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护理操作技术的优化评价

2015-10-28 10:49马艳霞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尼泊尔灾害

马艳霞

Summary of post-disaster needs assessment after 2015 Nepal earthquake

王一镗

杨 宇,赵 亮,刘海峰

· 护理| NURSING ·

胰岛素泵护理操作技术的优化评价

马艳霞

总结针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期间的护理操作经验,对比传统护理和优化护理操作技术,观察分析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自感不适,提出相应护理操作的进一步改良措施。从而减少了短期DM带泵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与自感不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胰岛素泵;护理操作;糖尿病

胰岛素泵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5年,目前个人长期用泵者已近4万。据我国胰岛素泵长期使用者的调查显示,44%为1型糖尿病,54%为2型糖尿病,其余2%为其他原因引起的糖尿病。现约有3000家医院开展了胰岛泵治疗,据推测接受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已超过百万[1],所以在对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期间的护理操作显的至关重要。目前,传统的护理操作未能跟上科技设备的更新,出现了一些因护理操作引起的不良反应,如皮下结节、皮肤过敏等,对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结合临床工作,笔者探索出一套对胰岛素泵的设置、佩戴、护理等改良操作技术,以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与自感不适,为推动临床护理工作实现合理、实用、科学化做出一份努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14-02至2015-02在笔者所在科室接受短期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全部为2型糖尿病,男88例,女112例,平均(53.47±11.36)岁,病程2~14年,用泵时间3~8 d。将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护理组和优化护理组,两组各100例,男女比例相同,男44例,女56例。

1.2设备 本研究使用美国原装进口美敦力(Medtronic)712智能胰岛素泵,采用BioPULSE生理脉冲微量输注方式,胰岛素吸收均匀缓慢,24 h持续自动检测,对各种异常均能及时报警,防护等级为IPX7,可防溅水或一过性浸水。包括以下基本组件:机身、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和防水胶布等。

1.3护理方法

1.3.1传统护理技术 主要由医师在患者床旁进行操作,操作后向患者讲解置泵后的血糖控制。

1.3.1.1置泵前的护理 嘱患者仰卧位,输注部位首选腹部脐周4~5 cm以内的区域,不妨碍活动处为穿刺点,同时避开有硬结区域。输注部位进行常规消毒后穿刺,使用透明贴固定。

1.3.1.2置泵期间护理 严密监测血糖9次/d,即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凌晨3点,应注意有无低血糖发生,随身携带糖果、饼干。

1.3.1.3局部皮肤护理 置泵后应每日交接班检查局部皮肤情况。

1.3.1.4胰岛素泵的护理 建议患者上泵期间避免洗澡,保持输注部位清洁干燥;不能将泵至于气温超过45 ℃或低于0.5 ℃的环境中,防止胰岛素失效;更换胰岛素时提前2~3 h从冷藏箱中取出放于温室内。

1.3.2改良后的护理操作技术 主要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床旁进行操作,提出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输注部位的解剖结构与输注药物在不同人体组织的吸收特征。

1.3.2.1置泵前的护理 多数患者对应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DM这种方法缺乏了解,会产生紧张、焦虑、怀疑等情绪。面对患者出现的这些心理反应应该理解与体谅,及时有效地与患者沟通了解,适时为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2]。在置泵前向家属及患者详细介绍胰岛素泵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过程,讲明安装胰岛素泵后的注意事项和机器发生报警的种类及处理方法,让患者主动接受胰岛素泵的治疗[3]。嘱患者沐浴更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注射部位发生感染。另嘱患者置泵前24 h停用中、长效胰岛素,防止胰岛素的蓄积。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9.017

