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霞
【摘要】让孝德教育走进课堂,充分发挥语文学科教育功能,成为中小学校加强德育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中学语文课程是孝德教育的重要资源,教材中选取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有关孝亲敬老的优美篇章。通过《木兰诗》一文,我与同学们从孝德教育的角度解读了文本,共同沐浴了孝文化的阳光雨露,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孝德教育。
【关键词】孝德 感恩 和谐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67-01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建功立业的故事。木兰的巾帼女英雄形象家喻户晓,一直深受人们喜爱。诗中主要有六个故事情节: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征途跋涉、征战沙场、辞官还乡、合家欢聚。为了让学生把握叙事线索,我把这些情节转化成画面,让学生发挥想象讲述故事,比一比看谁讲得最生动最精彩。其中一位同学讲述了木兰辞官还乡图:木兰凯旋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还想要什么?木兰说:“我一不要钱,二不要官。”可汗很纳闷:“木爱卿!你不愿为朕分忧吗?”木兰躬身答道:“我已经保家卫国十二年,但父母年岁已高,希望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可汗见她主意已定,很庄重地说:“那我就送一匹千里马吧!祝你一路顺风。”于是木兰骑上那匹千里马,疾驰返回故乡。然后,我点评到他说的一句话:父母年岁已老,希望早点回家,与家人团聚。这就表明木兰不羡慕高管厚禄,而是时时刻刻想到的是尽早回家陪侍爷娘,以尽孝心。她的做法不正暗示我们年轻一代要趁父母健在的光阴赶快尽孝吗?学生按图说话,水到渠成挖掘出了木兰身上的“孝点”。此时此刻,学生们若有所思,似有所悟。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悟木兰的孝心,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课文中标划出反映木兰心理活动的精彩语句,并说明原因。我先举了个例子:譬如,老师从“不闻机杼声,惟问女叹息”读出了为父分忧的木兰。木兰停机叹息,不是因为闺房私事,儿女情长,而是因为得知了父亲被点兵出征的消息,叹息父亲没有大儿子可以分忧,孝顺的木兰正想着要自己挺身而出为父分忧。
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根据要求标划出了精彩语句,并作了旁批。其中有一位同学选择了“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句,他旁批道:这句正如老师所说父亲没有大儿子可以分忧,弟弟年幼还不懂事,怎么能够去当兵呢?木兰为了年迈的父母,只好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和孝顺。我对他的旁批点评到:打仗是男儿的事,木兰穿上“武装”,奔赴沙场,不仅仅是勇敢,更是至孝。
有一位同学选择第三段中的两个“不闻爷娘唤女声”的句子,读出一个远在沙场心系父母的木兰。他的旁批是:木兰带着对父母无限的眷恋,义无反顾地驰骋沙场。我追问到:“在奔赴沙场的途中,木兰能不能听到爷娘的呼唤声?”回答当然是不能,但是在她的心中时时刻刻对年迈的父母牵肠挂肚,离家愈远思亲愈切,本来她是应该在家中与父母安享天伦之乐的,可却因为不合理的征兵制度被迫离家从军,走向生死难料的战场,这是何等的无奈与悲凉!
还有一位同学选择了第六段的“脱我旧时袍,著我旧时裳”。她读出了一个爱美的木兰。因为征战这么多年,一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换上女儿装,多么轻松自由欢快。这才是她向往已久的生活啊!我点评到:女孩子爱美是天性,这样写就更能体现一个真实的木兰。她换上“红妆”,不也是为更好地孝顺父母,让父母安享天伦之乐吗?与其说木兰是一个巾帼英雄,还不如说木兰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女。正是这一点,木兰这一普通女子身上蕴涵着的孝心才迸发出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精神力量,激励和引导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向往和追求着和平、幸福、美满的生活。
通过《木兰诗》一文,我与同学们从孝德教育的角度解读了文本,领悟出了“事亲行孝,学会感恩”社会行为准则的重要意义。在古代,人们倡导“百善孝为先”,提出父严、母慈、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子孝等道德范畴,从某种程度上维系了稳定的家庭结构,保证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在现代,何尝不是如此?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怎么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呢?怎么能对社会公德负责?人们常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学会感恩是做人最起码的修养,孝亲敬老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如果中学生真正懂得对父母奉行孝道,就会为其他人付出爱心,为素不相识的人施以善行,这不就给传统的孝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了吗?
一个学生是感恩的,一个家庭是幸福的,一个社会是安定的。孝德教育走进课堂是时代的深情呼唤,是教育的新鲜血液,是改革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孝文化资源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以德立身、以孝立品的新一代青少年,每个家庭才会幸福和谐,社会每个领域才会生机勃勃,国家才能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二期
[2]博主茶烟一缕轻飞扬:《从<木兰诗>中解读孝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