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广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
【宏观经济】
我国海洋经济平稳运行引领新常态
——解读《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何广顺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天津300171)
通过对《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全面解读,深入分析了2014年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主要海洋产业、区域海洋经济的基本态势,并展望了2015年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得出基本结论:受国际国内形势影响,海洋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成效,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传统海洋产业加快转型,海洋服务业稳步发展,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海洋相关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海工装备制造及涉海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最为显著;各区域加快结构调整步伐,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比重上升最快;预计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海洋经济将继续保持并引领新常态,海洋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加大。
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统计;解读;2014年
2015年3月,《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1](以下简称《公报》)如期发布,《公报》全面展现了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情况,以及主要海洋产业、区域海洋经济的基本态势。在国民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我国海洋经济已率先进入深度调整期,总体上保持平稳、健康的运行。
《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可比增速7.7%,虽高于同期国民经济增长速度0.3个百分点,但较往年继续呈现放缓态势,与前几年相比增速明显回落(见图1);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过去的一年,从国际方面看,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世界经济形势将维持低增长态势,国际需求不足长期存在,贸易增长依然在低位徘徊,对外向型海洋产业增长负面影响持续;从国内方面看,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从2012年起,我国海洋经济整体上已呈现出增速趋缓的特征,相比国民经济,率先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同时,基于海洋产业的自身特征,海洋经济也在不断地引领国民经济新常态,这也是海洋经济保持平稳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图12010 -2014年海洋经济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Fig.1Growth rate of the marine economy and national economy from 2010 to 2014
2014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以海洋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油气业为代表的海洋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海水利用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电力业为代表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继续处于领先地位,以海洋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为代表的海洋服务业继续发挥产业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就业,有效促进沿海地区产业升级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
2.1海洋传统产业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1)海洋渔业——积极推进远洋渔业国际合作,大力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2014年,在良好的现代渔业建设势头和政策环境下,海洋渔业克服了台风灾害等不利影响,海水产品市场基本平稳,水产品产量平稳增加,市场整体购销两旺。《公报》显示,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4 293亿元,比上年增长6.4%,发展态势良好。远洋渔业亮点突出,全年共投产远洋渔船2 470艘,同比增加311艘,增长14.4%;仅前三季度远洋渔业总产量142万吨,同比增长67%,已超过去年全年总产量。伴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实施,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落户福州并开业运行,实现了我国与东盟各国渔业合作互联互通;远洋渔业海外基地建设规划已纳入国家战略部署,将为远洋渔业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同时,沿海各地区积极发布并贯彻落实各项政策:如河北省《关于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苏省《关于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意见》、广西自治区《促进现代渔业跨越发展的意见》、辽宁省《实施渔船互助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江苏省《国有渔业水域养殖流转管理办法》等,为规范海洋渔业发展秩序、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海洋船舶工业——加快调整转型步伐,市场触底开始反弹。2014年,我国船舶市场在国家船舶工业结构调整、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船舶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和船舶出口额及主营业务收入等主要指标都呈现上升态势。《公报》显示,全年实现增加值1 387亿元,比上年增长7.6%。2014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航运造船产能双过剩等不利局面,船舶行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倒逼下,加快调整转型步伐,全年造船三大指标市场份额继续保持世界领先,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1.7%、50.5%和47.1%,其中新接订单量比2013年提高了2.6个百分点[3]。但是,面对低迷的市场,我国船舶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依然处于低位,离行业产能利用率合理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且不少企业为了生存,承接金融危机后的低价船舶,企业经济效益将持续在低位徘徊,回暖进程稳中有忧。