作者简介:马艳霞,大专学历,护师,E-mail:zdjjzx@163.com

作者单位: 300162 天津,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

1.3.2.2置泵时的护理操作方法与流程 (1)评估患者。与患者进行交流,观察其意识,配合度;嘱患者仰卧位,两手自然放于躯干两侧,下肢弯曲,身体放松,检查腹部皮肤情况是否良好,有无瘢痕、炎性反应、硬结等;输注部位首选腹部脐周4~5 cm区域,不妨碍活动处为穿刺点,按压腹壁,避开硬结区域[4]。(2)准备环境和物品。保持病区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护士洗手、戴口罩,备好胰岛素泵、超短效胰岛素、弯盘、75%乙醇、防水胶布、助针器、储药器、输注管路、棉签、治疗巾等。提前30 min从冰箱取出胰岛素,使胰岛素温度与室温相同;检查胰岛素泵电量,如显示低电量,应更换电池。(3)设置胰岛素泵。护士核对医嘱、患者姓名、药物种类、剂量、浓度、用法等;再次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及配合的注意事项;设置各项参数、日期和时间;按医嘱设置基础率,追加胰岛素最大剂量。见图1A、图1B。(4)安装储药器与管道。检查储药器是否包装完好,抽吸储药器使其滑行良好然后抽取胰岛素排除气泡,取下针头,连接输注导管接头于储药器乳头,拉出活塞杆,按键使马达复位;将已充满胰岛素的储药器装入胰岛素泵内;再按胰岛素泵“ACT”按钮,充盈输注管至出现液滴,告知患者不能随意触碰胰岛素泵按键,不能自行调节胰岛素泵设定值,以免导致误输入[5]。(5)操作流程。嘱患者取舒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进行皮肤消毒;注射和固定胰岛素泵时,先贴上有孔小胶布,把针头放入助针器,再将助针器对准注射部位与皮肤呈90°,推动注射器进针,拔出引导针,检查针头是否完好,在用防水胶布“十”字固定,最后将胰岛素泵调至正常“运行”模式[6](图1C)。

1.3.2.3置泵后的护理操作 检查穿刺部位的皮肤,观察有无红肿、硬结等异常现象;嘱患者注意穿刺部位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指导患者保持高纤维素、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饮食;适当做一些竞走、伸展、扭腰、下蹲等有氧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与充足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按护理等级查房,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发现红肿、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及时上报医师并做相应处理;同时严密监测血糖4~9次/d,即空腹、三餐前、三餐后2 h、睡前、凌晨3点。在监测血糖期间,患者如有取血处皮肤发紫、淤青、破损等,护理人员应严格进行皮肤消毒,做好应对处理,给予患者淤青处热敷。随时关注患者有无低血糖发生,如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虚汗、头晕等低血糖反应,应快速加测血糖一次,并嘱其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

图1 胰岛素泵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1.3.2.4局部皮肤护理 使用胰岛素泵时应定期更换导管和注射部位以避免感染及堵塞针头。置泵后应每日检查局部皮肤有无红肿,水泡硬结、出血及贴膜过敏情况,充注软管皮下停留3~7 d后,应重新更换,注射部位应相隔2~3 cm。如出现硬结时可热敷及理疗,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恢复组织结构[7]。

1.3.2.5胰岛素泵存放 不能将泵置于气温超过28 ℃或低于2 ℃的环境中,防止胰岛素泵失效,更换胰岛素时提前2~3 h从冷藏箱中取出放于室温内,以免胰岛素预热后溢出,在泵容器中产生气泡。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在对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强化带泵治疗过程中,改良护理操作后,感染人数在优化护理操作后减少最多,与传统护理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患者出现的皮肤过敏症状在此次优化护理操作中差异率并不显著;患者自感不适、皮下硬结和皮疹人数均相对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比较(例;n=100)

3 讨 论

以往的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护理基础与原则,而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医疗器械日新月异的今天,对护理工作者们提出的要求也将更为严格。通过分析200例糖尿病带泵治疗患者看出,传统的护理操作只是单一的基本常规护理,并未体现对带泵患者更为专业的护理操作。在改良优化护理操作后糖尿病带泵治疗患者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均得到了下降,最突出的是患者感染率明显下降,说明护理操作中无菌观念贯穿全程和正规的护理操作技术是控制感染的一项重要手段;其次为皮下硬结、自感不适率和皮疹率也相应得到改善;而对患者出现的皮肤过敏症状在此次优化护理操作中差异并不显著,笔者推断过敏的出现与自身因素和皮肤接触物可能有关。

