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改革思想的经典溯源及创新研究

2015-10-30 16:56祝叶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邓小平

祝叶飞

摘 要: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什么区别?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邓小平改革思想提出的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改革的冲锋号,笔者认为当下探寻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渊源,厘清国内外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各种误读、错读等,十分必要。邓小平改革思想不是突然形成的,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等的改革思想联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提出、试验、实践和系统化的过程。它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过程,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内核。

关键词:邓小平; 改革思想; 经典探源; 思想创新

DOI:10.15938/j.cnki.iper.2015.03.010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5)03-0036-05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什么区别?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邓小平改革思想提出的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科学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但并没有具体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的矛盾问题。列宁虽然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情况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的观点,但他同样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规律地系统阐述和分析。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但他同样没有把改革当作根本性问题提出来。而这些闪动着智慧的思想之花,却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主要来源。它启迪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才创造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改革开放的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道路,才有了今天走向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光明前景。

但伴随着改革进入深水期和关键期,特别是改革中积累的一些弊端和矛盾日益凸显出来后,社会上一些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其实就是打着社会主义的幌子、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等等很多不顾实际的歪论邪论,在社会上影响不小并且还有一定的“市场”。更有甚者还有一部分人一提到马克思主义就笑、一提到中国特色就和腐败挂钩等等奇怪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反思。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改革的冲锋号之际,笔者认为探寻邓小平改革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渊源,厘清国内外关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各种误读、错读等,十分必要。邓小平改革思想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过程,是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线和内核,它充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邓小平改革思想不是突然形成的,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等的改革思想联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提出、试验、实践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马克思主义的改革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系统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但他们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论述却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活水源头。

第一,马克思由于受历史条件等实际情况限制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改革理论,但其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却蕴涵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伟大理论之中。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及其内在机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并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变迁和社会发展的深层根源。他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不断变更,从而促使政治、法律等社会制度不断变化,社会意识形态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化。

在马克思看来,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作用能够不断地变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从而强制性地建立起与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以便在此基础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限于当时具体实践的缺乏,马克思并没有认识到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在不变革社会性质的条件下,通过进行体制改革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从而达到二次革命的效果。

第二,由于当时具体历史条件等实际情况限制,恩格斯也没有较多和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但其在1886年1月答复费边社领导人爱德华·皮斯的回信中有较为明确的改革思想。他在信中写道:“我所在的党没有提出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我们对未来非资本主义社会区别于现代社会的特征的看法,是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得出的确切结论;不结合这些事实和过程,就没有任何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2]他强调:“共产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运动。它不是从原则出发,而是从事实出发。”[3]“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4]后1890年恩格斯在一次通信中,第一次明确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性。“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5]从这些表述来看,恩格斯已经初步找到了新社会的脉搏。他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要经过一个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要经历一个发展过程。刘建军在《“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对恩格斯晚年一个重大命题的文本考察与语义分析》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结束真理,他们所达到的成果应该成为后来者继续前进的起点。二是指对问题的研究要有自己的‘出发点,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沿着经典作家开辟的正确方向深化研究。”[6]

恩格斯和马克思一样不可能给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各种具体制度,更不可能制定出一整套社会主义体制的具体方案。他们只能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历史实际,对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只给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和方向,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普遍的共同的原则。资本主义社会同样从产生以来,也经过了多次调整和变动。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必须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作为一个要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和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更是要经过改革和调整的,这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二、列宁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列宁在俄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他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改革,不断发展。列宁指出:“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7]“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饿。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8]列宁一方面十分重视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设想,另一方面又十分注意从俄国实际情况出发,并且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列宁根据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在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就是对社会主义进行的重大改革。列宁多次论述了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1921年,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明确指出:“今后在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方面,我们每前进和提高一步,都必定同时改善和改革我们的苏维埃制度;而我们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水平还很低,有待于改造的东西还很多,如果因此而'惶惑'起来,那就荒谬绝顶了。”[9]随后在《怎样改组工农检察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两篇文章中,列宁又进一步对国家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设想,他提出要通过改革,提高工作效率,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1922年,在列宁口授的《给代表大会的信》中说:“建议在这次代表大会上对我们的政治制度作一系列的变动。”[10]列宁指出:“丝毫不能忽视,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拿过来的旧机关,在和平已经到来和免于饥饿的最低需要已经得到保证的现在,全部工作都应该集中到改善机关上来。”[11]列宁同时认为,由于建立社会主义时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不同,不同民族和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不同的,“地方差别、经济结构的特点、生活方式、居民的素质、实现这种活那种计划的尝试,——所有这些都必定会在国家这个或那个劳动公社走向社会主义的途径的特点上反映出来。”[12]“在达到完全的共产主义以前,任何形式都不是最终的。我们不敢说我们准确地知道道路怎样走。但是我们必然会确定不移地走向共产主义。”[13]列宁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基本原理,从当时俄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不平衡的实际出发,提出不能实行纯粹国有化的政策。他反对那种离开生产力发展的具体现实,对各种经济成分作抽象的比较,得出哪个先进哪个落后的结论。指出“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14]显然,这并不是放弃社会主义经济,而是围绕生产力的实际情况,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必要措施。列宁对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社会建设和发展的探索,特别是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彰显了社会主义改革的伟大思想,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有重要指导意义。

