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分析

2015-10-30 00:12王茂林刘秉镰
现代管理科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影响要素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王茂林++刘秉镰

摘要:文章在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的基础上,选取了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通过计算其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灰色绝对关联度,并进行排序,从中筛选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要素,以期对促进京津冀三地进一步合理分工、实现错位发展、获取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有所裨益。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经济;产业经济;影响要素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以此为标志,京津冀协同发展被正式提升至重大国家战略层面。目前,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和长三角、珠三角并称的我国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但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京津冀地区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区域内经济分工与合作机制。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三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本文试图测度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与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关联程度,并从中筛选出一系列关键要素,以期促使三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能够注意从区域全局看问题,遵循系统科学和客观经济规律,并进一步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实现错位发展,形成综合优势,获取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

一、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1. 地区生产总值。如图1所示,2013年,京津冀GDP高达62 172.16亿元,比上一年增长8.41%,约占全国GDP的10.93%,2006年~2013年,京津冀GDP年平均增速高达14.69%。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经济运行平稳,增长态势较好,其原因之一在于拥有一个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天津滨海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新区,其经济增速近年来在全国名列前茅,天津滨海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有力带动了京津冀区域经济整体的较快发展。

2. 产业结构状况。近年来,京津冀地区积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第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现代物流、金融、科技服务、电子信息服务等服务行业迅速发展。如图2所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19%、42.45%以及51.36%,产业结构表现出“三二一”格局。与2012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0.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降低0.6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0.59个百分点。

二、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的选取

为充分发挥京、津、冀各自产业优势,扬长避短,本文选取的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涉及第一、第二、第三各个产业,同时本着数据的可得性、典型性、全面性等原则,本文选取的主要影响因子指标如表1所示。

依据表1,将京、津、冀统计年鉴及统计公报中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得出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原始数据,如表2所示。

三、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与GDP关联度计算

本文拟通过计算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主要影响因子与京津冀GDP的关联度,来分析各影响因子对京津冀GDP的贡献程度,以此筛选出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素。本文选用的灰色关联分析法适用于“小样本”、“贫信息”的不确定性系统,具有“少数据建模”的显著优点。灰色关联度可以具体分为邓氏关联度、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等,其中绝对关联度、相对关联度属广义关联度,对传统的邓氏关联度进行了一定的改进。绝对关联度侧重于分析各序列曲线在几何形状上的相似程度,对绝对量之间的关系较为敏感,相对关联度侧重于分析各序列曲线相对于始点的变化速率之间的联系,因为本文围绕京津冀GDP选取的各有关指标数据,涉及一些数据之间绝对量的包含关系,故选用绝对关联度计算更为适合。

将表2中的数据带入灰色绝对关联度计算公式:εij=,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四、 结论

由表3所示,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主要包括:IF10(京第三产业增加值)、IF6(冀工业增加值)、IF15(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IF12(冀第三产业增加值)、IF13(京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IF11(津第三产业增加值)、IF5(津工业增加值)、等。由此可见,北京市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具有明显优势,这主要得益于其作为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中心和文化教育中心,在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教育、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等行业具有明显优势。此外,还可以看出,河北省在工业、内贸等行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天津市在第三产业、工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打破行政区域限制,按照区域经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进行系统化、集约化设计,即应依据经济合理区域而不是行政区划组织经济活动。例如,近年来天津市在第三产业方面发展迅猛,这主要得益于天津滨海新区港口物流与供应链等行业的蓬勃发展,而河北省的曹妃甸港区距离天津港仅约38海里,两港应努力避免重复建设、各自为政、恶意竞争,可考虑重点发展天津港,建设以天津港为中心港口,以曹妃甸港区为重要节点,以秦皇岛港、黄骅港为辅助性港口的京津冀港口群,以期促进京津冀三地的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近年来,曹妃甸港区在港口建设方面发展迅猛,将在京津冀港口群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曹妃甸港区起步的通用码头工程项目自2009年9月试运营起六年来,港口货物吞吐量呈现出了“1、3、5、7、9”的几何式递增增长速度,年均增幅高达45%以上。2014年,该港港口货物吞吐量高达9 662万吨,同比增长达21.11%,从而为曹妃甸港乃至唐山港在全国沿海港口的升级进位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5年,该港区货物吞吐量有望突破亿吨大关,从而步入我国亿吨港企俱乐部的行列之中。在“十二五”末至“十三五”前半期,该集团公司拟完成建港投资80亿元的目标,并新增设泊位数量16个,新增加港口通过能力5 000万吨,总设计通过能力高达2亿吨。该港区所属码头在2015年吞吐量突破1亿吨,并在2016年吞吐量突破1.3亿吨,在2018年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运量突破100万标准箱的大关。

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可以考虑充分发挥天津滨海新区的经济“增长极”效应。“增长极”理论最初由著名的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所提出,他借鉴了物理学中被广泛应用的“磁极”概念,他认为类似于“磁场内部运动”在“磁极”最强的规律,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种“极化”区域,即所谓的经济“增长极”。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赫希曼(Hirschman)认为,“不均衡发展策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佳方式。他认为,区域经济进步并不会在每个地方同时产生、发展,而是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区域经济发展之中的“实力中心”。然而,经济进步产生所伴随而来的巨大的经济发展推动力,将会使得经济发展过程围绕着最初的“增长极”而集中,而当这种“不均衡发展”所产生的“增长极”达到经济高度发展阶段时,将会导致产生一种所谓的“涓滴效应”(Trickling-down Effect),即生产力的分布将趋于分散化或者均衡化,从而导致各区域间的经济增长差距逐渐缩小,而达到了相对的发展平衡阶段。作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国家级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扩散效应)将有力带动周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得益于优良的海港与空港,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之一是建设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天津滨海新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必将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边慧.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解读——树立全局理念、明确四大支撑、突出十项重点[N].河北日报,2014-03-31(05).

[2]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3.

[3]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3.

[4] 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2013.

[5]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bjstats.gov.cn/xwgb/tjgb/ndgb/ 201402/t20140213_267744.htm,2014-02-13.

[6] 天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2013年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tj.gov.cn/Item/23173.aspx.,2014-03-31.

[7] 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河北省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hetj.gov.cn/hetj/tjgbtg/10139- 2884505851.html,2014-02-26.

[8] 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等.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第五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 范钟铭,普军,周俊.转型时期深圳的城市发展策略[J].城市规划,2006,(9).

基金项目:2013年度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天津港产业集群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创新激励机制研究”(项目号:20132127)。

作者简介:刘秉镰(1955-),男,汉族,天津市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现代物流、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王茂林(1977-),男,汉族,河北省卢龙县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物流外包、国际物流、应用经济学。

收稿日期:2015-07-06。

猜你喜欢
影响要素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要素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快递发展研究
浅谈我国电信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影响要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