因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偏高,机体抵抗力下降,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受到影响。杀菌力的下降可使免疫防御功能失调,另外,糖尿病患者脂肪合成减少,分解增强,使血脂增高,血管发生病变,血流缓慢,组织供氧减少,影响组织细胞对感染的反应能力,有利于细菌的生长。笔者提到的优化护理操作重点主要在防控感染与增强患者免疫力上,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无菌观念,操作前后严格消毒洗手,戴口罩,熟悉胰岛素泵的佩带操作方法;注重环境清洁,每日消毒;对患者接触的物品及用物随机采样化检;及时与患者沟通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暗示;组织患者每日30 min运动健身,增强免疫力。

胰岛素治疗会导致一定的不良反应,脂肪增生形成的硬结不容忽视,由于使用胰岛素可以导致脂肪增生,另外针头长期对皮下脂肪的刺激也可导致脂肪增生形成硬结,脂肪增生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现为脂肪肥大部分的血管变少,从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与未患脂肪增生的患者相比,脂肪增生的患者吸收胰岛素的浓度减少了25%,针对这种情况应对患者进行局部按摩、热敷、理疗或注入少量肝素促使其恢复,并更换部位进行注射,延缓脂肪增生。

改良后的护理操作在选择部位和评估上更加正规化,对患者易发生的皮下硬结也有相应的改善作用;及时更换和动态观察注射部位对皮下脂肪增生和萎缩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延缓作用;对患者自感不适、皮肤过敏、瘙痒等不良反应的改善不够显著,可能跟胰岛素、引导针、透明胶带、自身因素等有一定关系。此改良优化护理操作技术与实际临床工作相结合,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不但得到患者高度评价,还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者更新观念,进一步完善护理体制。胰岛素泵虽然有许多优越性,但为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减轻危险性,仍需全面、细致、持续的观察和护理。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国胰岛素泵治疗指南(2014版)节选(上)[J]. 糖尿病临床,2014, 8(8):353-359.

[2]方 英. 胰岛素泵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11):1316.

[3]汪炎明. 内分泌科临床护理操作规范与护理礼仪沟通技巧及质量安全管理考核标准使用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科技出版社,2009:21-63.

[4]漆红萍. 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治疗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4):57-58.

[5]李晓静. 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素泵的应用管理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3A):57-58.

[6]陈伟菊. 最新内分泌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0-332.

[7]尤黎明,吴 瑛. 内科护理学[M]. 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93-598.

(2015-06-24收稿 2015-08-05修回)

(责任编辑 罗发菊)

· 前沿编译| FRONTIER COMPILATION ·

2015年尼泊尔地震灾后需求评估概要

Summary of post-disaster needs assessment after 2015 Nepal earthquake

【据尼泊尔政府2015年地震灾害需求评估报告】题:Nepal earthquake 2015 post disaster needs assessment executive summary(作者:Government of Nepal National Planning Commission)

1 背景

尼泊尔是世界第11个最易发生地震的国家,据记载,1255年的一次地震造成了加德满都谷1/3人口的死亡。最近一次大地震(8.4级)是在1934年,超过10 000人死亡。此后,1980、1988和2011年也都发生了地震,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资损失。

2015年4月25日,当地时间11:56,一次7.6级(由尼泊尔国家地震中心记录)的地震袭击了廓尔喀历史建筑区域的巴帕克(Barpak)村(加德满都西北76公里处),受灾程度为80年来之最。截至2015年6月7日,已经发生了超过300次4.0级以上的余震,其中4次超过6.0级。此轮地震导致超过8790人死亡和22 300人受伤,据估计,尼泊尔近1/3人口(800万)受到影响。75个县受灾,其中14个被划为“危机重灾区”。受到毁坏的建筑设施包括住宅及政府建筑、文物古迹、学校和卫生站、农村道路、桥梁、供水系统、农业用地、旅游路线、水电厂和体育设施等,其中历史古迹受灾最为严重。灾害中女性比男性死亡人数更多,部分原因是由于性别角色分配不同,地震发生时,女性大多忙于屋内的琐事。地震后各地区受灾程度不同,具体分布情况见图1。

