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突发事件院前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

2015-10-28 10:49:26岳俊伟王观涛完颜振杰陈二庆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郑州市流行病学交通事故

岳俊伟,张 婵,穆 强,王观涛,完颜振杰,陈二庆

郑州市突发事件院前流行病学特点的研究

岳俊伟1,张婵2,穆强3,王观涛1,完颜振杰1,陈二庆1

目的 分析郑州市突发事件院前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并分析2012-01至2014-12年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突发事件资料。结果 共发生突发事件3257起,伤亡11 820名,其中男8809名(74.53%);群体斗殴是首要的突发事件类型(44.64%);突发事件发生高峰时间为08:00~10:00、20:00~22:00、22:00~24:00;受伤部位以头面部居多(37.25%)。结论 改变市民的行为习惯、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增强防范意识、规范社会培训,以及普及急救知识是降低突发伤亡事件发生率的主要措施。

突发事件;流行病学;预防

随着郑州城区建设的快速发展,交通、建筑、运输等现代化行业的进程加快,各种社会不安定因素的突显,使各类突发事件日益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突发事件包括群体性突发急症、急性中毒、大型事故(交通事故、生产事故、公共安全事故)及恐怖袭击事件、大型自然灾害等[1]。院前急救水平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了解该地区院前流行病学特点,可有效地提高院前急救水平,科学合理地制订干预措施[2]。笔者回顾性分析郑州市突发事件的特点,旨在为郑州市今后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组织及防范措施制订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2012-01至2014-12突发事件(伤亡3人以上)的相关信息。

1.2 伤情判定标准 (1)轻伤:重要部位和脏器均未受到损伤, 仅有皮外伤或单纯闭合性骨折, 可独自行走,损伤可延迟治疗或不需送院,如不造成休克的软组织损伤、不造成脉搏消失的肌肉骨骼损伤、不造成休克的轻微出血、不损伤头面部或外生殖器少于20%的烧伤等。(2)中度伤:伤情介于重伤与轻伤之间,伤员的重要部位或脏器有损伤生命体征不稳定,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心搏呼吸骤停,如严重头部创伤但清醒,椎骨受伤(颈椎除外)、多发闭合性骨折,需用止血带止血的血管损伤、创面稳定的开放性骨折、烧伤范围20%~30%等。(3)重度伤:重要部位或脏器遭受严重损伤, 生命体征明显异常,如气道阻塞、昏迷、休克、颈椎损伤、导致远端脉搏消失的骨折、外露性胸、腹腔创伤,超过50%的Ⅱ~Ⅲ°皮肤烧伤,腹部或骨盆压伤等。

1.3方法 采用郑州市“120”指挥中心计算机调度指挥终端动功能软件系统对突发事件的时间、伤亡情况、类型、地点、原因,以及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汇总。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核查,使用SPSS 16.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表示,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 果

2.1基本情况 郑州市3年间年突发事件共3257例次,共受伤11 541名,死亡279名,见表1。其中男8809名(74.53%),女3011名(25.47%),男女比例为 2.93:1。年龄2~79岁,≤20岁657名,21~30岁2053名,3l~40岁3748名,4l~50岁2965名,51~60岁1327名,>60岁791名;其中21~50岁占全部伤病员的58.17%。

表1 郑州市2012-01至2014-12突发事件及伤亡情况(n;%)

2.2事件类型分布 郑州市突发事件类型以群体斗殴为首,1454次(44.64%),其次为交通事故,1432次(43.97%),中毒 171次(5.25%);其他类包括触电、溺水等,见表2。

2.3时间分布 郑州市突发事件发生高峰时间为08:00~10:00、20:00~22:00、22:00~24:00(表3)。其中群体斗殴发生高峰时间在20:00~02:00,交通事故高峰时间分别为08:00~10:00,18:00~20:00;中毒的发生时间段多为06:00~08:00,火灾多发生在22:00~24:00;其他类别突发事件无明显时间分布差异。

表2 郑州市2012-01至2014-12突发事件类型分析(n;%)

2.4受伤部位、伤情 突发事件中,受伤部位以头面部居多,共4299人(37.25%),其次为四肢,3674人(31.83%),胸、腹部伤为1304人(11.30%);多发伤2264人(19.62%);重度伤496例(4.30%),中度伤5289例(45.83%),轻度伤5381例(46.63%)。

3 讨 论

突发事件发生频率高、伤亡人数多,社会影响巨大,严重时甚至影响社会安定,探讨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特点,加强突发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援,减少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回顾郑州市2012-01至2014-12突发事件,其发生率及伤亡人数3年间趋于稳定,然而郑州市3年间突发事件发生率及伤亡人数,基本与中山市的平均数据持平[3],表明郑州市近3年突发事件的次数以及伤亡人数虽然无上升趋势,但还存在较高发生率,应引起政府和社会高度关注。

表3 郑州市2012-01至2014-12突发事件发生时间段(n;%)