3)海洋油气业——供需价格多重影响,海洋油气量增值减。2014年,受国际原油价格持续大跌影响,我国海洋油气业发展呈现出“量增值减”的特征。《公报》显示,海洋油气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 530亿元,比上年减少7.2%。海洋油气产量总体上保持稳步增长,海洋原油产量4 614万吨,同比增长1.6%,占全国原油产量比重达到22.0%,比2013年同期增长0.3个百分点;天然气产量13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3%,占全国天然气产量比重为9.8%,比2013年同期增长0.1个百分点。但是,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地缘政治局势、全球供应增加及需求减少等因素的影响,2014年世界原油价格震荡走跌,累计下跌46%,对海洋油气业产值和效益造成较大冲击,造成我国海洋油气业负增长。尽管如此,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还是取得了一些新的发现,南海琼东南盆地自营深水勘探首次获得突破,获得中型天然气新发现——陵水17-2;渤海海域获得一中型天然气新发现——渤中22-1,对于支撑我国海洋油气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2.2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增长速度处于领先地位
1)海水利用业——海水淡化技术取得新突破,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十二五”以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相继发布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海水淡化发展的政策规划,去年住建部、国家发改委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节水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沿海淡水资源匾乏的地区和工矿企业开展海水淡化水利用示范工作,将海水淡化水优先用于工业企业生产和冷却用水。……开展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供水系统试点,完善相关规范和标准”。政策的接连发力将为海水利用进一步发展扫清制度障碍。此外,海水利用多项技术取得重要进展,普陀六横日产10万吨膜法海水淡化国产化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通过验收,申请国家和国际相关专利58件;中关村新能源海水淡化膜法技术示范项目通过专家组验证,预计有望将当前海水淡化制水成本降低10%以上,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海水淡化大规模推进提供坚实条件。伴随着各项政策规划稳步推进,2014年海水利用业取得较快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14亿元,比上年增长12.2%,成为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2)海洋生物医药业——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加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十二五”以来,随着全球范围内生物技术和产业的加快发展态势,国家加大对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力度,颁布实施了多项规划政策,引导和扶持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各沿海地区也加进谋划部署,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签署合作协议、组建产业技术联盟、举办博览会、制定管理办法等多种方式,加速海洋药源生物的开发和产业化利用。2014年,大丰港海洋生物博览会在江苏大丰港海洋生物博览中心隆重开幕、福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峰会在福州召开;上海市海洋生物医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物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国家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基地正式获批建设;等等。可以说,在各方的关注和支持下,海洋生物医药业发展迅猛,“十二五”期间海洋生物医药业已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2014年全年实现增加值258亿元,是2010年的3倍,比上年增长12.1%,领衔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并成为突出亮点。
3)海洋电力业——行业发展逐步规范,海上风电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别是2014年,围绕着海上风电建设与部署,多项规划和文件相继发布,加强风电行业管理,推进海上风电场规模化建设,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确定包括海上风电、海洋能在内的能源发展战略;国家能源局印发《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涉及44个海上风电项目,共计逾10吉瓦装机容量;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我国海上风电上网电价。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2014年我国海洋电力业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增加值99亿元,比上年增长8.5%。海上风电项目得到较大规模推进,龙源福建莆田南日岛项目动工开建,龙源大丰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中广核如东海上风电项目也于年内开工建设,上海东海大桥二期海上风电项目于2014年完成全部机组吊装。随着海上风电场规划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主要风电机组整机制造厂都积极投入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的研制工作。
2.3海洋服务业产业带动效应明显,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滨海旅游业——海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滨海旅游发展热情高涨。2014年,为提振经济、稳定增长、扩大消费,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发展旅游业作为扩就业、增收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海洋旅游业作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滨海旅游景区进一步升级,海洋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多彩,如福建海峡旅游博览会、天津新春“海底庙会”、天津港湾旅游文化节,象山“开渔之旅”活动、大连国际沙滩文化节等活动日益成为滨海旅游发展的热点。同时,邮轮游艇等新兴旅游业态发展迅速,海口、三亚、中山、天津、青岛等沿海城市都相继出台了游艇邮轮产业发展相关规划,上海、三亚、厦门、天津已先后建成专用的邮轮码头,并向邮轮母港稳步发展。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激励下,滨海旅游全年实现增加值8 88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成为带动海洋经济的重要增长点。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断完善,预计滨海旅游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2)海洋交通运输业——港口发展势头良好,航运市场依旧低迷。2014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我国海洋交通运输行业运行稳中偏缓,航运市场依旧在低迷和复苏间挣扎徘徊。《公报》显示,海洋交通运输业实现增加值5 562亿元,比上年增长6.9%,比上年减少0.5个百分点。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生产总体保持稳步增长,但增幅放缓。