2 救援行动以及外来援助

尼泊尔政府在地震后数小时内正式提出了国际援助请求。尼泊尔《灾害应对框架》作为协调地震应对的关键工具,推进中央政府的决策和指令。国家应急行动中心建议中央灾害救援委员会将重点放在搜索和生命救援上。来自总理灾害救援基金的财政资源及时下拨,政府集群机制也即刻启动。

尼泊尔军队、警方和武警部队采取了有效的搜救行动。总共有来自34个国家134支国际搜救队伍响应尼泊尔的求救。据内政部报告,搜救中用到4236个直升飞机航班(政府/私人),有7588人接受空中救援,4689人获得陆地救援。搜救调用了超过90%的安全部队,包括22 500名公务员、65 059名尼泊尔军队人员、41 776名尼泊尔警队人员和24 775名武警,以及4 000名政府、私人医务工作者。

60多个国家、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对受灾人口提供应急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友国出动多次空中援助,带来物资并将其分送至各区。联合国发出的求援筹得4亿2200万美元,满足3个月的重要人道主义需求。至今,有1亿2910万美元(31%)的需求得到满足。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NGOs)和当地国际非政府组织(International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GOs)联盟及时支持了社区的救援工作。

图1 2015尼泊尔地震后受灾程度按地区分布

3  灾害影响

据估计,灾难所造成的赔偿及损失是7060亿尼泊尔卢比,即70亿美元,灾害对各行业和部门带来的影响见表1。

3.1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财政年度年报称:尼泊尔2014—2015年GDP增长仅3%,预计是近8年来最低。遭受冲击最严重的经济活动是房地产、租赁以及商业。此外服务业的旅游产业也蒙受了巨大损失。社会方面,预计教育的增长速度将减缓。

3.2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影响 尼泊尔是严重依赖农业的国家,除了加德满都谷地之外,中部和西部地区受地震影响的基本上是农村。地震和随之而来的山体滑坡对该国农业造成严重破坏,导致整个国家经济体制的震荡。此外,这些地区的畜牧业普遍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畜牧业是农村家庭的另一个主要收入来源,这表明该地区普遍亏损的非常严重,可能在短时间内带来严重冲击。灾害对各行业造成的影响见图2。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9.018

作者单位:成都 610207,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

图2 2015尼泊尔地震后各行业受灾害影响分布

表1 2015尼泊尔地震后灾害影响概要

如图2所示,受影响最严重的是社会行业(58%),其中房屋占86%。接下来是生产部门(25%),基础设施(10%)及其他交叉问题(7%)。

除了农村的畜牧业外,水电、交通、通讯,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失。据估计,这次地震将会增加2.5%~3.5%的贫困人口,相当于增加70 000贫困人口。

3.3财政和金融部门的影响 公共收入在震后遭到严重冲击,将无法达到财政年收入目标4230亿尼泊尔卢比。截至2015年7月中旬,财政收入仅能达到3900亿尼泊尔卢比,下降约8%。这使得2015—2016年财政年收入目标降低至4600亿~4800亿,而在地震之前,该目标为5120亿尼泊尔卢比。受扩张性预算和供应瓶颈的影响,2015—2016年财政年的通货膨胀压力将会提高,对各类工人的提薪也会造成压力。

3.4涉外部门影响 受地震影响,出口行业受到影响。出口产品的国内消耗量增加,预计出口量与上年相比降低6个百分点。由于机器、食品、药物以及建材需求的增加,进口量可能有所提高。国际转账和支付有望提高,但是贸易不平衡今明两年将会加剧。由于投资形势不明朗,出口量暂不会迅速提高,2015—2016年财政年进口量预计将提高18%。

