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宁 王阁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袁崇焕卖粮于蒙古部落的事件,并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得出卖粮可以缓解关宁军缺饷的情况等论据,最终得出袁崇焕卖粮于蒙古是利国利民的好事的结论。
[关键词]袁崇焕;蒙古;卖粮;后金
关于袁崇焕的讨论,一直都是史学界的热点。要对袁崇焕做一个正确的评价,就必须对他的主要事迹进行充分研究。其中袁崇焕在后金和蒙古缺乏粮食之际,擅自将粮食卖给蒙古,一直是他被人诟病的一个主要原因。本文将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解析。
一、事情的经过
崇祯二年(1629年),漠南蒙古东部闹饥荒,“夷地荒旱,粮食无资,人俱相食,且将为变”。蒙古哈喇慎等部,室如悬磬,聚高台堡,哀求备至,乞请市粟。袁崇焕认为,应该予以资助,“人归我而不收,委以资敌,臣不敢也”,于是决意援助“臣以是招之来,许其关外高台堡通市度命,但只许布米易柴薪”。蒙古各部首领,闻将市粟,指天立誓,不忘朝恩[1],明确表示“宁愿以妻子为质,断不敢诱奴入犯蓟辽”[2]。
当时后金方也遭遇了粮荒,“是岁,大饥,斗米值银八两,银贱物贵,盗贼繁兴”[3];朝鲜方的记载显示:自从遭到清国打击之后,朝鲜自身也陷入了灾荒,八道粮仓全空,倾尽国有支援建州,也只得区区二千石[4];后金也曾经派四百余人前往马市购买粮食[5]。
崇祯皇帝阻止了这种交易,“西夷通虏,讥防紧要。奏内各夷市买于东,明是接应,何以制奴?着该督抚严行禁止!其招来属夷,其有饥困,查明部落多少,计口量许换米,不得卖与布帛米粮及夹带禁品。路将等官,倍加侦察,如有疏违,以通夷罪论处![6]
交易在崇祯皇帝的反对下,被迫取消了。
二、后果
自从后金兴起后,不断和蒙古各部发生战争,蒙古各部不敌后金,一部分选择了投靠后金[7],一部分选择了与明朝联合抵御后金,还有一些部落则摇摆不定。
在明与后金的战争中,蒙古各部是不容忽视的力量,所以双方都在拉拢蒙古各部。而明帝国有着先天的优势,因为明政府不会抢夺蒙古族生存的草原[7]。自从明将元赶出长城后,和蒙古各部落战争不断;不过即使在明帝国最盛的永乐时期,虽然明成祖朱棣几次横扫蒙古各部落[8],但明帝国并未占领长城以北的大片区域。也就是说,明与蒙古部落之间,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关系。但同为游牧民族的后金,对蒙古的威胁就大多了,后金可以完全征服蒙古,将所有的蒙古部落和草原,纳入后金的统治中——事实上最终也是如此。
但在崇祯皇帝拒绝了和蒙古部落的互市要求后,这些蒙古部落被迫倒向了后金。他们在乙巳之变中,带头引路,作为后金的先头部队,与后金军一起,攻破长城,杀入关内[9]。
三、详解卖粮事件:
要正确地评价袁崇焕卖粮事件,只需要清楚地论证以下几个问题:
1、崇祯的方案是否可行:
崇祯认为蒙古会把粮食给到后金,所以应该:“其招来属夷,其有饥困,查明部落多少,计口量许换米,不得卖与布帛米粮及夹带禁品。”这个方案显然是不可行的,原因很简单,要统计人数,并统计挨饿的人数,是一个工作量非常大的工程,很难完成,而对于游牧民族的蒙古部落,就更是难上加难。
而且按照这个要求,蒙古部落只能选择待在明朝规定的地方,坐等明政府官员发口粮,明政府官员想给多少就给多少,想不给就不给;显然这种条款对蒙古部落而言是屈辱的,难以接受的。退而言之,即使蒙古部落想接受,也没有合适的地点。设想下,让蒙古部落还能行动的人,都背井离乡,到明政府指定的地区,接受救济;或者是,蒙古部落的人都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等待明朝的官员去“查”,希望在自己饿死前,明朝的官员能够找到自己的部落,并卖给自己粮食。这些显而易见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崇祯的条款是让蒙古部落完全放弃自主,把命运交给明政府决定的条款。因此提出这个条款,必须有一个前提:明朝军事力量远远强过蒙古——这样蒙古部落不接受,只能选择来抢,而明政府完全不惧。但实际上,蒙古部落比明朝军事力量或许不足,但加上后金,明就谈不上任何优势了。
换个角度而言,对明朝,这也不是一个好办法。首先,要聚集足够多的粮食,并运过来满足所有的饥民是很困难的;其次,运来了也很难分配,面对一群饥民,甚至可能还有武装力量,明朝还要派军队保护;再次,分配的先后,粮食的好坏,个人食多食少等,都是问题。
而袁崇焕的方案,就简单合理得多了:卖一些粮食给蒙古部落完事,怎么运、怎么分、够不够等都是蒙古部落的事情了。做个简单的类比:面对蒙古这些饿狼,袁崇焕是采取扔几块肉,任凭饿狼自己抢,崇祯是拿着肉一个个喂——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何况旁边还蹲着后金这只猛虎,肉自然是越快扔出去越好。
