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润东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02059)
《论语》中的和谐美学思想
高润东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 聊城 202059)
《论语》这部被称为华夏“圣经”的著作系统地表述了孔子政治思想,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孔子的美学思想。文章从《论语》特有的“仁学”、“中和”思想出发,论述了其美学思想,用“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理想的、仁爱的社会,改变人的互相关系和人的素质;在坚持“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基础上追求建立的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最理想的状态。用这种关系去解决审美和文艺问题,形成自己特有的和谐美学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论语》;仁爱;中和;美学
《论语》是孔子政治思想最典型的代表,也是其中庸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中国美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孔子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将中与庸结合起来,提出了中庸的概念,并把这一认识发展为认识和对待世界、探究和处理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各种事物的合乎实际或一定标准的原则和方法的哲学范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中庸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方法,是处理事物矛盾的一种普遍的、切合实际的最高准则。中庸美学思想是孔子思想最基本的范畴,他从特有的“仁学”、“中和”思想出发去观察和解释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审美和文艺问题,也是孔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孔子的美学思想既是对中庸思想的充分体现也是其政治哲学和伦理道德学说的延续,是在“仁学”这一最高道德标准理论基础上,不断实践发展延伸而形成的,因此,也称为“仁学”美学。《论语》书中有一百零九次孔子论“仁”的记载,每次都有不尽相同的讲法,但“仁者,爱人”是其基本内涵。孔子“仁”的根本是建立在以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子之爱,从人的本质出发对审美和艺术提出了深刻的见解。主张“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就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的、仁爱的社会,改变人的互相关系和人的素质。美以“仁”为依托,孔子重视“仁”的作用,主张人的内心修养,同时用“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孔子《论语》以“仁”为基础的美,反映了社会美学的基本要义,体现了孔子美学思想的和谐观。
美学思想的和谐在《论语》中有多处表现,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主张人与自身的和谐,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又如褒扬“孝悌”为本,以营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和睦氛围,倡导人与家庭的和谐;还有“四海之内皆兄弟”(《论语·颜渊》),主张协和万邦,反对轻率地诉诸武力,提倡人与社会、民族和国家间的和谐。另外,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和”之美是儒家的审美标准,是中庸哲学在美学上的运用和体现。孔子强调:“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并提出“执两用中”的原则。“中”是两端之中,“允执厥中”、“用其中于民”就是说认识和处理问题要避免走极端的片面性,事物的存在有其“度”的界限,这就是“中”,超过这个界限就是“过”,而不到这个界限就是“不及”,因此处理问题应以适中为原则。以“中”为用的思想,运用在艺术上所形成的就是“中和”之美。“中和”之美强调“适中”、“时中”的审美原则,《尚书·尧典》:“八音克谐,天相夺伦,神人以和”,认为和谐的乐声不仅是美的,而且可以起到和谐天人的作用。
孔子的美学思想还是以“和”为美的。孔子的“和”是在坚持“仁、义、礼、智、信”的伦理道德基础上追求建立一种在矛盾对立统一基础上的和,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和。孔子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是要求以君子的道德人格为和谐的最高追求,因此,“和”是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最理想的状态。同时,还是人与自然之间应遵循的规律,要求尊重自然规律,“不怨天,不尤人”。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是“中和”之美,“中和”之美作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和谐观,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风格,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和目标不仅影响了几千年中国人的审美思维,而且,在科技高度发达,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作为一种普遍的艺术和谐观,它仍有具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论语》中的美学思想远不只是“仁爱”、“中和”之和谐美,它体现的美学思想涉及自然、社会、艺术等多个领域。《论语》的美学思想对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共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现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3]王兴华.中国美学论稿[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4]覃志航.《论语》体现的美学思想及启示[J].文教资料,2009(09).
[5]王龙.孔子中庸的美学思想[J].安顺师专学报,2002(03).
[6]李钢.《论语》文学性的三个美学指向[J].求索,2010(09).
B83-0
A
1005-5312(2015)02-0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