但在列宁逝世以后,以斯大林为代表的苏共领导层,放弃了列宁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对内不进行任何改革,对外进行霸权主义特别是不允许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走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是错误的。这也是后来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重要原因,值得我们今天深刻反思和警醒。

三、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探索之路

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5]从西柏坡搬至北京前夕,毛泽东同志又提出了“进京赶考”的思想。这一切都表明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人口众多、情况十分特殊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苦苦思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缺乏建设经验,也为了寻求苏联的支持和帮助,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基本上照搬苏联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的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但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开始逐渐显现并不断束缚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历来主张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毛泽东来说,“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设还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上照抄苏联的办法,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16]1953年斯大林逝世以后,苏联发生的变故,使毛泽东认识到苏联模式弊端的一面。而在国内,随着我们经济建设经验的积累,毛泽东逐渐认识到了完全照搬照抄苏联并不符合我国实际。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在1956年3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搞社会主义建设不一定完全按照苏联那一套,可以根据我国的具体实际,提出适合本国国情的方针、政策。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做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报告,报告围绕“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以苏为鉴,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的路。”[17]这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走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后来党的八大提出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以及党和国家主要任务的判断,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基本路线。1957年2月,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强调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18]这些都是毛泽东同志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的新成果。但由于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从未遇到的新课题,人们对如何走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再加上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失误,付出了沉重代价,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

总的说来,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主要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革命)、建设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思想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理论飞跃,为新时期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准备以及物质基础。

四、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创新研究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闪耀着理论创新的辉煌光芒。但是,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加之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规律缺乏,导致从1957年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长达近20年左的错误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打出了大大的沉重“问号”。我们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是我们现在搞的这种社会主义,是我们千百万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所要追求的那个社会主义吗?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是如此体现的吗?经历了人生中的“三落三起”的邓小平从其第三次复出伊始,他就对“文革”这样的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这种“优越性”打出了沉重的问号。1978年3月10日,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时,他又说:“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19]1978年9月,在东北三省视察期间,他说:“外国人议论中国人究竟能够忍耐多久,我们要注意这个话。我们要想一想,我们给人民究竟做了多少事情呢?”“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二十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20]这一连串的“问号”,实际上也是发出了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信号。中国社会主义绝不能够再像“文革”那样折腾下去了。面对中国往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深刻总结了自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正确区分了制度与体制范畴,提出了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崭新思想。在当时那么艰难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以他那令人敬仰的共产党人独有的高瞻远瞩和惊天胆魄,提出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著名论断,有力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第一,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发展形成。

虽然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就提出了“改革”的概念,但那时还未区别革命和改革这两个概念。这体现在1956年1月,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21]同年的11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说,将来全世界的帝国主义都打倒了,阶级消灭了,我看还是要革命的。社会制度还要改革,还会用“革命”这个词。当然,那时革命性质将不同与阶级斗争时代的革命。上层建筑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力发展了,总是要革命的。善讲不听,就要武讲,这一讲话是把“改革”与“革命”两个概念交替使用的。由于未能区分制度与体制,毛泽东虽然指出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代的改革、革命与阶级斗争时代的革命不同,但从他主张用“武讲”等方式来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来看,改革和革命又相互混淆了。制度与体制的混淆,造成理论上对革命与改革、第一次革命与第二次革命的混淆,并导致实践上的严重后果:或者像60年代初那样因担心动摇制度而反对包产到户式的体制改革,或者像“文化大革命”那样把体制改革搞成制度大革命。[22]

