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将前人关于C2C电子商务企业的研究和企业竞争力理论作为电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结合实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C2C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分析,为电子商务企业了解自身竞争力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企业竞争力;层次分析法
互联网的普及、观念的转变促使人们开始用网络购物方式购买商品。2012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相当于我国GDP排名第17位的省份,而这其中,C2C电子商务模式的贡献率就达到三分之一,是电子商务的主要模式。业务量增长的同时,竞争也愈发激烈,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电子商务企业如保持竞争力并持续发展,是每个电子商务企业面临的问题,因此对C2C电子商务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引言
1.企业竞争力理论
企业竞争力很早就开始受到关注,但至今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1985年,世界经济论坛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使得企业在当今和未来的市场环境中,能够拥有比国内外竞争者更有优势的价格、质量、销售能力和对客户的服务能力。巴顿从知识的的角度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种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交易的,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专有的知识和信息,是企业所拥有的提供竞争优势的知识体系。我国的芮明杰则提出这是种不易复制、企业所独有的、能在同行业取得领先地位所必须依赖的关键性能力.虽然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竞争力有着诸多观点,但有着共通之处,一是独特性,企业拥有的独一无二无法复制的能力;二是持续性,能为企业在今后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提供持续竞争力;三是复杂性,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融合企业内外多种复杂因素而逐渐培育形成的。
2.C2C电子商务企业特征
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技术和网络为媒介,以商务为核心的一种新型商业运营模式。而C2C(customer to customer)是电子商务中一种用户对用户的模式。C2C电子企业兼顾信息产业和服务产业的特征。目前,国内外关于C2C电子商务模式的研究数量和角度有很多。Ba和Pavlou(2002)从企业信用角度指出客户的购买意愿会随着店铺信用程度产生相关度很大的影响;朱红涛(2004)从不同角度、深度探讨了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因素,并详细的做了分类,同时分析了这些影响因素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董雅丽和杨稽(2007)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剖析,并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C2C模式下的商家是大量的、零散的个体经营者,面临竞争对手和B2C模式的强大冲击,加之他们大部分规模和信誉等级并不高,想要在网店经营过程中维持竞争力、获得稳定持续的竞争力变得非常困难。
二、C2C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C2C模式下的顾客先通过关键词搜索宝贝,再综合物流信息、店铺保障等情况决定是否购买。在排除外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总结前人关于竞争力和电子商务企业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C2C电子商务企业的企业竞争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大方面: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发展能力、抗风险能力,每个方面有着其具体的评价要素和指标。(见下图)
三、C2C电子商务企业竞争力指标评价
本文收集整理了淘宝网上一家皇冠等级店铺的相关数据,运用层次分析发对其竞争力进行评价,具体实证研究步骤如下:
1.构造判断矩阵
为了减小因素对比的难度,采用相对的尺度来进行比较,引入马斯.塞蒂提出的九级标度法。依次对于同一级的任意指标做两两比较判断,共有5个判断矩阵O-P、P1-C、P2-C、P3-C、P4-C,以O-P判断矩阵A为例,如下表。
2.层次单排序及一次性检验
利用方根法计算出下次层对上级层的排序权重。由于影响因素的两两比较值是人通过经验将模糊的感觉量化为确切的数值,在多个因素之间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因此,需要对判断矩阵做一致性检验,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利用方根法对上述5个相互比较后的矩阵进行特征向量w和最大特征根λmax的计算,并计算出一致性指标CI,和检验数CR。依旧以判断矩阵A(O-P)为例,一致性指标,检验数,可以看出CI、CR均小于0.1,通过一致性检验。
同理计算可得另4个判断矩阵的结果均满足CI<0.1、CR<0.1,即层次单排序的结构有一定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3.针对最高层的层次总排序
获得同一层析各要素之间的相对重要度按照层次结构模型最高层次到最低层次逐层计算,计算出最低层指标对目标层的相对重要性。
按照计算各指标的排序权重和各指标权重之积累加后即可得到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即总目标的权重。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为Q1=0.0178、Q2=0.1478、Q3=0.1082、Q4=0.0386、Q5=0.039
7、Q6=0.2724、Q7=0.2300、Q8=0.0808、Q9=0.06481。可以看出,Q6全店成交转换率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最大,Q7供应链稳定次之,Q2销售模式第三。因此对于C2C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可以对这些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例如有效设置关键词、找物流服务较好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供应商KPI考核等,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LeonardBarton.Core Capabilities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3.P111~113,1992.
[2]苗明杰.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朱红涛.网络信任与电子商务[J].现代情报,2004(10):55-56,5.
[4]王连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1-25.
作者简介:付静莎(1991- ),女,江苏苏州人,重庆交通大学,专业:决策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