沿海规模以上港口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9.48亿吨,同比增长6.1%,较上年放缓4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 570.8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0%,较上年放缓0.7个百分点[4]。航运方面,受宏观经济低迷、水力发电高涨以及运力严重过剩等因素影响,沿海干散货船队运力增幅继续明显放缓,新建船舶缩减近一半。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务院及交通运输部相继出台《关于促进海运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我国邮轮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等多部文件,积极推进海运强国建设,更好地服务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相信在各项政策的支持下海洋交通运输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海洋相关产业是指以各种投入产出为联系纽带,与海洋产业构成技术经济联系的产业。2014年,海洋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24 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海工装备制造及涉海金融服务领域的发展最为显著。
1)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近年来,全球海上钻井平台更新换代,释放大量需求,刺激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持续火热,同时国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先后制定发布一系列支持战略性新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为海工装备制造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加之受益于近几年我国大型海洋工程设施建设和海洋油气开发的拉动,海洋工程船、钻井平台承接量大幅攀升,大量企业涌入海工装备领域,国内从事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的企业从2012年以前的4~5家迅速增长至10余家。随着研发设计水平和建造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2013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金额已超过18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达29.5%。其中,海洋工程辅助船和自升式钻井平台接单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我国在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大幅下滑的前提下,仍然接获了139亿美元的订单,并且占全球市场份额上升到41%,首次超过韩国拔得头筹[5]。
但是,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总体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伴随着沿海各地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的相继建设,重复建设严重,低端产能过剩风险加剧。虽然我国在订单量以及订单金额上有大幅提升,但在单价上却并不占优势。因此,加强自主设计研发以及高端装备的建造能力,是目前我国海工装备亟需解决的问题。此外,受油价持续下跌影响,海洋油气开采企业投资规模缩小,从而将给海工装备生产企业带来影响,特别是技术上不占优势的浅海装备企业,可能会面临淘汰。
2)涉海金融服务业——涉海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政策机制不断创新。面对巨大的涉海融资需求,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引导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十二五”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沿海地方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引导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国家海洋局与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海洋经济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紧紧结合本部门职能,加大对海洋经济的定向支持力度。同时,加快建立“政银企”合作机制促进财政资金与金融资本有效结合。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浙江省海洋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立浙江省海洋产业投资基金;福建省开展现代海洋产业中小企业助保金贷款业务,并设立政府参股的“蓝色产业创投基金”;广东省设立广东省海洋产业投资基金;等等。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积极探索信贷产品和融资方式创新。国内多家商业银行争相开辟涉海金融服务,探索多渠道的投融资方式,以破解目前海洋产业融资单一、社会资金吸纳不足的难题。近年来,全国首家渔业金融服务专业机构——民生银行海洋渔业金融中心在青岛成立,推出“渔贷通”。华夏银行针对港口物流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开设涉海信贷业务。此外,工商银行在北海也推出了滩涂融资信贷等创新产品。
去年12月,国家海洋局与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开发性金融促进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这是国家海洋局代表国家层面首次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此次试点合作预计到“十二五”末,涉海企业将获得100亿~200亿的中长期贷款额,基本形成引导、推进开发性金融参与海洋经济建设的良好局面。同时,国家海洋局也计划在此次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尽快搭建涉海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并逐步拓展金融支持海洋产业发展的合作对象、领域和方式,为金融助力海洋经济、助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的作用。
2014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海洋经济总量再创新高。《公报》显示,2014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海洋生产总值分别为22 152亿元、17 739亿元和12 484亿元,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7.0%、29.6%、20.8%。从区域格局来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海洋经济格局整体上未发生改变,但各区域比重增降幅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比重上升最快,比上年提高了0.6个百分点。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加速了京津冀产业融合,京津冀发挥各自优势,合力推动了海洋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与此同时,环渤海地区三省一市中有两个地区(天津和山东)被确定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地区,政策优势助推环渤海海洋经济在全国比重的提高。从海洋产业发展来看,除天气原因造成山东海盐减产而导致环渤海海洋盐业产业增加值出现负增长,其他海洋海洋均实现正增长,特别是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四大海洋支柱产业的增速均明显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海洋产业的普遍增长带动了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总量和速度的增长。
