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萍+罗佳
摘 要: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不可忽视。采用理论与实证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大众文化和大学生自身两个层面分析了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双重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研究成果较丰富,研究视角较多维,也存在研究模式相对固化、研究内容侧重现象描述、研究领域偏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等缺陷。今后的研究将通过更深入的理性思辨与更广泛细致的实证研究,借鉴相关学科理论,探究大众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互动发展,使大众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大众文化; 大学生价值观; 影响; 研究评析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3.00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01-04
当前,多元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正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除了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进行显性、正面的塑造外,集审美感性、娱乐消遣、轻松活泼于一体的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在广度、深度上不断扩展与延伸,并成为教育者关注的重要现象。有鉴于此,本文综述近10年来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不足,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趋势。
一、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现状
接受系统、持续主流文化教育和熏陶的大学生,何以能成为大众文化的重要参与者、创造者、享受者,大众文化对其价值观又产生哪些影响,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1.大众文化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分析视角
学者们主要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从大众文化这一层面进行分析 黄成忠认为:“大众文化在对象主体上具有普及性、在表达内容上具有世俗性、在表现形式上具有商品性、在功能作用上具有娱乐性的特征”[1],这些特征恰好满足了大学生希望广泛参与、缓解压力、排解烦恼的需要,因而,必然会对大学生价值观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孙爱军认为“大众文化在当代社会大行其道,一是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二是由于大众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独特价值。这使得大众文化必然成为青年文化生活的主要部分,因而使青年价值观在接受、享受大众文化中受到影响”[2]。大众文化使得大学生的文化参与更加广泛多样、文化享受更加感性娱乐,从而使大学生的多样个性得以充分展现,精神压力得以有效排解,正是大众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相适应使其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
(2)从大学生这一主体进行分析 有学者指出:“多元思潮下的青年们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多重文化需求;当代青年追求个性,渴望与众不同;青春期的活跃和叛逆……当青年与大众文化相遇,冥冥中就注定了他们将成为演绎这种文化的主力军”[3],青年的价值观也在参与大众文化中实现了从一元凝聚到多元消解。刘昊、薛平平认为:“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思想的活跃促使他们易于付诸行动;大学生面临的诸多矛盾困惑促使他们希望通过文化作用寻求精神平衡和依托。”[4]因而,大学生群体自身的特点也是分析大众文化对这一群体价值观产生影响不可或缺的因素。
2.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双重表现
(1)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大众文化作为市场经济、现代化、都市化的产物,蕴含着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时代精神、现代意识和价值追求,这是大众文化所具有的积极因子,也使得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大众文化更新、丰富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张帆认为:“大众文化本身所负载的海量信息内蕴着多元的价值取向,使青年群体的的文化视角多元、文化选择多样,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青年多样化的价值观念”[5]。大众文化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递、输出新知识、新信息,“对于正处于接受新知识最活跃的大学生来讲,新知识和新行为的出现将促使他们对自身的传统价值做出新的认识和评价”[6]。确实,不同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也使大学生在对传统价值的重新评价和思考中确立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
其次,大众文化激发、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张童童、田宁认为:“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使大学生摆脱了对知识权威的从众心理,更有利于创造性发挥。”[7]吴建华则认为:“时尚文化具有前沿性、崭新性,紧扣时代脉搏,处处体现着时尚新潮流,这种文化抛弃了思考问题的传统秩序及其模式,摆脱了思维定势的束缚,灵活运用整合思维、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使生活不断变化,因而,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意识。”[8]大学生在对大众文化的享受过程中打破了行为定势,开发了行为潜能、创造力,因而培养了年轻人的创新意识。
再次,大众文化培养、形成大学生的健康心理。杨朋朋认为:“大众文化的娱乐性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价值的形成”[9]。李晓兰、郑新宇指出:“时尚文化具有的娱乐性功能以及时尚文化提供的多种方式都有利于大学生排遣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从而缓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10]大众文化有助于平衡大学生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对现代生活理念和文化审美趣味的精神追求,因而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最后,大众文化塑造、培育大学生的主体个性。毛晓红认为:“流行文化时尚本身的新异性以及鲜明的
