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周
十堰市郧阳区遵循生本教育理念,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了“三五”课堂教学模式。笔者以小学数学学科为例,谈谈“三五”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基本内涵
“三五”模式中的“三”指三维互动,“五”指五步导学。
“三维互动”指学生与《导学练案》(郧阳区教研室主编)、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三个层面的互动;“五步导学”指教师依据《导学练案》,分学习目标、前置学习、学习探究、自我测评和应用拓展五个步骤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基本教学流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要求及时间分配情况如下图:
从流程图可以看出,不论是时间分配上,还是活动安排上,学生成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三、实施策略
(一)编好《导学练案》
1.统一编写体例。《导学练案》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探究、自我测评和应用拓展。针对学科特点,编写时,教师们添加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和教具学具准备等内容。
2.精心编写“脚本”。编写组多次召集参编成员统一认识、统一标准,要求他们努力做到五点:第一,“学习目标”的制订要科学;第二,“学习重难点”的确立要准确;第三,“学习探究”的主次要分明;第四,“自我测评”的难易要适度;第五,“应用拓展”的坡度要适中。
3.注重“二次生成”。因为编好后的《导学练案》供师生共同使用,所以教师手中只是一份简单的教案。要使它成为详细的教学预案,教师必须对其做加减处理,以切合学情,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将这个过程称之为“二次生成”。
(1)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进行“加”“减”。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标和教参,再次确认《导学练案》中“学习目标”的用词是否合适、学习重难点的确定是否准确,并做出必要的加减。
(2)对教学过程进行加减。一是对“学习探究”做出加减。受篇幅限制,编写《导学练案》时,“情境创设”板块通常只写有“情境创设”四个字,二次生成时,教师要结合本地实情和学生实际,创设学生熟悉的场景。探究过程通常由探究一、探究二或活动一、活动二组成,活动与活动之间没有过渡语,二次生成时,教师要增加恰当的过渡语或衔接语,使教学内容过渡自然。
二是对“课堂小结”做出加减。《导学练案》中的“课堂小结”板块与“情境创设”板块一样,只提示了环节而没有内容。二次生成时,教师要添加小结语,比如,“你有什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理解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习目标达成了吗?”
三是对编写体例做出加减。《导学练案》的编写体例虽然有统一规定,但二次生成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对“学习探究”“自我测评”等环节做适当的调整。
(二)做实教师培训
1.专项培训。区教研室组织全区数学教师开展了三轮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以教研室组织编写的《“三五”模式的解析及操作指南》为蓝本,并增加了数学专题讲座、课堂展示(示范课)以及教研员与教师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等环节。
2.配套培训。除专项培训外,教研室还因地制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配套培训。如:一年一度的“三五”模式优质课大比武,一年一次的课堂教学教改专项视导,一年一次的《导学练案》二次生成设计大赛,一年一次的“PPT”教学课件设计比赛等。
3.属地培训。除区教研室统一安排的培训外,各乡镇中心学校也会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培训工作。白桑关镇中心学校将“三五”模式指要、操作步骤等印成资料,发给教师学习,并将要点制成考题,组织全镇各学校的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务主任和教研组长进行测试。茶店镇中心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讲教改“过关课”,不过关的教师年度考核不得评优、评模。属地培训覆盖面更广,效果更实,为模式的快速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活用教学流程
“三五”教学模式框架下,小学数学教学流程一般包括以下七个环节:
一是“前置学习”,学生课前完成为新课做铺垫而设置的一组习题;二是“学习目标”,教师宣布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出示新课“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学习和探究;三是“学习探究”,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由“创设情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三部分组成;四是“课堂小结”,学生结合学习情况,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五是“课堂自测”,《导学练案》中预设有检测题,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临时增减测试题;六是“应用拓展”,题目难度较大,目的是让学优生“吃饱”;七是安排下节课的“前置学习”。
应该注意的是,七个环节虽相对固定,但并不是僵化的教条。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适当增减,让教学更符合学情。
课改以来,“讲堂”变成了“学堂”,“学会”变成了“会学”,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主动,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
(作者单位:十堰市郧阳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