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做、想、说” 发展思维能力

2015-10-30 22:43俞泓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份数小棒因数

俞泓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做、想、说”训练,让学生不仅学会,还要会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做 想 说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47-02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这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还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因此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做、想、说”,发展思维能力。

一、做一做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小学生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一定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学习数学知识,必须有计划地科学安排学生动手做一做,在动手做一做中去发现,要让学生在获得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进而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如教学11到20各数的认识,刚入学的小学生对于自然数没有接触过,有的虽能数出几十个或几百个数,但对数的概念比较模糊,更没有涉及到数的分解与组成,特别是对计数单位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要通过做一做,使学生建立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1.让学生拿出11根小棒,并提出:怎样摆这些小棒会使你一看就知道有11根?学生可能出现下列多种摆法:

a. IIIIIIIIIII b. IIIII IIIII I

c. IIIIIIIIII I d. IIIII IIIIII

2.让前3种摆法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再做一做,教师引导学生比较,从而得出了第3种摆法最好,然后要求学生将10根小棒用橡皮筋捆成一捆,并强调:一捆就是一个十,一个十就是10个一组成的。接着让学生用小棒摆出11、12、13……20,又捆成一捆,说明2捆就是2个十,即20。

3.要求学生快速摆出13根、16根,并边做边说:先拿出……,再拿出……,合起来就是……。

4.教师指出:把一捆小捧看作1个十,1根小棒表示1个一,并让学生拿出14根、17根、19根小棒,动手摆一摆,这些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5.在计数器上认识数位记数方法。将做一做与计数密切结合,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十”这个新的计数单位,并能直观地说出ll到20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的顺序,从而形成概念,发展了思维。

二、想一想

教学过程中,做一做与想一想是紧密联系的。做一做是前提,想一想是关键。通过想一想使学生的做一做得到内化,动作思维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再转化为抽象的逻辑思维,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想一想,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首先从数形结合入手,让学生用线段图表示出1/2、2/4、3/6,再想一想说出自己的作图过程,即思维过程。

有的学生想:可画一条线段,第一次将它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1/2;第二次将它分成4份,也就是把第一次平均分成的2份里的每一份再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2份,就是2 /4,这样平均分成的份数和取出的份数都扩大了2倍;第三次将它平均分成6份,也就是把第一次平均分成的2份里的每一份再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3份,就是3/6,这样平均分成的份数和取出的份数都扩大了3倍。后两次平均分成的份数和取出的份数都扩大了几倍,但3个分数所表示的线段长度正好是这条线段上的同一个部分。这说明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可能还有其它想法。)

再引导学生反过来看并想一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3个分数的大小一样不一样?通过从数到形,又从形到数,学生先想再画,边想边画,充分感知了所学知识,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积极的思维过程,这样学生就比较牢固地掌握了知识。

三、说一说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重要工具,数学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准确无误,并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语言的训练体现了思维的发展,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注意多给学生说一说的机会,不但让学生敢说,还要鼓励学生多说、会说、说好。这样可促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教师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进行“因数和积的关系”教学时,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所出示的两组乘法算式后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扩大5倍、10倍、100倍……积也随着扩大5倍、10倍、100倍、……又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分别缩小5倍、10倍、100倍……积也随着缩小5倍、l0倍、100倍……从而不难引导学生比较顺利地说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样说,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又如教学分数应用题,可引导学生去说:1.把什么看作单位“1”?2.所求问题的对应分率是什么?3.要求问题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4.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就使学生学会了分析的方法,明确了思维的顺序。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的精力不仅要放在教学结论上,而更应重视对获取知识思维过程的学习,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动态的学习过程上,让学生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获取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份数小棒因数
因数是11的巧算
如何利用题组训练提高分数“量”与“率”的区分度
对提单及保单出具份数的思考
“积”和“因数”的关系
寻找规律巧算根数
一起数小棒
积的变化规律
巧移小棒
“份数法”的妙用
找因数与倍数有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