标新立异倾向,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和风格和主体意识的张扬,有利于大学生发展和创新社会文化。”[11]可见,大众文化的多样化追求和参与者的广泛性,使得大学生在接受大众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自己的个性,并有利于民主参与价值主体的形成。
(2)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大众文化的商品属性总会凌驾于文化属性之上,这就导致大众文化具有不可消除的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首先,大众文化易造成大学生功利化的价值观。冯国强指出:“在大众文化鼓励追求个人现实成功的社会价值导向下,在部分青年身上,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传统价值明显弱化。艰苦奋斗,长期创业的奉献精神出现了滑坡”[12]。姜华也认为:大众文化的流行改变了以往大学生个体被动的文化接收状态,在价值观念上正日益呈现出向个人本位、功利、现实偏移的倾向”[13]。
其次,大众文化易诱发大学生感性化的价值观。高珊、崔健认为:“当代大众文化的兴起,打破了审美理性与感性之间的藩篱,导致青年审美价值取向的当代转向。然而,它对感性的过度强调与张扬,在某种程度上又致使部分青年审美价值取向泛感性褪变”[14]。雷玲也同样认为:“在对当代大众文化的直观性体验中;青年日益将‘思的意义放逐,沉溺于从各种感性的形象中所获得的感官娱悦,其审美价值取向表现出明显地重当下‘感性而轻终极‘理性,重感官‘反应而轻理想‘价值的泛感性特征”[15]。
再次,大众文化易导致大学生自我化的价值观。李娜认为,当代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表现在“在价值判断与利益冲突面前从以集体、群体、社会为中心的社会优先论中摆脱了出来,更多的从正当利益和个体的需要去确立自己的价值选择标准,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16]。大众文化使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念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化,高清波、宋菲指出:“大学生思想中的‘个体意识、‘主体意识被进一步唤醒,他们不再轻易地接受某种价值观,而是从亲身经验中去选择,形成价值主体的‘自我化”[17]。李修志、李维佳也同样认为:“作为大众文化表现之一的青年亚文化使得“很多青年人不再被动地接受主流价值观的灌输,而是主动地通过自己的尝试,形成‘自我价值观”[18]。
最后,大众文化易滋生大学生消费至上的价值观。王旭认为:“大众文化所宣扬的超前消费理念,在大学生中造成一种及时行乐的心态。追求个性化的消费,成了大学生消费的主流……。在这种消费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沉湎在低俗的娱乐和无聊的消遣中,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来暂时躲避日常生活的责任及自己的学业,传统的艰苦奋斗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巨大的挑战”[19]。
3.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应对策略
针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的双重影响,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应对策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宏观的大众文化发展方向,中观的校园文化建设,微观的大学生教育引导。
(1)在宏观层面上,规范大众文化发展方向 崔健认为:“必须强化大众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意识,即作为文化从业者应有的人文责任、艺术良知和人格操守”[20]。杨朋朋阐述“加强大众文化建设,提高大众文化作品质量;以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引导大众文化的发展;发挥媒体的示范作用”[21]。
(2)在中观层面上,建设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 众多学者认为要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来应对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左小彩认为:“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层面,要以兼容并包的胸怀,建设一种多元、生动的校园文化。”[22]而张岩认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三方面,即“突出校园文化主旋律,重视人文教育;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增强认识能力;规范校园文化识别符号,提升学校文化品位”[23]。
(3)在微观层面上,加强对大学生的有效引导 学者认为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有效教育引导,使他们以更加理性、辩证的态度对待大众文化。张秉福认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加强美育和艺术教育,加强闲暇教育和闲暇文明建设。”[24]谢晓娟则强调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角度来应对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她认为:“要通过主流文化大众化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张扬大众文化中的真善美,促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均衡发展;在价值观教育中实现尊重多样性与倡导价值共识的统一”[25]。
二、当前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评价
从研究趋势和研究前景看,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拓展和深化。
1.研究模式相对固化
在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遵循着同一种研究思路,即影响表现——原因分析——对策建议。这种研究思路虽能说明、解释当前的现象,但不够深入具体,创新性也不强。这种研究的说服力尚不够强,导致研究只能侧重表层现象的描述、分析,仍停留在现象说明阶段。而这样的现象解释没有经过实证研究与调查,导致提出的解决策略也并不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很难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2.研究内容侧重现象描述
学者们主要侧重于对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这一现象进行探究,这些探究丰富了大学生价值观研究的内容,但仍不够全面。首先,除了大众文化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有无中介的连接,即大众文化通过何种途径、方式和机制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程度如何,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或是长期的、稳固的?大众文化能否完全抵消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持续性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其次,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随机的、偶然的,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最后,大众文化在中国也有其发展的历史,在大众文化发展不同阶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无差异性?