只有邓小平严格区分了第一次革命与第二次革命。改革可以说不仅是一个理论思维创新过程,更是一个实践创新过程,它集中体现于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中。实际上早在1982年12月14日,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就已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很重要的革命,改革上层建筑,体制改革也都是革命。体制改革要当成革命来进行。鉴于当时的改革还处于农村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城市改革的试点阶段,因此,说改革是一场革命还只是邓小平的一个看法。”[23]在党的第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并启动全面改革的前后,邓小平对改革是一场革命的观点进行了多次重申和强调。他说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制定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二是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这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后1984年11月20日,邓小平会见挪威客人时再次指出:我们五年前确定改革从农村开始。我们叫改革,实际上也是一场革命,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我们在35年前搞了土地革命,那也是一场解放生产力的革命。这次改革实际上是那次革命的延续,也可以说是继续和发展。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会见日本客人时更为明确地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时,邓小平重申并强调改革是一场革命的观点可以说是他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并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一个理性判断。从这些谈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邓小平将改革称之为“革命”,正是从改革对生产力发展的解放和促进作用而言的。改革作为以体制变革为内容的第二次革命,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体制改革应解放思想,不断深化,不能受“姓资姓社”制度性争论的束缚而在改革道路上裹足不前;同时,两次革命也不能混为一谈,绝不能用第一次革命的手段和方式解决第二次革命的问题。邓小平因此强调:“我们把改革当作一次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24]

第二,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伟大创新。

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过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是第一次革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第二次革命。中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邓小平之所以提改革第二次革命主要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关于第一次革命的具体内涵,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通过社会革命能够不断地变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从而强制性地建立起与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以便在此基础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列宁虽然认识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要根据具体实际来解决矛盾,但都限于当时实践的缺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认识到,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在不变革社会性质的条件下,通过进行体制改革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从而达到二次革命的效果。结合我国实际来说,第一次革命是制度性革命,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都属于第一次革命的范畴。第一次革命胜利的成果是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我国的成功建立。第二次革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落后的体制机制和进行对外开放,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第二次革命的目的。

对比两次革命来看:两者的根本目标完全一致,都是为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但两次革命对象和任务是不同的。第一次革命对象是旧的社会制度,第二次革命则以旧的体制为对象;第一次革命的任务是要建立新的社会制度,第二次革命的任务则是要以新体制替代就体制,如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邓小平从制度与体制划分的角度把握“改革是第二次革命”的命题,有利于积极而又稳妥的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这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主线和内核,也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原始创新。正是有了这样的改革思想,才有了今天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好局面。如果没有邓小平对制度与体制的正确认识和划分,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不会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的主线。从第一次对社会制度的革命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到第二次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的不合理的体制机制改革,这充分彰显了邓小平改革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创造性发展,它发展、推进、充实了马克思主义革命交往理论。

伟大的理论成就伟大的实践,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来,社会主义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全面、从经济到政治等的伟大历史征程,深刻昭示我们:邓小平改革开放理论是我们党带领伟大的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追求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创新理论成果,也是当代中国最关键的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强调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依然必须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深知,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在未来改革的道路上,还会出现各种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问题,但我们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推进改革开放,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67-568,672.

[2][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8,588.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4.

[6] 刘建军.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对恩格斯晚年一个重大命题的文本考察与语义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1):21-24.

[7] 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08-209.

[8][12] 列宁全集(第三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6,140.

[9][11] 列宁全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77,341.

[10] 列宁全集(第四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37.

[13] 列宁全集(第三十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17.

[14] 列宁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17.

[15]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1439.

[16]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7.

[17][18][21]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44,204-243,1.

[19] 不改革死路一条[N].人民日报,2014-08-19.

[20]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30.

[22] 汪清松.邓小平关于制度与体制划分思想的形成及其重大意义[J].中共党史研究,1998(6):72-77.

[23] 许保利.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开放问题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0(3):39-44.

[24]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2.

[责任编辑:庞 达]

猜你喜欢
邓小平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
图说:邓小平在上海的足迹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传:1904~1974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幽默邓小平
邓小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