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基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识别

2015-10-31 03:15周来友仇童伟石晓平马贤磊
中国土地科学 2015年10期
关键词:利用效率老龄化劳动力

周来友,仇童伟,周 冬,石晓平,马贤磊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5)

丘陵山区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
——基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识别

周来友,仇童伟,周 冬,石晓平,马贤磊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95)

研究目的:利用江西省东北部丘陵山区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随机前沿生产函数,T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2)在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村庄内,老年劳动力比年轻劳动力具有更高的土地利用效率,但是在非农就业水平较低的村庄内,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论:短期内,丘陵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并不会造成土地利用效率的急剧下降,当前亟需通过引导长期从事兼业生产的年轻农户退出土地和提高年轻的务农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以提高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效率;老龄化;农业劳动力;丘陵山区

1 引言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及非农部门转移,农村留守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这对农业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1-7]。目前一些研究发现农业劳动力年龄和耕地利用效率或生产技术效率间存在倒“U”型关系[2,8-9],也有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生产率或土地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5,10-11]。这些研究为理解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提供了经验基础,但仍存在以下三方面需要补充:一是现有研究未能识别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来自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导致的内在本质(体力下降、思想僵化等)的变化,而间接影响是指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引致的劳动力在农业和非农业部门间分配的改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是现有研究多关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生产率或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较少关注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土地生产率没有识别全要素下的投入与产出关系,生产技术效率则衡量生产者对农业生产的综合管理能力[11-13],而土地利用效率测定的是在实际产出和其他非土地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土地要素最低使用量与实际投入量的比值[14-15]。在人多地少的地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保障区域粮食自给率和农民基本生计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已有研究较少关注丘陵山区农业机械难以替代劳动力的特点,没有系统地识别在丘陵山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鉴于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并以江西省东北部丘陵山区水稻种植农户为例,实证检验不同非农就业水平下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为优化中国东南部丘陵山区农地利用方式提供政策参考。

2 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理论思考

2.1直接效应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直接影响包括降低劳动力在农业耕作上的体力,降低接受新技术和风险的能力,积累农业生产经验等方面, 本文将其识别为“体力下降效应”、“路径依赖效应”和“经验积累效应”。随着年龄的增加,劳动力体能逐步下降,降低了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质量,并影响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表现为“体力下降效应”。已有研究发现,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劳动力的体力、精力、视觉、听觉及健康状况等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2-3,16-17]。体能的下降导致老年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投入的数量和质量下降,并导致化肥、农药等其他生产要素利用的低效率[2,4,18]。虽然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可降低农业生产对劳动者体能的要求[5,19],但在丘陵山区,由于地形高低起伏和地块分散造成了农业机械化普及率较低、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体力要求较高。

研究也发现,老年劳动力的文化层次低、思想僵化,倾向于规避风险而较少采用新技术或改变传统经营方式[2-3,5]。此外,老年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年限相对青中年劳动力要短,且受农村老年人应该抚养留守儿童、颐养天年思想、家庭收入以年轻成员非农就业收入为主等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那些进行农业生产的老年人大多缺乏足够的激励对土地进行生产性投资[2,19-20],表现为 “路径依赖效应”。

此外,随着农业劳动力年龄的增加,其耕作和管理经验相应增加[3,21-23],表现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化肥、农药等生产要素[11,18]。尽管一定区域内农业生产的趋同性和可模仿性并不需要每个经营者具备很高的农业生产技能,但年轻劳动力的农业生产管理经验不大可能超过老年劳动力[5,24],表现为“经验积累效应”。

2.2间接效应

劳动力老龄化的间接影响表现在,与年轻劳动力相比,老年劳动力从事非农就业的成本较高,因此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和报酬较少,体现为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较低,有助于老年劳动力集中精力和时间在农业生产上,本文将其识别为“机会成本效应”。研究发现,在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区域,受到非农行业比较优势的激励,大量中青年农村劳动力进城从事非农就业,并以兼业的形式从事农业生产[25-26]。为了避免非农就业被中断,中青年劳动力倾向于减少农业生产投入时间,从而疏于对农业生产的管理。同时由于很多中青年劳动力到城市打工,呈现明显的临时移民特征,导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的生产要素投入时间与作物生长需要的时间不一致,错过农作物管理的最佳时间,进而导致对土地管理的低效率[27-28]。在雇佣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或缺失的情况下,劳动力外出务工造成的农业兼业现象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负效应会进一步放大[18,29],并且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家庭劳动力参与外出务工越多,农业生产管理效率越低[30]。相反,老年劳动力由于从事非农就业成本较高,因而较少参与非农就业,从而能够集中时间和精力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尤其是根据作物生长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化肥、农药、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31]。

