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

2015-10-28 04:09高江
克拉玛依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制创新

高江

摘 要: 昌吉回族自治州正处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义重大。当前昌吉回族自治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了一定的基础,但面临不少制度障碍。立足昌吉回族自治州主导行业的现实基础和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昌吉回族自治州今后应重点培育和发展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昌吉回族自治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需要从机制上进行创新,应着重在科技体制机制、人才建设、投资发展软环境、投融资机制、政府支持机制等方面进行机制创新。

关键词: 昌吉回族自治州;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制障碍;机制创新;飞地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2.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5.03.0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要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1]2009年5月,李克强同志在“财政支持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不失时机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自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2010年9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进一步要求各级部门要抓紧制定实施方案和具体落实措施,加快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步伐。

昌吉回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昌吉州”)党委第十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略。昌吉州正处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必须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努力摆脱对低端产业、粗放式发展路径的依赖,加快步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夯实跨越式发展的基础。

一、当前昌吉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践基础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

近年来,昌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与相对优越的发展条件。国家确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大产业领域,除新能源汽车外,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都在昌吉州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如此齐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种类集中于一个区域之内,这在新疆是不多见的,比如昌吉州的新能源产业领域,以煤制洁净燃料产业为主,初步形成了太阳能光伏产业、风能产业、非常规油气能源产业等能源产业布局,特别是煤制天然气、煤制清洁合成油等产业在全国都具有示范引导作用。截至2013年底,昌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形成工业产值90.02亿元,约占昌吉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54%。(详见表1)

(二)强势企业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目前,在昌吉州工业经济领域中,不断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强势企业,已成为推动昌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特变电工的发展轨迹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特变电工创建了我国输变电领域的自主创新平台,变压器产品年产能已居世界第一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攻克了节能环保、清洁输变电前沿领域的一大批世界性课题,掌握了代表世界节能输变电最高水平的核心技术。特变电工已累计申请自主知识产权专利技术800余项,参与制定行业标准49项,包括IEC标准2项。“十一五”时期,实现103项自主技术重大突破,其中28项产品填补世界空白。昌吉州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目前昌吉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7家,强势企业在带动昌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引导作用进一步凸显。

(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条件日趋优化

首先是金融创新的步伐不断加快。昌吉州电子商务、中介服务等新兴业态的加快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和担保体系建设,建立了经济金融信息共享平台,不断优化创新金融资源配置,金融创新对昌吉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先导作用不断加强。其次是人才工作机制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昌吉州在全疆率先建立人才工作室制度,发挥高层次人才和技能大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骨干人才和优秀后备人才在学术水平、技术攻关能力、科技成果取得与转化等方面获得显著成效,已建立了企业院士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6个,先后有2名院士和19名博士进站工作;建立了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企业孵化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研发机构,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当前昌吉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障碍

(一)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弱

1.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调研中发现,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成为昌吉州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性问题。企业普遍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规模以上企业中开展科技活动的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多,有一半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没有科技创新活动;就是拥有研发中心的重点企业,也大多处于应对市场需求的短平快项目开发水平。昌吉州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即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在全疆仍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见表2)发展科技的基础力量仍然薄弱。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较低。科技创新平台总体上建设层次还不高,方向不明确,传统行业平台建设数量较多,而新兴产业缺乏创新平台支撑;平台服务能力较弱,提供深层次服务的平台数量较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亟须提高;缺乏有效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和制度保障,还未从制度层面建立起科技资源协同合作、优化整合、互通共享的运行机制。

(二)人才建设机制不健全,高层次和创新型人才紧缺

1.人才的数量、结构及布局不合理。昌吉州高层次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短缺,国家级、自治区级学科带头人较少;熟悉传统产业人才多,熟悉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少;东部地区人才相对不足,基层一线人才匮乏。截至2012年底,全州每万名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只有18.2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还未达到20%,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仅有2人,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严重紧缺。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制创新
大学生个体目标管理机制研究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互联网视域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新研究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问题及解决方法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培养问题研究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