本研究中,群体斗殴所引起的突发事件占第1位,以酒后群体斗殴最为多见;斗殴场所多见于公共场所(娱乐场所、市场、工地)。随着郑州市城区拉大,经济快速发展,外来人口增多,贫富差距加大,人口素质高低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都是此类事件高发的原因。伤亡人员多见于21~50岁,男性为主,且群体斗殴易发生于夏秋两季,多发生于20:00~00:00。结合实际而言,这些年龄段的男性作为社会的主力军,易于夏秋两季夜晚外出进行社会活动或外出工作,此阶段人们饮酒增多,这与郑伟华等[3]、费国忠等[4]的报道相符。占据分类第二位的是交通事故,多见于郊区、高速公路,原因多为酒后、疲劳驾驶等引起。虽然郑州市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次于群体斗殴,但是交通事故患者的人数及死亡率占据首位,3年间死亡158人,占各类突发群体事件死亡率的56.63%,居各类事件伤亡之首,与文献[5]报道相符。郑州地处中原,历来是交通要道,多条高速路途经于此,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交通事故历年来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近年来机动车大量增加,城市交通状况日益严峻,驾驶员技术参差不齐,同时人们对交通法规的忽视(不遵守交通规则、酒后驾驶、超速行驶)均可导致交通伤害的增加[6]。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季节均无特殊规律,但上下班高峰时间段是交通事故发生危险期,防范交通事故应作为今后的研究重点。

中毒、火灾及塌方事件的发生虽然较少,但是死亡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中毒易发于春冬,00:00~02:00和06:00~08:00为高发时段,多为CO中毒,常为家中洗澡或工地、集体宿舍不恰当的取暖造成;塌方、坠落多为防护不当,违规操作等引起,主要为施工工地,多为夏秋两季,在时间段上无明显特点。需加强宣传,普及防护及逃生知识,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在受伤部位和伤情方面,以头面部和四肢受伤为多,配备急救力量的时候应考虑以全科医师为主,搭配神经外科和五官科的专科医师;并且发生突发事件后,中度伤和轻度伤所占比例较大,因此院前急救中应给予必要的急救措施,尽量减少伤情的进一步加重,如外伤的止血包扎、骨折的固定与搬运、吸氧、静脉输液等。

总之,突发事件根据其特点及规律,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改变市民的行为习惯,完善城市基础交通设施、加强安全管理,必然会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为了加强突发事件的救治成功率,还需要应急救援部门相互联系沟通,因地制宜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规范处置流程,加强实战演练,提高院前医务人员的应急意识及反应能力。规范社会培训工作,开展公众对医学救援知识、技能的普及教育,增强公众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全社会广泛开展以“自救互救”为基础的医学救援知识、技能的普及教育,在重点行业中“第一目击者”的急救培训[7]。提高现场救援能力,才能在突发事件中尽可能挽救生命、减少伤亡,保障良好的预后具有重意义。

[1]冯 庚,杨萍芬,傅大庆.院前急救预案-现场攻防策略[M].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 8-184.

[2]郭慧敏,杜 军,尹代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974例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 11(1):114-116.

[3]郑伟华,宁 晔,徐 华,等. 中山市群体性突发事件流行病学特点与应急医疗救援的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2, 17(2): 81-84.

[4]费国忠,蔡晓峰, 蒋 健. 上海市突发事故流行病学特点、应急反应和现场伤员分流原则的研究[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03, 12(8): 512-514.

[5]张世煌,邓祥明,余昌铀,等. 重庆市意外伤害住院患者死亡状况分析[J]. 中华创伤杂志,1998,14(4):237-242.

[6]邓卓超,朱立柏,曾细平,等. 1728例意外创伤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5, 3(4):186-188.

[7]李宗浩. 第三支力量——论城市社区保护公众生命健康的医学救援[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3, 8(1): 1-5.

(2015-06-29 收稿 2015-08-10 修回)

(责任编辑 潘奕婷)

Study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hospital epidemiology of sudden incident in Zhengzhou

YUE Junwei1, ZHANG Chan2, MU Qiang3, WANG Guantao1, WANYAN Zhenjie1, and CHEN Erqing1. 1. Department of Secret Service,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Center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47,China; 2. Department of Planned Immunization,Zhengdong Branch Hospit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46, China; 3. Department of Urological Surgery,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 450006, China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ehospital epidemiology of sudden incident in Zhengzhou. Methods Data about sudden incidents in the emergency medical rescue center of Zheng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3257 cases of sudden incidents occurred in Zhengzhou, and the number of casualties was 11 820, of which 8809 were male (74.53%); communal violence was the major type of sudden incidents(44.64%); high-risk time periods of sudden incidents were 08:00-10:00, 20:00-22:00 and 22:00-24:00. Head and face were high-risk parts to be injured (37.25%). Conclusions Main measures of decreasing incidence rate in sudden incidents should be focused on changing people’s behavior and habbit, strengthening safety and legal education, enhancing awareness of prevention, standardizing social training and popularization of first aid knowledge.

sudden incident; epidemiology; prevention

R129

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9.006

郑州市科技局2013年度普通科技攻关项目(20130474)

岳俊伟,本科学历,主治医师,E-mail: zzjj120yjw@163.com

1. 450047,河南省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特勤科;

2. 450046,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东区医院计划免疫科;

3. 450006,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猜你喜欢
郑州市流行病学交通事故
郑州市钻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羊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措施
不同寻常的交通事故
预防交通事故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中国工运(2019年9期)2019-11-14 06:49:56
一起疑似霉变蛋挞引起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