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菊
(长沙市芙蓉区红十字医院,湖南 长沙 412000)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
胡小菊
(长沙市芙蓉区红十字医院,湖南 长沙 412000)
目的 探讨与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肝胆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实施治疗,观察组则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高达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肝胆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肝胆外科;损伤控制性手术;并发症;应用
肝胆外科损伤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性损伤疾病,患者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体温下降、代谢性酸中毒等症状表现,可能对其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1]。有研究报道提示,在肝胆外损伤患者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不仅疗效确切,同样安全性较高[2]。基于此,为进一步分析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肝胆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其控制性手术指征。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在21~62岁,平均年龄为(31.2±1.6)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者28例,高空坠落6例,利器打击5例,其他原因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3~64岁,平均年龄为(32.1±1.1)岁;其中交通事故致伤者33例,高空坠落9例,利器打击6例,其他原因2例。入选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1.2一般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行Ⅰ期手术治疗,手术完毕后关闭腹腔,进行引流处理,术后采取传统恢复处理。对观察组则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患者入院后迅速行腹部检查,行初期简化手术,修补损伤血管,并采取腹腔填塞法行压迫止血处理,并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来判定控制性手术的实施,并依据患者的不同损伤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肝胆破裂的患者,则需控制其入肝的顺序,并清除游离受损肝组织,采取控制性止血处理。针对合并肝外胆管损伤患者则需在完成修补手术后,实施T管引流处理,并对其肠系膜动脉行结扎处理。对脾脏破裂相对来说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选用脾脏切除术实施治疗。对脾脏轻微破裂患者则选用常规止血方案处理。对脏器官破裂患者则需在其破裂部分,采用钳夹进行闭合结扎处理,避免产生腹腔污染。对骨盆骨折而导致腹腔出血患者,则迅速控制其主动脉,尽可能降低出血量,在完成手术处理后,关闭患者腹腔。在其复苏阶段,对患者进行对症处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补充血容量,给予营养支持,纠正患者紊乱的水电解质,待患者生命体征完全平稳后,实施确定性手术治疗。在手术完毕3 d后,可参照患者的病情实施二次确定手术治疗。取出患者早期腹部填充物,并对其脏器实施重建与修补。
1.3观察指标:对所有患者实施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统计两组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记录病死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构成比(%)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情况: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治愈22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高达92.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5%,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对比情况
2.2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5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7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肝脏是人体腹腔器官中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血供比较丰富,承担着人体关键的生理功能。在机体受到暴力威胁时,可能出现肝胆损伤,导致机体代谢异常,影响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严重情况下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3]。有相关文献提示,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虽然有其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可能出现酸中毒、凝血功能障碍、呼吸窘迫、肺部感染等不良反应,影响其恢复。而采取损伤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则可提高肝胆外科急性损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症对患者机体的损伤,优化治疗效果。
控制性手术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简化手术、确定性手术、再次手术。在患者入院后,采取快速简化手术,可迅速缓解其腹腔的出血及污染现象。实施确定性手术,则可进一步纠正患者的三联征,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改善其临床症状,随后实施二次确定手术,则可对患者损伤的脏气管行确定性修复处理,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优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在本组研究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高达92.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早期研究报道一致,同时也进一步证实,在肝胆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1]张耘.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9,15(2):136-137.
[2]李加洲.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4(20):93.
[3]熊少刚,周大文,刘波,等.损伤控制性手术在肝胆外科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32):68.
R657.3;R657.4
B
1671-8194(2015)29-009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