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谋
我选择了医学化学的第五章做这次的教学设计。
本课说的是医用化学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下面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阐述。
1.教材分析
1.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教科书《医学化学基础》(2008年1月第7版)的第五章《配位化合物》的教学内容。《配位化合物》是医用化学教材中与临床医学联系极为密切的一节课,临床护理上输液、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及电解质紊乱、水盐平衡失调、水肿等患者的护理处置都涉及溶液的渗透压知识和有关的化合物知识。本节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通过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化合物知识和一些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学习溶液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拓展,又是医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重点内容,更是学生后续专业知识广泛化和深化的基本工具,为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奠定必要的基础。
1.2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以发展技能作为核心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配合物的概念,了解配位平衡的有关知识,同时了解酸碱滴定管的结构特点与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体积溶液的操作技能。和配位滴定的方法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医学的关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以及逐步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
1.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的地位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认识医用配合物,一定体积溶液配制和稀释及滴定操作是本节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一定体积溶液的配制确立依据是溶液标度的知识。在学生初步学会一定体积溶液的配制方法和技能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学习配位滴定的有关操作,进一步对实验精确度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定量”的意识,从而保证溶液配制、滴定过程的准确性,是本堂课的关键部分。只有实现了这个飞跃(“定性”——“定量”),才能真正完成一定体积溶液的正确配制。
2 教法分析
2.1教法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对教材分析可知,我在本节课教学中,主要采用了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完成配合物定义、配位平衡的学习。溶液的配制和稀释及配位滴定是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重点内容,又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因此我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有助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另外我注意选择一些贴近生活、联系临床专业的事例并创设职业情境,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凸显化学课与专业课相互渗透的教育理念。
2.2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方法
为了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教学过程中始终都以配合物为中心展开,同时突出重点知识的应用,帮助学生认识溶液配制的重要性。重点内容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使教学内容由未知向已知、由浅入深地转化。另外通过学生对实验精确度的讨论,强化学生“定量”的意识,再配合经精选的练习来化解难点。
3 学情分析
3.1知识储备及心理特点
本节课的学生是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她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兴趣,模仿能力强,但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因此,对于溶液配制和滴定中的计算以及准确的滴定操作有一定的难度。
3.2学法指导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在本节教学中我着重突出了教法对学法的引导,采用观察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口诀记忆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
3.2.1观察法
这节课我尽可能通过实验操作视频、演示实验来使学生明确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讨论法
在教师指导下,围绕实验精确度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共同分析、交流,相互启发,最终化解难点。
3.2.3 角色扮演法
根据创设的职业情景,学生扮演护士、患者等不同角色,可使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可持续性发展。
3.2.4 口诀记忆法
利用老师总结的记忆诀窍“一算二量三溶四转五洗六定七摇八装”,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溶液配制过程中的记忆)
4 教学过程(100min)
4.1 营造氛围,引入课题(5min)
同学们课前收集生活中常见溶液的标签和观看《静脉输液法》视频,简要了解静脉输液在临床上的作用。上课时再用投影展示临床上常用的药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等标签图片,然后请2~3名同学试着说出标签中浓度的含义。这样,学生既巩固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的知识,又了解了临床上对溶液有浓度要求,对物质的组成也有一定的要求,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也体现了化学在医学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承上启下,引出新课。
4.2 温故知新,循序渐进(5min)
首先学习配合物的形成过程,利用视频既节约授课时间又让学生可复习旧知,通过实验演示的分析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4.3 示范操作,实验演示
本章节首先学习配合物的形成知识,由于这部分内容学生高中已学习,因此利用视频既节约授课时间又让学生可复习旧知,通过配合物形成的演示实验分析导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75min)。图文并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加强记忆; 通过对滴定方法的详尽讲解,过渡到配位平衡与配位滴定的讲授。一定体积溶液的配制与滴定操作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整个化学实验中的最重要的实验,其实验的准确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实验的精确程度。因此以“用容量瓶配制100ml临床上用的生理盐水”为例,进行示范操作,通过角色扮演,演示并仔细讲解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中提出思考问题让小组对实验精确度进行讨论,可培养学生“定量”的意识,很好地突破难点;之后阶段小结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既简化,又突出重点问题,让学生易于掌握。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最后演示滴定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真正的掌握。
4.4 随堂检测,巩固深化(10min)
在随堂练习部分针对配合物命名设计2~3道命名题,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的同时进一步巩固知识点,从而也可以进一步化解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5 归纳总结,言简意赅(5min)
在最后的课堂小结中再次明确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概念,以及溶液知识的有关概念,如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渗透现象及渗透压概念;熟悉溶液量度的换算,溶液的配制,渗透压的计算;了解溶液配制的操作步骤,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并且通过总结、提炼操作步骤,传授学生记忆诀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4.6 板书设计
本节课的板书采用纲目式板书,主要为三分版,左2/3为主板书,右1/3为副板书。板书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起着突出重点、画龙点睛的作用。
5 教学反思
5.1 收获与感受
本节课主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设计了三个临床上常用的生理盐水配制和75%酒精的稀释,配位滴定所用溶液的配置,配位滴定的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验的体验,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让学生感觉到化学离生活很近,离自己很近,离临床专业很近,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经达标测评,教学效果良好
5.2问题与不足
医用化学课时较少,加上学生文理混乱,文科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针对此情况及时与所带班级的学习委员沟通。课前预习必不可少,课后仍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训练。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探索思考,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