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初探

2015-11-04 07:17闫政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岗前培训博物馆

[摘 要]目前,全国很多博物馆、纪念馆都在暑假期间进行志愿者的招募培训工作,而“小小讲解员”是深受青少年喜欢并积极参与的博物馆志愿者活动之一。但在培训工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课程缺乏延续性、内容缺乏趣味性等方面的问题,要改善此种情况,首先需明确“小小讲解员”在博物馆中的定位;其次要打破常规,不断探索“小小讲解员”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岗前培训;岗中培训

如何利用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是现今博物馆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话题。近年来,为了让青少年更多的参与到博物馆的建设中,扩宽对青少年的教育途径,我国很多博物馆都开展了培训小小讲解员的活动。[1]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年龄大多是10—12岁之间的少年儿童,而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学习压力相对较小,参加“小小讲解员”活动的时间和精力较为充足,[2]便于开展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因此,“小小讲解员”成为了目前我国博物馆界比较流行的一项教育活动。[3]

一、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的现状

(一)当前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内容和形式。

通常来说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工作可分为“课堂培训”、“展厅观摩”、“考核”三部分。

1、课堂培训。课堂培训大多由本馆的专家进行授课,授课的内容包括有:文物历史知识、讲解员基本素质、讲解技巧、讲解礼仪、普通话等,并且授课老师会结合实物、图片进行授课。

2、展厅观摩。经过课堂培训,在孩子们对博物馆的陈列内容有了大体上的认识和了解之后,就进入“展厅观摩”的培训阶段。主要是由本馆经验丰富的讲解员来进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博物馆讲解员的“示范讲解”和“小小讲解员”讲解初体验两个部分。“示范讲解”就是让孩子们直观的观察和学习,讲解员讲解时的站姿、手势、礼貌用语等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而“讲解初体验”则是让孩子们亲身体验讲解工作,并且培训人员可针对孩子们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还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记忆讲解词。

3.考核。考核是对“小小讲解员”培训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小小讲解员”们正式上岗前的最后一项培训内容。考核内容主要是以“现场讲解”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孩子们在进行讲解时的讲解内容、语言表达、手势、站姿、行走等方面,从中挑选出合格的“小小讲解员”正式上岗。

(二)小小讲解员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模式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1.培训课程缺乏延续性。经过了培训和考核,“小小讲解员”正式上岗后,通常博物馆的培训就开始逐渐减少,甚至停滞。“小小讲解员”在博物馆进行服务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为他们办理签到、工作牌的发放领取、服务时间和讲解场次的统计、记录等工作。对于“小小讲解员”上岗后的心理感受、讲解中出现的问题,缺乏即时有效的跟踪和辅导。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使原本希望在博物馆活动中学习知识、丰富暑假活动的学生和家长产生“受到冷落的感觉”,造成很多小朋友从最初“感觉很新鲜”渐渐变成了“感觉没意思”,慢慢地放弃“小小讲解员”,离开“博物馆”。2.培训内容缺乏趣味性。通常博物馆的培训内容,从一开始就会直接围绕着博物馆展厅的陈列内容来进行,大多是文物类、历史类等方面的知识,然后结合简单的图片、实物等工具来辅助授课,这难免会使课堂的气氛过于枯燥,不能引起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兴趣,从而导致参加过一两次课堂培训的孩子很快失去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二、关于解决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培训问题的对策探讨

(一)要明确“小小讲解员”在博物馆中的定位

在进行培训工作之前,首先要明确“小小讲解员”在博物馆中的定位:1.博物馆举办“小小讲解员”活动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博物馆“学习知识”还是“志愿服务”?2.是希望通过“小小讲解员”的服务让观众了解博物馆,或是通过博物馆的服务让“小小讲解员”收获知识,然后再通过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服务观众,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实现自我价值?以上的两个问题是培训活动开始前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和明确的方向。笔者认为,博物馆开展的教育活动,其目的不在于教育公众,而是要根据公众学习的需要,为公众创造出参与学习的机会和为其提供教育体验的的场所。[4]因此,“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内容,应围绕着“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博物馆收获知识”,而不是“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博物馆的讲解员”来制定和进行。同时,还要加强培训活动的延续性。活动期间要有专业的宣教人员来担任孩子们在博物馆学习过程中“班主任”的角色,持续关心辅导“学生们”在博物馆的学习和成长,使博物馆真正成为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二)打破常规,不断探索更加适合“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内容和方法。

博物馆“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工作不应拘泥于常规,要打破“培训过后就上岗,上岗之后无培训”的“老路”。具体做法如下:将“小小讲解员”培训从时间上加以改进,将它划分为岗前培训和岗中培训,不再是单一的“岗前培训”。

