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志·术数略》管窥班固的天人观

2015-11-04 07:17陈彦超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班固汉书

[摘 要]《汉书·艺文志》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类。而其中的《术数略》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六种。数术是与上天、天子、人事活动相关的一类书籍,其内部结构整齐有序,折射出班固“天”与“人”相互作用,以“天”为本的“天人感应”观。

[关键词]汉书;艺文志;术数略;班固;天人观

《汉书·艺文志》中,班固把西汉时所收集到的自古以来的典籍整理为五百九十六家,并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术数、方技”六大类。本文试从《汉志·术数略》的分类,窥测班固的天人观。

一、《汉书·术数略》的概况

最初的“数术”是指,我们的祖先利用所发现的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宇宙运行的客观规律创造出一些运算方法和理论。刘勰《文心雕龙·正纬》说:“于是,伎数之士,附以诡术,或说阴阳,或序灾异。”[1]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阴阳五行是产生数术的基础,也是数术所借助的具体手段。《汉书·艺文志》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史官之废久矣,其书既不能具,虽有其书而无其人。”[2]班固称数术为“明堂羲和史卜之职”,明堂是天子举行朝会、祭祀之所;羲和是中国神话中太阳神之母的名字,传说她是帝后的妻子;史卜就是兼管卜筮的史官。从对数术职能范围的解释来看,数术是与上天、天子、人事活动相关的一类书籍。

二、《汉书·术数略》的内部结构分析

《汉书·艺文志》记载,“凡数术百九十家,二千五百二十八卷。”[3]《术数略》分为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六种。而天文、历谱排在最先,地位最高。其中天文共二十一家,四百四十五卷。《汉书·艺文志》云:“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4],之所以强调主要用于“圣王”,是因为班固受了汉代“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认为皇帝是天选之子,其职责是奉承“天”之旨意并代其管理人间事务。提出天人感应思想的大师董仲舒说,“德侔天地者称皇帝,天佑而子之,号称天子。”又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5]因而“天人感应”实际上主要是“天”与“天子”的感应。同时,班固又引《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6]意思就是要以吉凶来告诫天子参政之得失,即“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也就是强调皇帝、天子的行为一定要符合天的权威,使皇帝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顾及和检点。天则以其天象的变化来对天子的行为作出感应。董仲舒说:“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所最尊也。”[7]要以天的名义来纠正人事,天文中种种星象之变无疑是最直观的参照,因此天文一类书被列为数术之首。历谱是根据天文的变化而制定的。历谱十八家,六百六卷。《汉书·艺文志》云:“历谱者,序四时之位,正分至之节,会日月五星之辰,以考寒暑杀生之实。故圣王必正历数,以定三统服色之制,又以探知五星日月之会”[8]。又据《汉书·律例志》云:“夫历春秋者,天时也,列人事而以天时。”因而,历谱的作用就是规范人们的行为活动,使其符合天象的变化。可见,受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班固以天为重,充分肯定了天的权威。