3.5性别平等以及社会包容问题 弱势群体在灾难中遭受苦难和损失最严重。大部分农业和非正式部门工人是女性。财产少、家务负担、有限的经济来源以及缺少生活方式的选择意味着妇女比起男性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恢复。在接下来的12个月,大约有138 000妇女正在或即将怀孕,因此她们需要产科护理。庆幸的是,在受灾最为严重的14个地区有很多赴海外留学、工作的人口,其损失相对比预想中小。这些人在得知祖国受灾之后,火速赶回并运用专业知识将灾害降到最低。

尼泊尔经济面临着如何保持持续增长的挑战,同时得到了较为宽松的财政空间和收支平衡的支持。近期尼泊尔最大政党一致同意颁布新宪法的行为,为恢复高速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同时,仍然需要动力持续推动经济改革,改善投资环境。

4 重建需求及提高复原力

由于尼泊尔地震影响到了国内大部分地区,灾后恢复问题迫在眉睫。民众已经开始为灾后恢复贡献力量,政府计划在灾后需求评估(post-disaster needs assessment, PDNA)结果的基础上,发展一项大规模的灾后恢复项目。该项目由政府策划,同时也需要尼泊尔社会中其他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发展合作伙伴的支持。

4.1财政需求 尼泊尔需要持续的外界支持以得到恢复和重建费用,灾后恢复费用总计约6690亿尼泊尔卢比,即67亿美元,费用中并未计算重置费用,尤其是房屋部分的费用(表2)。为更好地管理恢复和重建的花销,政府建立了共计2000亿尼泊尔卢比的国家重建基金,现已投入200亿。面对大量的灾后恢复需求,政府需要维持资金的流动性。

4.2降低灾害风险,完善原地重建 在地震前,降低灾害风险(Disaster Risk Reduction, DRR)握有有限的优先权和资源,因此,在尼泊尔今后的短期(1年内)、中期(2~3年)、长期(4~5年)计划中,DRR系统亟需改进,以提高整个国家的抗灾能力。政府将会完善地震政策,并在全国范围建立地震监控网络,同时推动地震学的研究。

4.3恢复之路 鉴于灾害的现状和整个城市的脆弱性,完成灾后恢复和重建有助于整个国家的灾后恢复力,这种助力应该表现在经济、社会凝聚力和管理上。一旦给予正确的支持,女性和边缘性人群在灾后社区重建方面发挥着特有的能力。如果在实现项目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性别平等和社会包容,灾后重建将会更加具有成效。灾后恢复计划应该特别注意所有破损或毁坏的历史建筑的恢复和重建。投入大量资源在尼泊尔文化古迹的保护上,这种做法对无形文化的保护具有积极影响。Dolakha、Sindhupalchowk、Gorkha、Nuwakot、Rasuwa和Dhading是最贫困的地区,该地区面对灾害最为脆弱,在灾后重建规划中需格外注意。

表2 2015尼泊尔地震灾后需求汇总

尼泊尔人民充分展示了他们在应对灾害时的复原能力。尼泊尔经历了多次自然灾害后的修复和重建工作,积攒了大量相关经验,政府将会尽全力支持灾后修复和重建工作。

(赵星磊,余 婕,肖 晖,王 蓉 译 顾林生 校)

· 读者来信| LETTERS TO THE EDITOR ·

大家应更进一步关注我国水污染的防治

王一镗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should be further focused on in China

WANG Yitang. Faculty of Emergency Medicine,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1 一本书对我的启示

最近,笔者阅读了一本由美国Dan Fagin著的《汤姆斯河——一个美国“癌症村”的故事》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感触颇深。该书于2014年获得了普利策奖最佳非虚构图书和蕾切尔·卡森奖最佳环保图书。书的大意是:美国新泽西州橡树森林区有一条汤姆斯河,河区一小镇就取名汤姆斯河镇,居民人口不足两万。巨大森林的中心,隐蔽地藏着一所巨大的化工企业——汽巴·嘉基公司(也称汤姆斯河厂),生产着毒性和污染极重的印染原料。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后,时至1957年,镇上的供水系统第一次检测出了污染物。随后,该镇又出现了癌症患者“群集”现象,并被发现与工厂的排污有关。从此,汤姆斯河社区的居民、美国的民间绿色环保组织、政府机构等开始与该企业展开长时间的斗争,终于在1991年迫使汤姆斯河化工厂关闭。

