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2016-10-18 21:07罗晶
商场现代化 2016年22期
关键词:创新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银行

罗晶

摘 要:自2010年以来,国家和多个地方政府出台大量政策,强调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而大量的文献研究也表明,金融支持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间接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如何创新优化商业银行机构、产品、配套措施等方面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间接融资;创新优化;商业银行

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正式颁布,意味着我国将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综合性、多方面支持的系统工程,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里,明确将金融列为支持战略性新产业发展的四大重要措施之首,表明了决策层已经认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金融发展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金融尤其是以银行信贷为代表的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平台中起着支配作用,必将极大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将立足于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寻找间接融资体系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时存在的问题,从而设计基于商业银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间接融资支持策略。

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是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Schumpeter(1912),Hicks(1969)认为,金融通过加快技术创新的方式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作用。Robinson(1952),Gurley和Shaw(1960),Patrick(1966),Goldsmith(1969)都提出经济增长会对金融体系产生新的需求,这种新需求又会刺激金融进一步发展,因此,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引擎。

King和Levine(1993)以宏观数据为基础进行的实证分析,验证了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原因,经济增长是金融发展的结果。Levine和Zervos(1998),Rajan和Zingales(1998)在中观产业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各个产业依靠金融发展的程度是不同的,股票市场发展对同期的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Kunt和Maksimovic(1998)从微观企业层面,分析了金融发展对企业增长的支持作用。

国内在金融支持宏观经济层面,谈儒勇(1999),张兴胜(2007),张玉喜(2007),赵小克、李惠蓉(2013),王保忠、何炼成和李忠民(2013)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艾洪德等(2004),雷汉云(2013),周婕、文传浩(2013)实证上分析了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段一群、李东和李廉水(2009),许一帆(2013),刘晓飞、张文棋(2013),分析了金融对不同产业发展的支持;杨公齐(2013)对金融支持、创新与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郑颖(2012),谢娟娟、刘小瑜和廖鹏(2013),徐瑶之等(2013)分析了金融支持不同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新提出的一个概念,虽然国内分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金融支持的研究较为丰富,但是将二者相结合,即研究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较少。具体来说,熊广勤、罗方珍(2012),唐友伟(2012)从不同角度研究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刘建民、吴飞和吴金光(2012),毛泽盛、王红棉(2012),孙晓娟(2013),佘志宏(2013)对不同区域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问题作了研究。顾海峰(2011),赵天一(2013)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马军伟(2013),刘洪昌、闫帅(2013)则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取向。

综上所述,国内外关于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增长已达成共识,但专注于间接融资的分析却不多见,本文就此展开研究。

二、间接融资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现状

商业银行信贷融资是间接融资的主要形式,因此商业银行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能进行实质性的支持,就能说明间接融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然而,虽然国家政策有导向,财政也有一定的支持,但商业银行层面,在业务处理中,却没有对此行业给予实质性的优惠政策。

1.商业银行的实质性信贷支持力度有限

根据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商业银行危机意识加强,如何有效了解潜在客户,并维持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核心所在。而大多数商业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未能意识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是其未来的潜在优质客户,是银行发展方式改变、盈利模式调整等方面的重要契机。因此,商业银行未能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发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在客户,在具体办理此类业务时,也没有区别对待。

商业银行各级分行在对下属机构进行考核中,并没有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给予在业务期限特性、利率类型等逐笔确定存、贷款等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给予特殊的倾斜政策,使处于发产业生命周期初创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始终处于劣势。而具体办理业务的分支机构一线人员,由于缺乏了解新兴产业运作和供给类贷款品种的专业人才,既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动力区别对待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和项目。

2.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支持力度不足

目前银行在对贷款对象进行评价时,主要是以该企业的规模、资产结构和盈利水平等静态指标为依据的,因此,资产规模大、有形资产比重大、利润水平高的企业能够在银行对其进行评级时获得较高的信用等级,进而能够顺利获得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而目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普遍处于初创发芽阶段,规模不是很大,同时在资产构成上以无形资产为主,有形资产占比不是很大,利润水平也较低甚至为负,这些状况就导致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目前的银行信用评价体系下实力弱,整体风险比较高,与传统银行贷款对象的要求相去甚远,因而处于较低的信用等级,从而不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银行贷得发展所需资金。

企业在现行的担保审批体系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所开展的融资业务,主要是通过财政发挥作用,而财政扶植形式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专项拨款等方式进行。商业银行在审批贷款时,一视同仁地考查还款资金来源,实物资产抵押,由于没有政策的支持和高瞻远瞩的理念,不会从全局出发考虑企业是不是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以及其自身所拥有的高技术含量的软实力等因素,因而获取的实质性金融支持不多。

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动力,而商业银行及其配套措施的支持力度不够必将制约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创新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间接融资过程

从现实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极其需要银行体系对其发展进行大量信贷支持的。然而,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资产构成及盈利性等方面与现有银行的贷款信用体系是不匹配的,从而造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因此,有必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银行获得间接融资的过程进行相关创新和优化,以确保银行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间接融资的机制的良好运转,进而推动其发展。具体地,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进行创新优化。

1.商业银行组织机构的创新优化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身的弱势特征,因此,应仿效金融支持“三农”的做法,加快组建专门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金融机构。具体可以从以下层次来进行。

首先,可通过金融组织(业务部门)创新方式,在商业银行内部成立科技分支行、战略性新兴产业信贷部,通过政策的扶持和专业的人才,加大传统商业银行信贷资金更多流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其次,加快非正规信贷体系的合法化,通过政府引导,设立与发展服务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小额贷款机构、中小民营商业银行,从而填补正规金融市场的空缺,增加市场化的信贷支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2.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优化

首先,银行可以创新性的开发出专门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金融产品,从而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企业申请银行贷款开辟出一条快捷方便的“绿色通道”。

其次,银行也需要对其传统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进行优化。银行进行信用评价时,应更加侧重其发展前景、持续技术创新能力等无形资产因素,并将这些指标加入信用评级指标体系中,以客观全面的评价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信用状况,从而有助于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银行信用评价体系中的信用等级进而保证其顺利从银行取得间接融资。

3.配套机制的创新优化

首先,政府应与银行配合,搭建多层次的担保平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更好地获得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一方面,政府出资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可利用其信用适度介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业务领域,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引导银行内部创建专门针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信贷担保平台。

其次,商业银行也要顺应科技迅速发展的潮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处理便利来扩展业务和优质客户,以提高收益,降低风险。商业银行要积极打造网上平台,建立企业信息库。

四、结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布局,而间接融资是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因此,要通过创新优化间接融资的主要平台--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组织机构、产品和相应的配套机制,达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oseph Alois Schumpeter.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

[2]John Hicks.A Theory of Economic History.Oxford:Clarendon Press,1969.

[3]Raymond W. Goldsmith.Financial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

[4]Ronald I. Mckinnon .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Washington: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3.

[5]薛澜,林泽梁等.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3(5).

[6]孙晓娟.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兰州学刊,2013(11).

[7]李富有,尹海凤.金融支持与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5).

[8]顾海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及其政策设计[J].现代财经,2011(9).

[9]胡迟.“十二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纵横,2014(8).

猜你喜欢
创新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银行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电子商务背景下企业营销策略
加快工业经济创新优化的对策思考
唐山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人才需求及培养问题研究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财务会计在销售创新与优化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