班固也十分重视人事的作用。《术数略》中五行、蓍龟、杂占、刑法都与人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篇幅和数量来看,五行类三十一家,六百五十二卷,为《术数略》之最。五行,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是构成各种事物的五种最基本的成分,用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及各种自然现象的变化。早在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盛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阴阳家邹衍又把它附会到社会历史范围,提出了“五德终始说”,借用五行相生相胜、终而复始的循环变化相比附来说明国家政权的更迭、朝代的改变。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中,不仅吸收了先秦诸子思想,而且也引入了阴阳、五行观念。在《汉书·五行志》中,班固对五行作了比较详细地阐释,“初一曰五行。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月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之,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如人君若“出入有名,使民以时,务在劝农桑,谋在安百姓,如此,则木得其性矣。”反之,“则木失其性矣。”《汉书·艺文志》载,“五行者,五常之形气也。”《书》云:“初一曰五行,次二曰羞用五事”,言进用五事以顺五行也。貌、言、视、听、思心失,而五行之序乱,五星之变作,皆出于律历之数而分为一者也。班固将人间事变与五行之行相比附。将万物视为有灵,并要求人们对之审慎、尊重和顺应。《汉书·五行志》系统地记载了自《春秋》记事起至西汉末年间的自然灾异现象和其间历代学者的相关解释。其中充斥着大量“推阴阳、言灾异”的内容。董仲舒提出,虽然“天”并不能像人一样用语言表达,但其意志却能以某种现象显现出来,即“天显祥瑞”和“天谴灾异”。如果君主政治清明、社会太平,上天就会降下嘉禾、醴泉、甘露、麒麟、白鹿等祥瑞之物以资表扬;如果君主政治昏暗、荒淫无度,上天就会降下日食、月食、彗星、山崩、地震、蝗灾,以及瘟疫等灾异以示警告和惩罚。《汉书·五行志》的一个重要思想内涵就是灾异论,正是文中大量地记载了董仲舒、刘向和刘歆等人的灾异理论,间杂着表述自己的灾异观点。班固的思想中,一方面充斥着“天人感应”的神秘观点,正如他在《汉书·天文志》序中说:“政失于此,则变见于彼,犹景(影)之象形,乡(响)之应声。是以明君睹之而悟,饬身正事,思其咎谢,则祸除而福至,自然之符也。”另一方面,他又明确批评阴阳灾异家的随意比附。《汉书》中有一篇阴阳灾异家的合传——《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在全篇末尾赞语中,班固评论说:“汉兴推言阴阳灾异者,汉武有董仲舒、复侯始昌,昭宣则眭孟、夏侯胜,元、成则京房、翼奉,依托象类,或不免乎‘■则屡中。”[13]深刻地指出自董仲舒以下,这些阴阳灾异家的共同特点是牵强附会,任意臆测,即使偶然说中了,那也只是侥幸,说出了言灾异者的实质。另外,《术数略》中蓍龟、杂占、刑法皆与人事相关。蓍龟十五家,四百一卷。“蓍龟者,圣人之所用也。”《书》曰:“女则有大疑,谋及卜筮。”《易》曰:“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者,莫善于蓍龟。”杂占十八家,三百一十三卷。杂占者,纪百事之象,候善恶之征。杂占之法。主要针对梦而言。班固举《诗经·小雅·正月》里的诗句证其由来之远。显然,在天人感应的系统中,杂占是对蓍龟的补充。可见,蓍龟卜筮之书免于秦火,汉代人以之作为联系天、人信息的载体加以崇拜和占问,从而成为“天人感应”的重要方式。《术数略》还有形法六家,百二十二卷。“形法者,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犹律有长短,而各征其声,非有鬼神,数自然也。然形与气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无其气,有其气而无其形,此精微之独异也。”亦强调规范人的行为。

三、“天”与“人”相互作用,以“天”为本的“天人感应”观

“天人感应”是汉儒董仲舒以“天”为本,吸收融合先秦诸子思想,运用阴阳五行说,使“天”与“人”之间建立起“天人感应”论的思想体系,是在汉代封建“大一统”中央集权统治逐步趋于稳固、社会思想文化复兴与融合的历史背景下提出并逐步发展成熟的。由上文《术数略》的分类,可以窥测班固的天人观。《术数略》所含内容主要分为天命与人事两类,天文与历谱属于“天”,天的权威不可挑战,它规定并指导者人们的行为;而五行、蓍龟、杂占、刑法属于“人”也就是人事。《汉书·五行志》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灾异的思想,也就是在违背天意的情况下,天对人作出的种种惩罚,这种惩罚就以灾异的形式突出表现了出来。

因此,《汉志·术数略》折射出了班固“天”与“人”相互作用,以“天”为本的“天人感应”观。

参考文献:

[1]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57:44.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1775.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1775.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1765.

[5]董仲舒.《春秋繁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585.

[6]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1765.

[7]董仲舒.《春秋繁露》[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583.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1767.

作者简介:陈彦超(1987~),女,河北宣化人,燕京理工学院助教,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猜你喜欢
班固汉书
千年石质“汉书” 留存汉风遗韵
班固救马
悬梁刺股
被皇帝逼出来的“学霸”
班固的屈辱与荣光
孝继父业的班固
班固智夺御马
苏东坡抄《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