3.研究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
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人员主要是高校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政专业研究生等,这必然会导致研究领域的狭窄,从而导致研究结果缺乏深度。应从不同领域和学科进行切入,进行学科之间的融合与观点碰撞,这样才有助于创新,也有利于对大学生价值观问题、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研究的深化。
三、未来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趋势
1.在研究模式上,需要在理论基础之上进行充分的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
首先,开展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实证研究。由于条件的限制,目前关于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尚未在全国大范围实施,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丁静的针对江苏省10所高校的“90后”大学进行的1200份问卷调查[26],刘晶,张餱滔的“针对首都在校大学生的1000份问卷调查”[27]和周江平、刘素娜的“关于大学生流行文化及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研报告”[28]。今后的实证研究将根据年龄阶段划分的“80”后、“90”后大学生;其次,进行国内外的比较研究。通过比较研究促进我们进行共时性的全面研究,更好地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
2.在研究内容上,需要质性的深化研究
主要包括:一是深化大众文化对大学价值观影响的重要性和根源性研究,以形成理论基础。大众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链条需要论证和解释,这将会促进这一问题的原因探究,而重要性的研究则会深化这一主题的价值,并完善研究主题。二是深化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是什么,新的时代条件下影响因素有哪些,大众文化在其中居于何种地位、承担何种角色。三是深化解决策略的研究。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客观性是不可改变的,关键是教育者如何通过自己的引导与教育,强化大众文化的积极影响,抵制并转化消极影响,教育对策将是这一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四是在认识当前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大众文化不同发展阶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进行历史性的研究。
3.在研究领域上,需要借鉴相关学科理论
首先要借鉴文艺学的理论,特别是关于大众文化的研究成果。对文艺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真实把握大众文化发展、演进的历史,以及对大众文化的准确定位,从而更好地进行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研究。其次,要借鉴青年学理论,特别是关于青年文化的内容。是我们了解青年群体思想、行为及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最后,还要关注与大学生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从心理学中探究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发展的特点,从教育学中寻找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途径,从社会学中分析社会变迁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4.在研究前景上,凸显大众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双向建构
文化既蕴含着价值观,承载着价值观,又影响着价值观的生成。反过来,价值观又制约文化发展的方向。大众文化的发展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建构是交互渗透、双向互动的过程,只有二者都呈良性发展态势,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共同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大众文化与大学生的相互依赖关系、大众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双向建构的整体性研究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也缺乏可信度高、说服力强的实证研究做支撑。所以,未来的研究将针对以上不足,通过更深入的理性思辨与更广泛细致的实证研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探究大众文化与大学生价值观的互动发展,使大众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成忠.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析[J].高教探索,2011(4):143.
[2] 孙爱军.大众文化对青年的负面影响及对策[J].学术论坛,2002(4):141-142.
[3] 邱吉,王易,王伟玮.轨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变迁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260.
[4] 刘昊,薛平平.流行时尚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07(6):150.
[5] 张帆.大众文化影响青年价值观的理论逻辑与应对方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7):4-6.
[6] 杨德广,晏开利.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231.
[7] 张童童,田宇.网络文化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2(3):110.
[8] 吴建华.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34.
[9][21] 杨朋朋.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21,25-26.
[10] 李晓兰,郑新宇.浅论流行时尚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向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76.
[11] 毛晓红.流行文化时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3(1):24.
[12] 冯国强.略论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观及生活方式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15.
[13] 姜华.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道德与文明,2007(4):84-85.
[14] 高珊,崔健.当代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10(9):87.
[15] 雷玲.流行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25.
[16] 李娜.大众文化视角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20,17.
[17] 高清波,宋菲.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16.
[18] 李修志,李维佳.青年亚文化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79.
[19] 王旭.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34.
[20] 崔健.当代大众文化对青年价值取向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9:27-28.
[22] 左小彩.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赜[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57.
[23] 张岩.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D].沈阳工业大学,2012:33-34.
[24] 张秉福.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教育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7):20-21.
[25] 谢晓娟.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2(1):90-91.
[26] 丁静.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J].学海,2010(5):208-210.
[27] 刘晶,张餱滔.外来时尚文化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状况调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5):26-28.
[28] 周江平,刘素娜.大学生流行文化及其对学生价值观影响的调研报告[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80-84.
[责任编辑:刘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