那么,这间化工厂关闭后,去了哪里呢?工厂总部把化工生产迁移到中国和印度!荣幸之至!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工产品生产国和使用国。1996—2010年,我国的苯、乙烯和硫酸的产量翻了一番。该书作者披露(P491):巴斯夫,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工公司,在中国有7000名员工和40家工厂;陶氏化学,在中国有4000名员工和20家工厂;这些工厂的化工生产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水和排出大量的废水和污水。当然,这仅是我国显山露水的冰山一角而已!

2 我国水资源污染情况的观察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为宝贵物质。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包括所有动物和植物,都离不开水,和空气一样。据统计,我国人口占世界总量的22%,然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世界总量的8%,人均占有量仅为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平均可利用水量的1/4,是世界排名紧靠后的国家,是全世界范围内13个贫水国之一[1]。然而,我国不仅面临水资源贫乏的问题,还有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

还记得小时候家乡的小河道,清澈见底,在孩提的心目中,看着也格外可爱!手痒时,我会在河边用几块砖头,围成一个小小的陷阱,次晨再去一看,哈,竟有几只中计的河虾,鲜活鲜活地乱跳,遂拿将回家,养在瓶里!而在20世纪80年代,在美丽的苏州市郊,离城10~20公里农村纵横的河道和小溪中,已经很难抓到鲜活的河虾了,有些地段水道的色泽似乎变得“美丽”了,“五颜六色”!十年前左右,笔者到家乡无锡,每个人对家乡,总有说不出的眷恋。尤其是无锡的太湖,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那天,我正巧看到满城百姓多在购买、储存瓶装饮用水,当我抵近太湖边时,却迎来一股刺鼻的异味,再抵近湖边一看,吓得一跳,澄清的太湖真是着装得很“美丽”了,有时湖面会覆盖着一层深深浅浅的绿被,犹如足球场的草坪,据说是蓝藻暴发,后经一段时间的整治,花费了极大的经济代价,总算还了太湖一定程度的清白。但是,今年8月初,太湖又一次蓝藻大面积暴发!以前,其中一个“小小的”污染源,便是大家“享之不尽”的船菜,湖边一字排开无数的民船,登船便可享用湖鲜,即所谓的船菜,这样,每天不小的人群蜂拥而至,这些人们的吃喝拉撒,包括剩菜剩饭,都“很容易”毫不费力地就地消化,直排湖中。广阔太湖周边的多个县市农村的居民,所有生活用水又是如何处置的呢?笔者非环境问题专家,没有调查,不能随便乱说,就南京市的情况,据报道,雨污分流也尚未妥帖完善。据此推理,湖边的农村,对各类生活的垃圾和污水,还有为数不多的露天公厕,以及大量冲刷牛、猪、鸡舍等污水,污水处理不可能完善得胜过一个城市,正好,有一个无比巨大的蓄水桶——太湖,她可以大大方方地无偿地接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污水,我认为这不是猜测,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残酷的现实。目前我国每年排污量约300亿吨,而我国有能力处理的污水只占污水总量的20%左右,70%~80%的污水直接排放[2]。有时,水污染十分严重却很隐蔽,如某些化工行业的排污,甚至无色无味,源头既难寻找,又不易证实(如果认真对待的话,那也就不难了)。而其导致的结果往往是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不易引起人们警觉,有时一旦确证,却早已形成代价重大的后果,如前述的癌症患者“群集”现象。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9.019

作者简介:王一镗,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E-mail:nanjing120hu@163.com

作者单位: 210029,江苏省南京医科大学急诊医学系

3 建 议

不言而喻,水资源污染不仅影响一人,往往会危害一大片、一大群,甚至整个社区,后果严重。严重的水污染也是一类灾害。国家和政府每年都花费巨资,努力控制太湖等地区的污染。而污染的防治,在理论上应是“三分处置、七分预防”,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我国对人为污染的处置,重重提起,轻轻放下,罚少量钱款,却换得了继续任意排污的通行证(此时,可以更大胆了)。而对预防往往付出十分吝啬,一待出了问题,不得不处置时,却又无奈地大方。