2.3小结

综上所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取决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大小,具有不确定性,其影响方向及程度取决于老年劳动力的“体力下降效应”、“路径依赖效应”、“经验积累效应”和“机会成本效应”的叠加作用①理论上,不同效应叠加后可能导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无显著影响、正向影响、负向影响或“U”型影响关系。。如果根据区域非农就业水平将其划分为高水平非农就业区域和低水平非农就业区域,可以预测在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区域,年轻劳动力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非农就业上面,因而疏于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与老年劳动力相比,这些年轻劳动力具有更低的土地利用效率。因此,本文提出一个假说:在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丘陵山区,劳动力老龄化更可能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即老年劳动力的土地利用效率更可能高于年轻劳动力。

3 数据来源和模型选择

3.1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课题组2011年对江西省东北部丘陵地区农户的调查。研究区域的选取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及市场通达情况等,能够较好地代表江西东北部以及中国东南部以生产水稻为主的丘陵地区多样性的农村条件[32]。样本包括江西省铅山县、贵溪市和余江县的6个乡镇的11个行政村的526户农户。调查内容包括农户的家庭特征、土地产权、农业生产经营和消费等,最终使用的有效问卷数为453份。

3.2模型选择

3.2.1农户土地利用效率测算 遵循Kaneko等[15]的研究,本文根据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来测算土地利用效率。本文采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来测算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2,9],该方法不仅能估计生产函数中各变量对生产过程的影响,还可以估计各外生变量对技术效率的影响[13]。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的影响,在具体的生产函数形式上,本文选用常用的C-D生产函数,基本模型如下:

式1中,Yi是第i个农户的农业产出,Xi、Li、Ki分别为第i个农户的土地投入、劳动力投入和资本投入,β0为常数项,β1,β2,β3为待估系数,Vi为随机误差项,捕捉由于调研、自然环境、气候变化等不可控的外在因素导致的误差,且Vi满足N(0,δv2)的分布;Ui是非负的随机误差项,表征第i个农户的技术效率损失。

借鉴Kaneko等[15]的研究,将式1中测算出的农户技术效率和估计的参数β1带入式2中计算农户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3.2.2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 为了检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识别的基本模型为:

式3中,TEXi是由式2计算获得的第i个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Ai为第i个农户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变量,Bi表示第i个农户的所处村庄的非农就业水平,Ai×Bi为交叉项,Hi、Ki、Zi分别表示第i个农户的家庭特征、土地特征和其他控制变量;a0为常数项,a1,a2,a3,a4,a5,a6为待估参数;εi为随机扰动项,并符合正态分布。考虑到农户土地利用效率是连续变量,取值范围分布在(0,1)区间内,因此,选择Tobit模型估计式3。

3.3变量选取及说明

3.3.1投入产出变量 本文采用水稻总产量作为产出变量,单位为kg;劳动力投入为农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投入的自家劳动数量,单位为“工”;借鉴已有研究[13],资本投入为农户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所投入物质费用的总和,单位为元;土地投入为农户水稻种植总面积,单位为亩。

3.3.2主要自变量 表1描述了土地利用效率影响模型中使用的具体变量。借鉴已有研究[2,5,9,11],本文将样本分成年轻户、中间户和老年户三个不同年龄组,为了检验估计结果的稳健性,也使用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平均年龄来衡量劳动力老龄化。为捕捉在不同非农就业水平的村庄内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可能存在的不同影响,本文引入村庄平均非农就业水平变量以及该变量与劳动力老龄化变量的交叉项。由于农户个体的非农就业水平会对村庄平均非农就业水平产生影响,可能导致内生性问题,遵循已有研究[26],本文利用本村中除去该农户外其他所有调查农户的家庭非农就业水平的均值来衡量该村农户的非农就业水平。

3.3.3家庭特征变量 家庭特征变量包括户主受教育水平、农户非农就业经验、家庭被抚养人数、家庭存款级别、家庭资产以及家庭是否有成员是村干部或党员。户主受教育水平越高,有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的技能和管理能力,但也意味着户主有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22-23]。有非农就业经验的农户更可能参与非农就业,导致农户疏于农业生产的管理,但非农就业带来的汇款收入将改善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状况,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家庭被抚养人数越多,农户投入到农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时间越少,但家庭被抚养人数越多,意味着农户将积极参与农业生产以获取更多的农业产出[23]。存款级别越高,农户越有能力增加农业投资、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但由于农业投资比较效益差,富裕的农户可能不愿意对农业进行更多的投资。有村干部或党员的家庭可获得更多的可支配性资源和信息[13],但也可能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配置到非农生产经营中。3.3.4 土地特征变量 土地特征变量包括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和土地质量。预期劳均耕地面积增加,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正向影响,预期土地肥力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正向影响,土地斜坡对土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影响。