1.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可分为外出参观和课堂培训两个部分。(1)外出参观。在刚进入博物馆时,“什么是博物馆?”会是很多小朋友首先提出的问题。要想回答好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小朋友们“走进博物馆、亲身体验博物馆”,因为有些学科知识只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解释,学生很难清晰透彻地理解,但到现场看一看,增强感性认识,就能更真切地理解。[5]首先,由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组织并带领小朋友们到一座或多座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和了解“什么是博物馆”、“博物馆里有什么”。其后,邀请经验丰富的讲解员进行示范讲解。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通过直接经验进行的任何学习,只要通过观察榜样示范就能够进行。[6]因此,对于“小小讲解员”们来说,直接观察讲解员的示范讲解,是学习了解“讲解员”工作较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外出参观不仅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博物馆”,还可以使孩子们之间互相认识了解,培养感情,在以后的“小小讲解员”活动中可以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对于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来说,可以通过此次活动,对“小小讲解员”们进行初步的了解,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这样就更加有效地保障了后续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完成。(2)课堂培训。课堂教学是孩子们最为熟悉和习惯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小小讲解员”培训工作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我们的“小小讲解员”大多是年龄在9—12岁的孩子,怎样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课堂培训,其方法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三四年级集中25分钟左右,五六年级则在30分钟左右。如果教材新颖,教法得当,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可以保持40分钟左右”。[7]这样就要求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内容要新颖易懂,课堂气氛要轻松活泼。具体方法如下:首先,以课堂形式的培训,次数最好不要超过两次,并且每次课堂的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孩子们不会因培训次数太多、课堂时间太久而产生“不认真、不耐烦、不配合”的“三不情绪”。其后是培训内容,对于这些10—12岁的孩子们来说,博物馆岗前培训的内容,应当先从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做起,不能只是简单地向孩子们灌输文物历史知识、讲解技巧、背诵讲解词、普通话等内容,要以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跟随培训人员语言叙述的内容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能力。[8]想要了解孩子们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语言交流是最快、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对于相互之间还比较陌生的孩子们来说,培训人员可以利用“外出参观”时建立起的良好关系,进行问答式的互动交流。问答的内容不再是围绕着“博物馆展出的历史内容是什么?陈列的文物是什么?”而是要先从了解孩子们内心真正的想法,围绕着“讲解员”三个字展开互动交流,如“你为什么想要成为一名博物馆的讲解员?你心中的讲解员是什么样的?”等。通过和孩子们问答式的互动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到孩子们对“讲解员”的真实理解和想法,让孩子们得到语言和胆量上的初步锻炼,还可以从中判断出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以及最基本的性格特征:外向性格或是内向性格。有了对孩子们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了解后,就可以在以后的培训活动中制定出针对不同性格、不同能力孩子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和提出不同的要求,努力做到“因人施教”。

2.岗中培训。岗中培训对于孩子们是否能够做好并坚持做好“小小讲解员”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让孩子们脱离教室、进入展厅,现场教学与上岗相结合的培训形式。这样可以让孩子们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陶冶品德。[9]首先,在岗中培训前,要专门编写好通俗易懂,适合“小小讲解员”的讲解词,并对孩子进行分组分时(每组的人数和时间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而定),这样不仅有利于培训人员的组织管理,并且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有针对性的辅导。其后,把讲解词的内容根据需要,分成若干个部分,并且将每一部分进行编号,篇幅长度最好控制在400字左右,以“讲解接力”的形式让孩子们逐步完成全部讲解词的背诵。孩子们只要完成一个“编号”讲解词的背诵,就可以开始讲解工作。这样孩子们就不易产生“讲解词太多、太难,压力大”的感觉,还可以在讲解工作的过程中收获经验,充分运用学习到的知识,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孩子们进行讲解词背诵和讲解练习时,培训人员可以结合讲解词的内容,以“讲史有物,讲物可见”的培训方式,把必要的文物、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融入其中,再结合孩子们现场讲解的情况,进行讲解技巧、讲解礼仪、普通话等方面的培训,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学习到相关的知识,不断进步,迅速进入“小小讲解员”的角色中。这样孩子们从心理上就可以大大增强做“讲解员”的自信感、满足感和责任感。

现今博物馆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博物馆的宣教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更加关注青少年与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工作中,伴随着孩子们的不断成长,笔者深深地感悟到,要想开展好博物馆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活动,不能只是停留在以“说教”、“填塞”为主的教育形式,而是需要结合着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研究,拓展博物馆青少年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刘严红,《浅淡小小讲解员的培训工作》,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

[2]唐琳,《现代博物馆讲解艺术》,中西书局,2014年版,第142页.

[3]王芳,《小小讲解员“培训”,能否换个方式?》,中国文物报,2013年.

[4]杨丹丹,《论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以首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活动为例》,中国博物馆,2011年.

[5]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5页、第338页、第285页.

[6]张向葵:《教育心理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29页.

作者简介:闫政(1983-)女,河南开封人,现任职于中山市博物馆,主要从事博物馆宣传教育方面工作的研究。

猜你喜欢
岗前培训博物馆
博物馆
论军队院校外语教员的转型之路
综合类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优化模式实践
中美初任警察岗前培训比较研究
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
露天博物馆
严把本科教学关增强青年教师教学队伍建设
影像·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