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保明
【摘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积极开展全面、有序、高效的社区教育活动,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当前农村社区教育由于受人力、物力的制约,影响其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农村 社区教育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049-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那么什么是社区教育呢?社区教育就是指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面向社区内的全体成员开展的,旨在提高全体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充分认识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开展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广大农民的共同参与方可完成既定的目标。因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导致存在着极为明显的受教育程度的不平衡现象,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因此发展社区教育也将成为必然。因为社区教育可以满足广大农民学习的需求,可以保障农民“时时可学,处处可学”,由此为学习型社会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开展社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通过社区教育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可帮助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提升文化素质和文明素养,提高科普知识和生活质量。
二、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工作
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是乡镇社区教育发展的引擎,这些年来,我们紧紧沿着打造社区教育的组织管理中心、教育培训中心、服务引导中心、科学研究中心的总思路,积极推动社区教育各项工作全面、有序、高效地开展。
1.借行政手段,增强调控力,着力打造社区教育的组织管理中心
强化社区教育的行政职能,加大社区教育计划管理力度,首先我们成立了由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着力在社区教育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对社区教育工作的参与、指导、督查、考核等重要环节,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健全部门协作机制,通过社区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形成合力,确保社区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促进计划的实施完成。严格社区教育的考核机制,把社区教育纳入政府的“三个文明”百分赛考核中。加大社区教育工作的激励力度,对在社区教育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给予专项表彰和奖励。
2.运用整合手段,增强培训力,着力打造社区教育的教育培训中心。整合辖区内各级各类社区教育资源,根据居民需求并结合本地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强、社会效益显著的教育培训活动。举办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公民道德讲座》、《环保知识讲座》等,开展了“全民读书周”、“送科技下乡”、“校外辅导站”等活动,采用专题讲座报告、数字化学习平台、参观学习、体验等形式,受到了较好的教育培训效果。
3.运用合作手段,提高服务力,着力打造社区教育的服务引导中心。一是助力开发活动平台。结合镇政府开展文明镇、卫生镇、科技镇等创建活动,配合宣传科、文化站、科教科等主管科室举办全民终身学习周、全民读书日、科技宣传周等主题教育活动以及环保知识、道德点评、文明礼仪等特色教育活动。二是合力开发实践平台。主动介入学校、文化、体育等各类教育基地,主动利用产、加、销、贸、工、农各种实践基地,参与农业经济合作社、工业园区等服务基地的有关活动,积极开展教育服务和实践。三是借力开发宣传平台。利用《泰兴日报》、《江苏学习在线》、泰兴电视台等新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现场采访等形式开展社区教育宣传,让更多居民自觉参与,自我提高。
4.运用科学手段,提高科研力,着力打造社区教育的科学研究中心。近年来,社区教育中心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农村”的原则,开发了一些深受居民喜欢的实用课程。能利用数字化平台,建立了社区教育网站,开通了“江苏学习在线”,积极探讨在社区教育工作中出现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了一些课题研究。
三、努力探讨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思考
随着社区教育工作日趋丰富化、专业化、规范化,更加需要社区教育专职教师承担起社区工作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扮演好多样化的角色,为社区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目前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对照《社区教育工作者岗位基本要求》相差甚远,绝大数原来从事的是普教工作,没有受过社区教育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还远远没达到专业化社区教育工作者的要求。另外,目前这种队伍还存在着由于编制、岗位、职称等因素造成的不稳定,导致社区教育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如何加强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人力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尧.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2]李德明,陈天旁,李海峰.中国社区为老服务及其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