3.3.5区域虚拟变量 为了控制地区间未观察到的社会、经济及制度因素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引入两个区域虚拟变量。

4 实证结果

表2描述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边际影响。根据总体样本计算的边际影响为0.015,在5%的水平上显著,表明在控制农户家庭特征、土地特征等因素后,年轻户、中间户、老年户的土地利用效率依次提高0.015,而农业劳动力平均年龄每增加1岁,土地利用效率提高0.098。此外,研究发现,在非农就业水平较低的村庄,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不显著,而在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村庄,劳动力老龄化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与研究假说一致。

其余控制变量的方向与预期基本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农户的非农就业经验对土地利用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农户非农就业的汇款收入效应要大于劳动力流失效应。劳动力平均耕地面积的影响不显著,这是因为丘陵地区土地规模较小、且地块分散,致使农业生产难以出现规模经济。土地肥力系数对土地利用效率呈负影响,土地斜坡系数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在丘陵地区,农户家庭的土地经营面积较少,加之江西地区经常性的土地调整造成农户倾向于在高质量的土地上进行短期性投资,这将损害土壤基质,不利于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土地坡度虽然不利于土地效率的提高,但同村或某一地域土地坡度的差异往往较小,统计上并不显著。

表1 变量定义及赋值Tab.1 Variable defnitions and assignment

表2 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边际影响Tab.2 Marginal impact of agricultural labor aging on land use effciency

5 结论和启示

本文利用江西省东北部丘陵地区水稻种植农户的调查数据,检验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理论上,识别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途径影响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现实中观察到的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表现为两种影响叠加后的综合影响。经验检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丘陵地区,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普遍较低,此外,在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村庄,老年劳动力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于中青年劳动力的土地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在江西省丘陵地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虽然弱化了农民的身体机能和接受先进农业生产技能的可能性,但较低的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成本和积累的农业生产经验有助优化老年农户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投入,这在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村庄内更为明显。

为此,本文认为:(1)对于非农就业水平较高的村庄,由于年轻劳动力长期从事非农务工,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依赖度均较低,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构建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平台和农地流转信息平台等措施激励非农就业农户的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另一方面,考虑到老年劳动力的基本生活需求和相对较高的土地利用效率,短期内可以适度保留老年劳动力的农业经营。但从长远看,这与培育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有技能的新“四有”农民的政策并不一致。因此,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农地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增加机制的衔接,逐步引导老年劳动力的土地流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对于非农就业水平较低的村庄,年轻劳动力和老年劳动力从事农业机会成本都较低,他们的土地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的原因在于生产经验和劳动体能效应的抵消。由于这些农户对农地依赖度较大,短期内难以通过农地流转等方式诱导外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此,建议在保留非农就业水平较低的村庄农户农地自主经营的情况下,通过加大对年轻农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技能的培训及引入新型农业技术等方式提高年轻农户的农业生产能力。长期来看,也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完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奖助体系挖掘农村内部农业生产潜力,培育一批本土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释放农村年轻劳动力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和适度规模经营活力。

):

[1]陈锡文,陈昱阳,张建军.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产出影响的量化研究[J] .中国人口科学,2011,(2):39 - 46.

[2]Li M, Sicular T. Aging of the Labor Force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Crop Production Evidence from Liaoning Province, China[J] .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3, 5(3): 342 - 359.

[3]李澜,李阳.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基于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的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9,(6):61 - 66.

[4]李旻,赵连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形成的影响——基于辽宁省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0,(9):68 - 75.

[5]胡雪枝,钟甫宁.农村人口老龄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的分析[J] . 中国农村经济,2012,(7):29 - 39.

[6]吴记峰,吴晓燕.农地流转:从必要到现实有多远——来自四川偏远丘陵地区的观察[J] .农村经济,2011,(5):22 - 26.

[7]仇童伟,石晓平,马贤磊.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对农地流转市场潜在需求的影响研究[J] .资源科学,2015,(4):645 - 653.

[8]Abdulai A, Eberlin R. Technical Efficiency During Economic Reform in Nicaragua: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J] . Economics Systems, 2001, 25(2): 113 - 125.

[9]杨俊,杨钢桥,胡贤辉.农业劳动力年龄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来自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实证[J] .资源科学,2011,33(9):1691 - 1698.

[10]Chen Z, Huffman W E, Rozelle S. Farm Technology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Four Regions in China[J]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9, 20(2):153 - 161.

[11]林本喜,邓衡山.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J] .中国农村经济,2012,(4):17 - 27.

[12]Thiam A, Bravo-Ureta B E,Rivas T E. Technical Efficiency in Developing Country Agriculture: A Meta-Analysis[J] .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01, 25: 235 - 243.

[13]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小农户真的更加具有效率吗?来自湖北省的经验证据[J] .经济学,2009,9(1):95 - 124.