作为一个普通百姓,笔者真诚地呼吁,我国所有人民,都必须凭着自己的良知和良心,来善待我们的水系。绝不能像汤姆斯河化工厂的资本家们,为了掠夺资本(应该是疯狂地掠夺),不顾一切,胆大妄为,疯狂地、严重地去污染当地环境。

我们对此不能消极和无奈,而是要积极应对。诸如政府对防治水污染的立法,要加强监管和落实;有关企事业单位要做到遵章守纪;加强对防治水污染的宣教工作,人人来关心水污染的防治,而且从自身做起。

当然,笔者还是深信我国人民和政府,有能力、有办法、有决心来处理好发展生产、增加GDP和污染防治之间的平衡点。

我们大家都将会在蓝天白云和清澈水系的乐园中,生生不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参考文献】

[1]王晓琳. 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15): 253-257.

[2]朱光佩. 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M]//王一镗,刘中民. 灾难医学理论与实践.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570.

(2015-08-11收稿 2015-08-28 修回)

(责任编辑 郭晓)

中国国际救援队赴马来西亚救灾演习的实践与探讨

杨宇,赵亮,刘海峰

Discussion on the practice of China 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Team for disaster relief drill in Malaysia

YANG Yu, ZHAO Liang, and LIU Haife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Administration, General Hospital of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Beijing 100039, China

2015年5月25-28日,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5名队员在马来西亚参加了中马联合举办的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习[1]。本次演习旨在检验东盟国家在灾害应急管理和响应方面的一致性,包括军地协调能力、创造协同效应,特别是在东盟各国之间建立有效的应对灾害机制,重点解决多个国家之间救灾资源的协调和国内民防、军队资源协调方面问题,促进国际灾害救援经验技术交流。现就演练情况和感受总结如下。

1 演练的基本情况

此次演习由马来西亚和中国共同主办,包括桌面推演、实兵演习和行动评估三部分内容,共有21个东盟地区论坛成员和8个地区与国际组织的4000多人参加。中国外交部、民政部、总参、国务院应急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卫生计生委、海洋局、海警局、地震局等部门的600多名人员参加了全部科目演习。中国国际救援队主要参加实兵演练科目中山体滑坡和建筑物坍塌两个场景下的紧急医疗救援,同时负责整个救援队人员的医疗保障任务(图1)。场景设置为超级台风“英迪拉”登陆马来西亚后,引发了大量的山体滑坡、建筑物坍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被困。场地设置在提马索塔镇(Timah Tasoh),面积约400平方米,伤病员全部由志愿者扮演。

2 演练流程

整个实兵演练过程按照联合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规范展开,地震局派出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ffice for the Coordination of Humanitarian Affairs,OCHA)认证专家参与组建了现场协调中心( On-Site Operations Coordination Centre,OSOCC),负责接收、组织、协调各个援助国医疗队的救援工作。现场在马来西亚消防部队总司令指挥下,进行了36小时不间断实兵演练。5名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员与地震局结构专家和工兵团混合编组,联合印尼、文莱救援队主要参与山体滑坡和建筑物倒塌两个场景的伤病员搜救任务。演习过程中,参演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员携带药品、设备深入废墟内部,对伤病员进行初步止血、包扎,骨折肢体固定和颈部支撑、眼睛防护等控制性处理后,将“伤病员”平置于脊柱板移出废墟,快速后送至灾害现场附近的临时医院,共在模拟倒塌建筑物中救出2名伤病员(图2)。联合国组织了专门的多国评估小组对救援行动的各个环节进行了专项评估。

DOI:10.13919/j.issn.2095-6274.2015.09.020
作者简介:杨 宇,博士研究生在读,高级工程师,E-mail: yysbox@126.com
作者单位: 100039 北京,武警总医院医务部
通讯作者:刘海峰,E-mail:haifengliu333@163.com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Haifeng, E-mail:haifengliu333@163.com

