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岩
(吉林省吉林市肿瘤医院介入科,吉林 吉林 132011)
精细化护理改善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应用效果分析
张 岩
(吉林省吉林市肿瘤医院介入科,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 探讨精细化护理改善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6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小于对照组的26.7%,手术成功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3±1.6)d,少于对照组的(28.5±2.1)d,护理质量评分为(98.4±1.2)分,高于对照组的(91.3±2.6)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有助于提高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精细化护理;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术成功率;应用效果
脑血管介入术是指经皮股动脉穿刺,在全身肝素化下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1]。由于脑血管介入术具有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特点,故在预防及治疗脑卒中、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但该技术术后易出现动脉痉挛、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再狭窄等严重并发症,患者亦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压力,予以全面围手术期护理意义重大。本研究就精细化护理改善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54.3±1.2)岁,锁骨下动脉及颈动脉支架植入5例,动脉狭窄球囊扩张2例,急诊动脉溶栓4例,脑动脉血管造影19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3.4±1.3)岁,锁骨下动脉及颈动脉支架植入4例,动脉狭窄球囊扩张2例,急诊动脉溶栓6例,脑动脉血管造影1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手术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1术前护理:予以患者头部MRI及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明确血管病变程度;于患者对侧肢体留置静脉留置针,保证输液通畅;患者入院后及时了解既往病史及对冠脉介入的认知水平,准确评估心理状态,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向患者讲解行脑血管介入术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告知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方法、预后及相关注意事项,争取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向患者介绍成功病例,以安慰性语言鼓励患者,缓解患者内心压力,协助患者树立治愈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3-4]。
1.2.2术中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尿量及生命体征变化,如患者出现血压变化异常、意识模糊及术侧肢体血运紊乱,应立即告之责任医师,并及时予以科学处理;注意输液及加压灌注液管道位置及通畅情况,维持灌注速度及加压灌注液压力袋压力恒定,防止出现介入导管阻塞[5]。
1.2.3术后护理:术后予以患者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术侧肢体末端皮肤颜色及温度变化,防止包扎过紧而过度压迫股动脉,进而导致下肢血运受阻;血压降低、四肢厥冷、乏力、恶心、呕吐及胸闷等术后并发症多由拔管时患者过于紧张、血容量相对不足及体位不适等原因造成,针对上述情况应协助患者尽早排尿,适当移动肢体;支架植入及球囊扩张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尿量、呼吸、心率、血压及神志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处理[6]。
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其中护理质量评分采用发放自制问卷调查表形式进行。
1.4统计学方法:对文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作比较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小于对照组的26.7%,手术成功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成功率比较[例(%)]
2.2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3± 1.6)d,少于对照组的(28.5±2.1)d;护理质量评分为(98.4±1.2)分,高于对照组的(91.3±2.6)分,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表2 两组住院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护理质量评分观察组 30 15.3±1.6* 98.4±1.2*对照组 30 28.5±2.1 91.3±2.6
脑血管介入术是通过导管进入血管内腔直接到达病变部位血管,再借助于器械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种技术,属于精细而复杂的手术,如管理不到位,易导致排尿困难、血肿及血压升高等并发症发生[7]。精细化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护理理念引向深入基本思想及管理模式,其服务宗旨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需求,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及焦虑等情绪,术前积极宣教健康知识,术中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进而减少并发症发生[8]。通过研究可知,实施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少,患者住院时间短,护理质量评分高,提示精细化护理以手术过程为中心严格规范护理行为,通过全面、细心护理满足患者需求,进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1]张文静,刘丽红,蓝惠兰.介入护士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脑血管介入患者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1,32(6):815-817.
[2]贾真,张新春,黄燕.中医干预心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及术后并发症的用药规律[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1(9):84-86.
[3]李晶.心理干预在脑血管介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J].西部医学,2010,22(6):1063-1064.
[4]李艳梅,佟翠娟,毕艳杰,等.心理行为指导对冠脉介入围手术期患者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2):98-99.
[5]刘亚红,梁玉婷.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用药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6):33-35.
[6]许永丽,李小林,张洁.脑血管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0,8(6):467-468.
[7]符晓艳.不同饮食方法对行脑血管介入手术患者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4,26(3):69-71.
[8]郝书敏.精细化护理在脑血管介入围手术期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7):57-58.
R473.6
B
1671-8194(2015)29-02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