆张支队敌后坚持之道
黑龙江举行“蓝焰突击-2021”跨区域抗震救灾实战演练
晋西北湿陷性黄土区铁路桥梁桩基础设计研究
武警江西总队一支队深入扶贫点进行健康义诊活动
长江支队入闽67周年纪念大会在厦门市召开
关于发展连队经济的思考
抗战时期中共晋西北根据地的变工运动述论
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的由来
这里的连队和《军事历史》结为挚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