2、蒙古给后金粮食的后果:
蒙古确实会把粮食给后金一些,因为蒙古打不过后金。但这对明而言,并非坏事。因为蒙古部落也确确实实在闹饥荒,蒙古不得不分一部分粮食给后金,显然不是因为民族团结而是因为打不过,这样就会影响蒙古和后金的联盟。如果蒙古不舍得给,还有可能爆发蒙古和后金的冲突。
当然后金方得到粮食,战斗力会有些增加,但是即使得不到,也不会如何。
3、饿死后金是否可能:
即使完全执行崇祯的政策,让后金方得不到粮食,后金方也绝不会因为饥荒而崩溃的。其实,很容易就可以想明白:在没有将敌人包围起来的情况下,想要靠不卖粮食给对方,来饿死敌人,是绝对不可能的,尤其是在武力还不及对方的情况下。
从明政府最终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推翻上就可见一斑,连广大农民在面临饿死的困境时,还会殊死一搏,造反起义,何况本来就拥有着强大军事力量的后金呢。
实际上,蒙古和后金也用一记响亮的耳光回敬了崇祯皇帝:己巳之变!
4、给后金和蒙古多一种选择是否对明有利:
孙子兵法有记载“围城必阙,穷寇莫追”,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在冷兵器时代,如果把敌人逼到绝境,对方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来决一死战,即使有能力应付,也会遭到更大的损失。
军粮当然很重要,然而并非越多越好。回看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巨鹿之战[10]。这一战里,项羽的楚军采用了破釜沉舟的策略,毁掉了自己的军粮和退路,最终击败了强大的秦军。楚军的胜利当然是有很多原因,但破釜沉舟,断掉自己后路,只能拼命显然是重要原因。
袁崇焕卖粮给蒙古部落,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策略:给蒙古和后金多一项选择。最起码一定程度上可以瓦解后金和蒙古部落的斗志——如果可以买,何必拼命去抢呢?而且袁崇焕同时也在训练部队,让后金和蒙古“拼命”也未必能抢到东西。而且袁崇焕卖的量并不多,关宁军并未在后续的战斗中有缺粮的记录。
5、明廷的善后手段是否合理:
蒙古部落和后金在被明逼迫得无路可走后,孤注一掷,合兵入关发动己巳之变。而以崇祯皇帝为首的明政府在拒绝了卖粮给蒙古后,却并未加强袁崇焕防区外蓟州防区的防卫,使得后金军得以轻易入关,大肆抢掠;说的不客气一点,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也就是说,明廷的善后手段基本相当于无。
6、卖粮对关宁军的好处:
袁崇焕还未到任,宁远已发生兵变。起因是明政府欠饷已有四个月,四川军人与湖广士兵先行哗变。士兵把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等缚在谯楼上;兵备副使郭广把官衙库房中所有的二万两银钱拿出发饷,并向宁远商民借五万两,哗变始解;毕自肃引罪自杀。同年八月,袁崇焕到达辽东,逮捕张正朝、张思顺等十五人并斩首于集市,此外,斩杀中军吴国琦、惩罚参将彭簪古,并罢免都司左良玉等四人,兵变始定[11]。
袁崇焕非常漂亮地平定了宁远的兵变,当然是因为他的个人威望。但管理要恩威并重,欠士兵的军饷,还是必须发的。但明廷在宁远闹到兵变的程度,都未能发饷,而且被扣押的巡抚毕自肃还是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弟弟,可见缺钱的程度了。袁崇焕适当卖些粮食,可以缓解缺饷的状况。
四、总结
总之,袁崇焕卖粮给蒙古部落的举措及方式,都是非常恰当的,都是对大明帝国有利无害的;崇祯皇帝不顾实际情况,做出错误决定,又不做好相关防卫工作,导致己巳之变的发生,使得明帝国一步步走向毁灭。
参考文献:
[1]阎崇年,阎崇年详解明亡清兴之谜(十)袁崇焕之死,法制博览,2007年第10S期;
[2]钱宗范,明末名将袁崇焕及相关诸问题评议,广西文史,2008年第4期,59-63;
[3]清史稿·太宗本纪;
[4]李朝实录;
[5]明史记事本末补遗;
[6]明清史料1,甲编第8本:兵部行(督帅袁崇焕题)稿;
[7]阎崇年,《努尔哈赤传·正说清朝第一帝》,北京出版社,2006年;
[8]明史·成祖本纪;
[9]清太宗实录;
[10]史记·项羽本纪;
[11]明史,卷259。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冀宁,女,出生于1981,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现于南开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本科学位,编辑,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学、教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