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利明
摘 要:在高度重视学生实践和课后研讨的今天,教材的“权威性”很少受到教师质疑,过分依赖教材、“尊重”教材对学生有着不利影响。从教学实践中如何处理教材的课题、材料、容量、程序等四个方面,结合学生学情,浅谈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再处理的问题。
关键词:以改促学;学情;处理教材
仔细翻阅八册科学教材,有争议、不符合地方实情、不符合教学时令的地方不占少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增加可支配因素,扩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课程的设计上也应该具有开放性。
一、“改”课题,突出学习重点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运动起来人体的变化,但每一课的侧重不同,第一、二课侧重运动后肌肉的变化和骨骼的变化,第三、四课侧重在呼吸的变化和心脏的变化。统一用《运动起来会怎样》不是很合适,我们在大课题《运动起来会怎样》下设计小课题:(1)运动后肌肉的变化。(2)运动后骨骼的变化。(3)运动起来呼吸的变化。(4)运动起来心脏的变化。既让学生理解整单元的教学目标,又清楚本课的教学重点。这样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进行修改课题,使得教学内容一目了然。
这样的设计,试教后我明显感受到以下两点:(1)教学流程顺畅自然。在小课题《运动后呼吸的变化》的指引下,学生很自然把视角转向观察运动后呼吸的变化,而不是心脏的变化。(2)关于课文中人体的呼吸器官这一知识点的落实问题。学生理解运动起来会怎么样这个问题时,答案肯定是多样化的,在此要学生学习呼吸器官这一理论就十分突兀。在小课题《运动后呼吸的变化》指引下,教学呼吸器官就能从呼吸到呼吸器官,从呼吸器官到研究呼吸的气体,最后研究呼吸变化,环环相扣,整堂课顺畅自然。这一创造性的改课题,在不打破单元整体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有效集中提炼了知识的重点,同时也保留了课堂活动和探讨的整体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二、“改”材料,适应学情需求
谈及教材内容的整合和删减,这是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候常遇到的问题。考虑到当地科学材料的特点、当地气候变化的不同,适时调整教材内容,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例如,研究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土壤里有什么》这一课,如何安排村小学生的探究材料和城镇学生学习探究的内容就完全不一样,我们必须考虑到村小学生对土壤的前概念要比城镇学生丰富、饱满。但是关于“放大镜”“显微镜”的使用等教学内容,城镇学生就比村小学生更顺手一些。我在教学六上二单元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时,有过这样的尝试: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种物质——纸条和蜡烛,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使这两种物质发生变化?小组讨论。
材料员上台领取实验材料。
……
生:研究实验。
在《我们身边的物质》这一课设计中,书本提供学生研究的材料分别是:热水、铁丝、纸条、蜡烛。但是我在安排学生观察活动时,把铁丝放入水中,铁丝生锈是相当缓慢的,在课堂上学生无法亲眼证实。把铁丝放在蜡烛上烧的过程中,铁丝迅速变黑,学生自然认为产生了新的物质,但是用纸巾轻轻擦拭,铁丝上的黑色物质就会被擦去,这是铁丝产生的新物质还是蜡烛的碳粘附在铁丝上,这个实验现象很容易干扰学生的判断。所以我就要对书本材料进行删选,我把铁丝的变化和热水的变化删减掉,只观察纸条的变化和蜡烛的变化。这样一来,材料是少了,但是要求学生多种方法使他们发生变化,同样也没有降低学生思考和动手的难度,同时也观察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多种现象。
三、“改”容量,开阔学生视野
教学内容的拓展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调整。拓展的内容可以是知识的纵向延伸,也可以是知识的横向拓展。拓展延伸的内容无论是小学阶段要求掌握的还是不要求掌握的,无论是实践经验还是生活常识,都无伤大雅。关键在于拓展延伸的内容是否有必要,是否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否在教学中起到作用。
德清县朱照华老师关于六下第二单元第四课《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的实验:
师:思考小苏打和白醋反应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生:猜测。
师出示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性质。
生:猜测是氢气。
师:补充氢气其他性质。从而否定氢气。
生:继续猜测氯气、氮气。
相继否定氮气、氯气、氢气等气体。
生:继续猜测,留下疑问。
生动、鲜活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心的探究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在这节课尾声,老师安排一次让学生一一否定的活动,借助补充的气体性质否定学生的猜测,让学生蒙住了眼睛,然而学生的思维和讨论情绪丝毫不减,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更加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
欲望。
四、“改”程序,激发探究欲望
教学设计中,教学流程的安排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习得的先后和顺畅,这也是真正把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实的一个关键环节。无论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前期分析和教学目标的制定做得多么充分与完备,如果随后的教学流程设计是混乱的,那么这种教学设计也就毫无意义。
四年级上册《运动起来会怎样(一)》中,把教材中第一环节“体验运动的变化”放在课堂进行30分钟后的理由很合理,有关心理研究表明,课上到大约30分钟,学生这时往往会呈现学习的疲惫状态。为此,让学生有些疲惫的情况下安排呼吸次数的测量,利用运动这一容易吸引学生的兴奋点,使课堂教学继续朝有效、有序的目标前进。
这样的教学调整主要是基于学生科学能力已经上升到一定的台阶,已经具备长时间观察,长时间交流研讨的基础之上。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完全有能力从实践活动的现象中总结出物质变化的规律。从学生富有思辨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调整在课堂中已不仅仅满足了学生对探究的渴望,而是更注重学生的实验发现,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激活了学生的探讨欲望。
众多案例表明,合理安排和处理教材内容,处理教材的课题、材料、容量、程序等问题,能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学生得到更好发展。那么,让我们从处理教材入手,不被教材牵着鼻子走,灵活激动地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删减、拓展、延伸,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由,学得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韦钰.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