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丹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当今社会对人才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从数学学习的角度获得多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高中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课堂教学更是重中之重,新课程改革和学生终身学习的需求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素质、学生学习状态和环境因素都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因此应当从这三方面着手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50-02
1.提高高中数学课堂实效性的必要性
1.1 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新课程改革提出之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管理与目标评价,可以显著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的实效性,合理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1.2学生终身教育的需求
终身教育理念也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学习的连续性与终身性,这就要求日常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方法性的教学。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进行全面结合,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2.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并且在当今社会生活和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当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有用性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因此在他们心中,数学的学习是枯燥无味和抽象难懂的。特别是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教师往往采取题海战术,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降到了最低点。很多学生在一次次的低分压力下,早已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即使在高考中获得了较高的分数,也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考试相关题型的教学,忽视了其它内容的教学。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会思考和自学,只能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经验,在重复练习中感受不到数学的应用价值,最终导致学生学的辛苦,教师教学辛苦的局面。
3.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
3.1 教师自身
在当前的高中数学学习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体现在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三个环节。备课是教师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无论是新课改要求,还是终身学习的要求,都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查漏补缺,通过分析课堂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客观理性的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2学生自身
高中数学学习量大,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所以课前预习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课前预习有助于学生抓住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更好的跟上教师教学的节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课后总结是对课堂教学的总结,也包括了对教学方法、学习思想和学习能力的总结。
3.3环境因素
学生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两方面。学校环境不仅包括学校自身的教学设备、师资环境、学风建设,还包括了学校周围的环境等,这都对课堂教学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家庭环境也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因素,家长的学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态度,家庭的和睦也影响着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等。
4.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4.1转变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以课堂教学效率为导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教师首先要摒弃以自己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要以学生为中心。还要改变以教学内容的多少来衡量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理念,通过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4.2从学生角度出发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创新的精神,让学生灵活使用学习的知识。教师还要营造和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讲解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留给学生充分的观察、思考和探索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将生活实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回答,产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4.3从环境角度考虑
学校除了自身软硬件设施的配置,还要联合有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清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学校还应当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通过家长的引导,让学生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和睦的家庭环境也有利于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家长应当尽力营造和睦的家庭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曲维岩.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优化途径[J].赤子(上中旬),2014,19:165.
[2]潘敬贞,杨晓宏.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4: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