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娟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及素质教育的深入,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动力,重视他们主动探究意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主要从方式和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充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和生活实践,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为他们创造更多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激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情境教学,不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情境教学的主要方式
1.基于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
借用实际生活背景来创设教学情境就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情境迅速理解和记忆教学内容,并掌握知识的应用方法。小学生大部分知识都是从他们生活实际中获得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有效利用好学生的生活背景来创设教学情境。当前,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和生活有密切联系,如小数应用、简单面积计算等。这些都为借用生活背景创设教学情境给予诸多帮助,比如:可创设商店买卖情境,以正、负数分别表示货品的买进和卖出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考虑新课内容是否有生活原型,再创设适当的情境。
2.基于游戏活动的教学情境
寓教于乐是教学中最为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而创设基于游戏活动的教学情境,就是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开展数学的课堂教学,可在新课导入中应用,也可在知识讲授中应用,也可一同应用。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教学情境,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设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游戏,游戏内容应该和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而且要充分体现出教学内容的实质。另外,教师应能够预估可操作性,不但要保证大部分学生的参与,还要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3.基于新旧知识关系的教学情境
新知识的获得一般是通过旧知识实现的,新知识或是以往知识的提升,或是旧知识的一个补充或延伸,因此旧知识是新知识有效学习的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应该掌握并应用好新旧知识的内在关系来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小数乘法的教学中,可创设该类教学情境,教师可先复习乘积的变化规律和整数乘法规则,再让学生认识到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差异,通过知识的对比和转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去探究新知识。通过新旧知识的转化,科学设计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二、创设情境教学的有效措施
1.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选取和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生活情境,可针对一节课程选用多个情境,在反复比较和分析中筛选出最合适和适用的一个情境作为课堂教学时的情境,同时在讲课前充分预知情境教学存在的利弊,只有课前对教学情况有良好的预测,才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更好、更妥善地处理突发情况。因此,教师在选用情境教学时应十分慎重,必要时可先对全班同学进行统一调查,充分地了解每位学生,以做到心中有数。而且要充分预估学生的学习实际水平,包括知识掌握度、生活经验及知识迁移能力。
2.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和数学性
兴趣是小学生接触、认识及探究某项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是通过探索实践中出现并发展而来的。处于这个阶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他们所学数学应有一定的趣味性,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做好前期的备课,充分认识到教材编排目的及意图,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从中领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表现情境趣味性的同时,还应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趣味情境中积极探索知识的联系和差异,逐步构建自身数学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有效积累,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3.创设问题性的情境教学内容
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有较好的预知能力,也就是在创设教学情境前应充分考虑到何种情境可有效展示教学内容的问题,将问题充分体现在教学情境中,通过情境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积累,同时要求在日常教学中要保持责任心,多思考、多对比、多尝试,如此才可将该预知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是知识传递者,应将正确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可为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堂表面效果而回避问题,如此会阻碍学生正确理解与获取知识,也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身为数学教师,应顺应课改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情境教学的作用,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适当地运用情境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孙薇.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2):111-114.
[2]吴黎贞.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9(10):134-135.
[3]许晓娜.小学数学创设有效情境教学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05):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