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聪
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我认为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现在的初中生,既有来自当今纷繁复杂的社会对他们的影响,也有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对他们的影响。如何在日常学校教学中对他们进行教育,让他们能健康成长,成为摆在我们班主任面前的一道难题。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情形是,有的老师对学生实行“高压”政策,学生们敢怒不敢言,口服心不服,甚至有的学生还对老师阳奉阴违。还有的老师呢,对学生们苦口婆心,可是学生却无动于衷,对老师的话左耳进右耳出,这样的思想教育收效甚微,如何能达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呢?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是柔软甚至脆弱的。而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当我们击中他们内心深处那柔软甚至是脆弱的部位时,他们也会有所触动。只不过那些东西,平时被他们小心翼翼地锁得严严实的,一般人很难触及。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如果要制定一些强硬、严厉、苛刻的班级规章制度来约束初中生,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如果要是让学生们发自内心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帮助,却是要我们班主任着实下一番功夫的。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在所谓“差生”的管理上,我们班主任要有不同的工作思路。因为他们是一个群体,具有一种不可忽略的“负”能量和破坏力。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对于整个班级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我从事班主任工作这么多年中,无论哪一届学生,我都能坚持对他们不歧视、不反感、不回避,而是充分信任,注重过程,耐心教育。我总结出了“抓反复、反复抓”的班级管理经验,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教育方式。记得几年前,又是一届新初一。刚开学一段时间,通过观察和向任课教师了解,我就发现了班上一个调皮的男生。从一开学,上课的时候他不是心不在焉,东张西望,就是和同桌讲话扰乱正常的课堂纪律。他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非常懒惰。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要么是几乎不写,要么是胡乱写一些就交了上去。碰上这样的学生也真够老师头疼。我和他课下谈了几次,和他谈学习的道理,要遵守课堂秩序,不要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他表面上答应得很好,可是几天后却又是“涛声依旧”。我一直在心里思考:他为什么无法改正自己的问题,什么是他那柔软的部分呢?一天下午第三节课体育课,等到他上完体育课,我把他叫到了办公室。看他满脸是汗,我先让他坐下,然后倒了一杯水给他。他有点疑惑地接过了水杯:“老师,我是不是犯了什么错误?”“没事,老师想和你随便聊聊。”我们由他的兴趣爱好——电脑游戏谈起。慢慢地,他谈到了自己。“其实,老师,我原来不是这样的……”通过谈话,我了解到,原来在他小时候,他的爸爸和妈妈离了婚。他现在和父亲生活,可是父亲忙于生计,也不太管他。于是他也就有点自暴自弃了。我拿起杯子喝了口水,装着不经意地轻轻说了一句:“可是你父亲前几天还到学校来向我了解你在学校的表现。”说完我看看他,我看见他的眼睛有点湿润了。没想到,通过这次谈话,这个孩子慢慢发生了变化,学习成绩有了些许进步,在课堂上也能逐渐变得安静起来,课后还能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班上任课老师看到我都说:“这个孩子真的变了。”
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学会做人,我对班级学生提出的要求是“不求人人考上一中三中,但求个个都能成人”。对优秀的学生,我会对他们严格要求,我希望他们不但学习上出类拔萃,更应该懂得做人的道理,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从而谦虚好学、不断进取。对待那些中等学生,他们的可塑性极强,给予他们热情的鼓励、全面的帮助是我工作的重点,帮他们找出自己在学习上的长处、明确劣势,然后制定实际的阶段目标,循序渐进。那些“学习困难”和“思想问题”学生,我尽量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是学校的“弱势群体”,他们也渴望进步,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面对他们,我做到关心、热心、细心和耐心,想方设法督促他们自强不息,不要自暴自弃。我真切地感觉到:要关心一个优等生很容易,而要真诚地对待一个“后进学生”那就有很多困难了。所以我在很多场合,特别是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以后首先找他们谈心,分析他们在考试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鼓励他们不要轻易放弃。让他们相信通过努力,肯定会取得进步。
在我的班主任生涯当中,我时常会想起诗人汪国真的那首诗:“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对学生这份深沉的爱正是源于对学生那份必需的责任,我感到了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责任的砝码在不断加重。这,就是我所要的人生。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