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世硕
“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惊人的发现!”怎样贯彻落实原本的科学课呢?当科学课程都设计了探究型的教学结构,当教师的专职化和课程资源的细化增加,最终主体还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发现科学道理,“让学生有所发现”成了课程的生命。在课堂教学中,感到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后的恍然大悟是那么的让他们兴奋不已,这不是原生态的“发现”吗?那种发现的感觉往往让人终生难忘。要培养学生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就让学生去发现吧。那种有“惊人发现”的科学课在哪里呢?
一、将内容“生活化”,寻求突破的问题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反映了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但不知道那些现象怎么解释。如果在教学中能将内容从生活中找到实例,那么学生的认知就离抽象的科学道理不那么远了,同时可以让大多数人都经历现实版的思考,容易产生深刻的印象。如,《浮力》单元的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想到游泳中的问题:为什么步入深水处会越来越站不稳脚步?为什么用救生圈能让身体浮游自如?为什么有的物体会沉?为什么有的物體会浮?……在探究实验中揣摩:铁船为什么会浮?做“水浮子”的小瓶为什么会上浮和下沉?等,有了这些问题,再对照实验的验证,学生就会逐步明白影响浮力的各个因素,最终明白浮力跟排开水量或不同液体的关系。又如,《运动和力》的教学中,为什么在光滑的表面容易滑,粗糙的不容易滑?为什么往后喷气的物体反而向相反方向运动?……总之,在这些生活化的问题的刺激下,学生的讨论都是有感而发的,在各自抒发的疑惑中,科学的潜观念就会烙在脑海中。因此,在科学课堂中努力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再通过探究捕获知识将是收益无穷的。
二、将实验“展览式”,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各小组往往各做各的,实验过程或结果会有所不同,而汇报只重视数据,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匆匆带过。因此,有必要将导致结果有出入的疑点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如,《斜面》的教学中,有必要展示两种斜面:一是高度相同,长度不同的几个斜面;二是长度相同,高度不同的几个斜面;再引出斜面坡度的概念。这样学生对坡度的理解会比较透彻,就是陡峭的程度,哪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大小就是坡度的大小。实际上,不仅对于多个证明实验要展示,重要的是对于突破一个教学要点的实验也要分步展览,办法是让学生中的个别组进行演示,以引起全体的关注与认同。这些等于给学生在课堂中搭建了发现的平台,如果产生了看法或正确的共鸣,也会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受,效果十分明显。
三、将发现的“方法”强化,指导实践中运用
让学生去发现有一定的方法,如,直觉法、图表法、数据分析法等。
1.直觉法就是让学生用感官去接触,用看、摸、闻的方式去发现科学问题。如,《岩石》的教学中体现最明显,要组织学生拿着看岩石的颜色、纹路,敲打知道脆还是硬,摸摸光滑程度,闻出什么气味……还有是对简单现象的直接感知,如,用天平称物体时知道哪个重或轻;验证物体导电性看出结果等。直觉法是最原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发现法,对于实验的现象往往都是从直觉开始的。所以,加强直觉的培养是提升发现的重要基础。
2.图表法常用的有统计表、控制表、韦恩图、气泡图、柱状图等。在探究型的验证中,图表法是经常使用的,其好处就是能根据表中的各个项目记录,清楚地知道各项实验内容,对于综合性的问题或要推测的科学结论帮助最大。
3.数据分析法。对于验证性的科学道理,教材都有详细的数据记录表。那是实验操作的结果,是可以通过比较得出科学道理的,或验证实验前推测的。如果数据有差别,就会导致结果的偏离,因此针对数据进行分析,对发现的问题结果是比较可靠的。如,教学《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一课时,针对大中小石块在空气和水中的重力比较,学生容易得出下沉的物体也都受到浮力作用;浮力的大小还跟排开的水量有关:排水量多,受到的浮力就大,反之就小……采集数据的实验过程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发现在于对数据的分析。只有不断地强化各种发现方法,才会让学生的发现道路越走越宽广。
总之,让学生去发现的教学手段还有很多,经常去开发学生在科学课中的发现热情是我们科学教师必备的理念。教科版的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不断调整了以学生为主线的环节,把前人许多的发现都由浅入深地编排组合了,有利于教学操作。但贯彻落实的决定因素还在于学生的接受与否。如果我们能挖掘和引导学生那种原始的发现欲望,让各小组在实验中都能想到那种科学带来的疑惑并为之主动探究,那必将给科学的课堂萌发无限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