[14]Kopp R J.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A Reconsideration[J]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1, 96: 477 - 503.

[15]Kaneko S, Tanaka K, Toyota T. Water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hina: Regional Comparison from 1999 to 2002[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Governance and Ecology, 2004, 3(3): 231 - 251.

[16]Skirbekk V. Age and Productivity Capacity: Description Causes and Policy Options[J] . Aging Horizons, 2008, 8: 4 - 12.

[17]Mazzeo R. Exercise and the Older Adult[N/OL] . http://www.acsm.org/Content/Cont-entFolders/Publications/CurrentComment/2000/ EOA.pdf.

[18]Feng S, Heerink N, Ruben R, et al. Land Rental Market, Off-Farm Employment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Southeast China: A Plot-Level Case Study[J]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0, 21(4): 598 - 606.

[19]Davis J, Caskie P, Wallace M. Economics of Farmer Early Retirement Policy[J] . Applied Economics, 2009, 41(1): 35 - 43.

[20]Tauer L W,Lordkipanidze N. Farm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y Use with Age[J] .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Review, 2000,29(1): 24 - 31.

[21]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41 - 64.

[22]Kung J K. 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J] .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2, 30(2): 395 - 414.

[23]Feng S, Heerink N. Are Farm Households'Land Renting and Migration Decisions Inter-Related in Rural China?[J] . NJAS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08, 55(4): 345 - 362.

[24]Gelderblom A. The Relationship of Age with Productivity and Wages: A Literature Review for the Study of “Ageing and Employment”[M] . Rotterdam: SEOR University of Rotterdam, 2005.

[25]Mullen K., P.Grosjean, A.Kontoleon. Land tenure security arrangements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J] . World Development,2011, 39(1): 123 - 133.

[26]Ma Xianlei, Nico Heerink, Ekko van Ierland, et al. Land tenure insecurity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rural China[J/OL] . http:// 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pirs.12129/abstract.

[27]贺振华.农户兼业的一个分析框架[J] .中国农村观察,2005,(1):2 - 9.

[28]Ma X. Does Tenure Security Matter? Rural Household Responses to Land Tenure Reforms in Northwest China[D] . The Netherlands:Wageningen University, 2013.

[29]Wouterse F S. Survival or Accumulation: Migration and Rural Households in Burkina Faso[D] . The Netherlands: Wageningen University, 2006.

[30]Shi X, Heerink N, Qu F. Does Off-Farm Employment Contribute to Agriculture-Base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New Insights from A Village-Level Analysis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J]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1, 22(4): 524 - 533.

[31]彭代彦,吴翔.中国农业技术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的视角[J] .经济学家,2013,(9):68 - 76.

[32]Feng S. Land Rental, Off-Farm Employment and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Farm Households in Jiangxi Province, China[J] . NJASWageningen Journal of Life Sciences, 2008, 55(4): 363 - 378.

(本文责编:郎海鸥)

The Impact of Labor Force Aging on Land Use Effciency in the Hilly Area: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of Direct Effect and Indirect Effect

ZHOU Lai-you, QIU Tong-wei, ZHOU Dong, SHI Xiao-ping, MA Xian-lei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This paper employs the household data collected from rice production farmers in the northeastern hilly area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SFA and Tobit Model to empirically examine the impact of labor force aging on land use efficiency.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e aging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has an impact on land use efficiency through direct effect and indirect effect. The aging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increases land use efficiency in villages with higher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ratio, but does not affectsignificantly land use efficiency in villages with lower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ratio. In the short period, the aging of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will not decrease land use efficiency sharply. The policy implication is to guide young farmers with higher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ratio to rent land out and young farmers with lower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ratio to improve their agriculturalproduction skills in the hilly area of Jiangxi Province.

land use; efficiency; aging; agricultural labor force; hilly area

F301.2

A

1001-8158(2015)10-0035-07

10.11994/zgtdkx.2015.10.005

2015-07-13

2015-09-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流转模式、流转契约与农业规模经营模式组合:驱动力、绩效与机制设计”(71373127);“农业劳动力转移、村级基层治理对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甘肃、新疆和江西农户和村庄层面的分析”(71573134);“农村土地制度与资源配置”(71322301)。

周来友(1985-),男,江西余干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E-mail: zlydgytxm@163.com

马贤磊(1981-),男,江苏宿迁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E-mail: maxianlei@njau.edu.cn

猜你喜欢
利用效率老龄化劳动力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老龄化社会下老年心理变化的应对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避免肥料流失 提高利用效率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
不同白菜品种对锌的响应及锌利用效率研究
嫁接与施肥对番茄产量及氮、磷、钾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不同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烤烟叶片衰老期间氮素代谢差异研究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