图1 救援队员对同队人员进行医疗保障

图2 救援人员正在转运伤病员

3 讨 论

东盟地区论坛于1994年成立,包括东盟10国、中国、俄罗斯、印度、美国等27个成员国,是亚太地区影响力较大的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平台。在自然灾害管理合作机制方面,2005年7月东盟成员国签订了《东盟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协定》;2011年根据《东盟灾害管理和应急响应协定》成立东盟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旨在促进东盟10国之间、各国与相关联合国组织及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和协调,以推动区域合作,更加紧密的共同应对自然灾害。东盟地区论坛救灾演习是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救灾演习之一,每两年举行一次。

本次是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首次参加的东盟地区论坛和救灾演习,特别是我国作为联合主办国,共有9个部委600余人参演,受到武警总部和后勤部首长的高度重视。出队前,参演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员在凤凰岭接受了国际救援队标准化培训,整个救援过程完全按照联合国国际搜索与救援咨询团(International Search and Rescue Advisory Group,INSARAG)指南要求,确保了国际多国联合救援全流程的无缝连接。通过演习,有效检验了各国医疗救援队密切协同的能力,促进了国际交流学习。

灾害医学救援的根本目标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如何破解现场有限的救援人员、医疗资源与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的伤员之间的矛盾,是提升救援效能的关键。总结多次救援实践和演习训练,笔者认为影响救援效能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3.1高效、标准的救援组织模式 在借鉴前三次救灾演习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本次演习进一步细化了行动流程、装备使用和救援技术,并致力于演练多个国家在联合国框架下遵照统一模式,协同开展救援行动、共同应对灾害的能力。国际救援队伍的到达、注册,在划定位置展开行动,及各阶段工作会议、数据收集、信息发布等各个流程全部由OSOCC统一协调调度,最大程度发挥了现场有限资源的实际效能,有效促进了国际交流学习。

3.2专业的救援队伍及装备 中国国际救援队自2001年组建以来,积极参与国际国内灾害救援实践及演习活动,并在2014年顺利通过了联合国专家组能力分级测评复测(INSARAG External Re-Classification,IER)。整个实兵演练的救援行动,在有效保障救援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由地震专家、结构专家、医疗专家和工程人员按照INSARAG指南标准程序协同开展。专业的装备、专业的技术为救援队应对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救援提供了必要保障。

3.3 必要的国际、地区间演练 当灾害严重到一个国家无法应对时,往往需要国际人道主人援助力量的介入。实兵演练的模式最能有效检验预案,可提高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帮助完善应对突发事件所需救援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磨合机制、明确任务、理顺指挥关系和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是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本次参演,提高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应对突发灾害医学救援的现场处置能力,全面展现了精湛医疗技术和良好精神面貌,赢得了国家救援同行的高度认可,为国家和武警部队争得了荣誉,并受到国家和军委领导的高度评价。

[1]俞懿春,杨 讴. 东盟地区论坛第四次救灾演习举行[N/OL].(2015-05-26)[2015-07-21]. http://world.people.com.cn/ n/2015/0526/c1002-27055211.html.

(2015-07-20收稿 2015-09-01修回)

(责任编辑 付辉)

Optimized evaluation on nursing operation in insulin pump

MA Yanxia. Department of Endocrine,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ogistics Colleg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s, Tianjin 300162, China

This paper summarized, nursing operation experience during clinical using insulin pump on diabetes mellitus (DM)patients, compared traditional nursing and optimized nursing operation technology,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adverse reactions and feeling unwell of patients, and put forward further improvement measures for the corresponding nursing operation . Therefore, adverse reaction and feeling unwell of DM patients in short-term treatment with insulin pump were increased,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degree was improved.

insulin pump; nursing operation; diabetic mellitus

R587.1;R248.1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尼泊尔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书画影苑.尼泊尔
千年蝗虫灾害的暴发成因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尼泊尔的忧伤
尼泊尔 震后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