从区域海洋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十二五”以来,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沿海省份将工作重心投入到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调整海洋产业结构上来,海洋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但海洋经济结构调整效果初步显现。2014年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海洋船舶工业在国外环境依然严峻的形势下,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努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进产品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实现止跌回升,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利用业等海洋战略性新型产业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沿海各地海洋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将进一步加剧,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也将面临着深刻的变化。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新常态下海洋经济将会呈现以下趋势:一方面,海洋经济已率先进入了新常态,预计2015年乃至更长时间,海洋经济仍将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速持平、乃至低于国民经济增速的发展速度,这是由整体经济形势下行和海洋经济自身发展阶段决定的,但在国家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的条件下,海洋经济增速会实现缓慢过渡,预计不会出现“失控”和“硬着陆”情况,并可为结构调整预留发展空间。应尽快适应这种新趋势,抓住时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升级力度。另一方面,海洋经济将继续处于结构调整期,且调整的力度和深度将进一步加大。从船舶制造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等行业显示数据来看,我国传统海洋产业改造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虽然未来受宏观经济的影响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企稳向好的势头明显。随着沿海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国家提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等政策利好推动,沿海地区新的市场活力和增长潜力将被进一步挖掘,海洋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将成为带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新增长点。
[1]国家海洋局.2014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EB/OL].[2015-03-18].http://www.coi.gov.cn/gongbao/jingji/201503/ t20150318_32235.html.
[2]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OL].[2015-02-26].http://www.gov.cn/xinwen/2015-02/26/ content_2822060.html.
[3]中国船舶网.2014年中国造船业指标保持世界领先.[EB/ OL].[2015-02-13].http://www.okship.com/news/html/hangye/ 10345.html.
[4]中国港口网.2014年港口运输生产述评及展望.[EB/OL].[2014-12-29].http://www.port.org.cn/info/201412/181801. html.
[5]中国船舶报.全球海工装备市场2014年回顾与2015年展望.[EB/OL].[2015-02-09].http://www.cssc.net.cn/component_news/news_detail.php?id=18904.
China′s Marine Economy Running Smoothly and Leading the New Normal—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ional Marine Economic Statistics Bulletin 2014
He Guangshun
(National Marin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Tianjin 300171,China)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2014 Statistical Bulletin of China′s Marine Economy”,the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2014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and marine industry,the basic trend of regional marine economy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2015 development trend of marine economy.The basic conclusion:Impact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s,the marine economic growth has continued to slow down;the marin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has shown some initial effect,the marine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have developed rapidly,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marine industry has been accelerated,and marine service industries are developing steadily with constant emergence;the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of marine-related industries is good,most significant in the field of marin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financial services industry related to the sea;the regions have accelerated the pace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with the Bohai Rim having the fastest rising proportion of marine economy;marine economy is expected in 2015 and the coming period to continue to maintain and lead the new normal,and the marin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will further increase its intensity and depth.
marine economy;marine industries;statistics;interpretation;the year of 2014
F207
A
2095-1647(2015)02-0003-07
2015-04-16
何广顺,男,博士,研究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