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肿瘤医院(434000)李洪涛 王梦 付国权 周遵艳 张森 万鹏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最常见的第三大肿瘤,78%的病例发生于发展中国家,在中国,宫颈癌是女性肿瘤致死的第二位原因,根治性放疗是ⅡB期以上中晚期及早期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的主要手段,但在临床治疗中,约4.3%~53.9%的宫颈癌患者可于放疗后1年~1.5年出现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血便、粘液血便,严重者可出现阴道直肠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使用比亚芬联合常规药物保留灌肠,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附表 不同方法保留灌肠对宫颈癌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比较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肿瘤内科就诊的89例宫颈癌放射治疗后发生放射性直肠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5例,年龄为52岁~66岁,中位年龄为61岁;其中鳞癌40例,腺癌5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89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过长江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比亚芬10g,维生素B122mg、地塞米松 5mg、庆大霉素16万单位、蒙脱石散 3g、温生理盐水50ml混合均匀后早晚各一次,行保留灌肠。
1.2.2 对照组:维生素B122mg、地塞米松 5mg、庆大霉素16万单位、蒙脱石散 3g、温生理盐水50ml混合均匀后早晚各一次,行保留灌肠。保留时间大于2小时,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对症及支持治疗,治疗同时进食易消化、少残渣饮食,防止便秘。
1.3 判断标准 参照《最新国内外疾病诊疗标准》中溃疡性肠炎的疗效判断标准[1]。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见附表
宫颈癌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治疗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由于宫颈与膀胱和直肠相邻,对宫颈癌进行放射治疗时,常可见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其发病率为10%~60%。放射性直肠炎是射线引起直肠粘膜无菌性炎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上皮细胞的脱落、变性,肠绒毛萎缩,直肠粘膜充血及水肿,严重者可致小动脉肿胀、闭塞,引起局部或弥漫性的肠壁缺血溃疡、出血,更有甚者可导致直肠狭窄或肠穿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比亚芬是由法国生产的一种白色水包油型复合制剂, 包含15种成分,其中最主要的成分为三乙胺醇,三乙胺醇对于治疗放疗后皮肤及粘膜损害的疗效已得到了多项实验的验证[2]。比亚芬发挥疗效的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具有防止创面干燥、保湿及深部水合作用,其次,可通过渗透以及毛细作用的原理,起到清洁和引流的双重作用。依据上述放射性直肠炎的发生机制以及比亚芬的药理作用,本实验使用比亚芬保留灌肠,使药液直接作用于肠腔内,便于药物与肠黏膜充分接触,有利于药物的充分吸收,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