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辉君
本文笔者将从高中化学的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入手,浅谈一下自己是如何融合不同教材课文中的相关知识,完成分子的空间构型的教学。
在引入新课知识方面,个人觉得鲁科版的方法更通俗易懂。首先,先引入对称性概念,让学生对宏观和微观世界有对称性的认识。在宏观世界中,花朵、蝴蝶、冰晶等诸多物质展现出规则与和谐的美。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感叹:“在宇宙的秩序与和谐面前,人类不能不在内心里发出由衷的赞叹,激起无限的好奇。”实际上,宏观的秩序与和谐源于微观的规则与对称。
任何一个版本的教材,均提到了“杂化轨道理论”。该部分的知识是重点,在苏教版教材的正文中更是以大量篇幅较为详细地给予介绍。我个人也更赞同苏教版的编写思路、方法,讲授尝试也主要依据苏教版。
一、杂化轨道理论
1.杂化原子轨道。在外界条件影响下,原子内部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作原子轨道的杂化,组合后形成的一组新的原子轨道,叫作杂化原子轨道,简称杂化轨道。
甲烷分子的轨道是如何形成的呢?形成甲烷分子时,中心原子的2s和2px,2py,2pz等四条原子轨道发生杂化,形成一组新的轨道,即四条sp3杂化轨道,这些sp3杂化轨道不同于s轨道,也不同于p轨道。杂化轨道在角度分布上比单纯的S或P轨道在某一方向上更集中,从而使它在与其他原子的原子轨道成键时重叠的程度更大,形成的共价键更牢固。由于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是由一个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重新组合而成的,故称这种杂化为sp3杂化,形成的四个杂化轨道则称为sp3杂化轨道。鲍林还根据精确计算得知每两个sp3杂化轨道的夹角为109.5°。由于这四个杂化轨道的能量相同,根据洪特规则,碳原子的价电子以自旋方向相同的方式分占各个轨道。因此,当碳原子与氢原子成键时,碳原子中每个杂化轨道的一个未成对电子与一个氢原子的1s电子配对形成一个共价键,这样所形成的四个共价键是等同的,从而使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构型。
2.杂化方式的一般判断方法。若分子为有机物,则按照如下判断:单键或空间构型——sp3,双键或平面——sp2,三键或直线——sp。若分子为无机物,大部分情况下则按照价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二、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该理论在鲁科版版本中,以“知识支持”的方式给出,介绍得较为详细。参照该模块,我用如下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教学尝试。
先介绍价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观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于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再带领学生逐一理清观点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1.价层电子对数=成键电子对数(n)+孤对电子对数(m)
2.成键电子对数可以由分子式确定:
成键电子对数=与中心原子成键的原子数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两种类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杂化轨道的空间构型(价层电子对形成σ键的共用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形成σ键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不包括孤电子对。
4.ABm型分子,在确定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时应注意如下规定:
(1)对于主族元素,中心原子价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配位原子按提供的价电子数计算;
(2)O、S作为配位原子时按不提供价电子计算,作中心原子时价电子数为6;
(3)离子的价电子对数计算:注意将离子所带的电荷计算进来;
(4)计算电子对数时,若剩余1个电子,也当作1对电子处理;
(5)双键、叁键等多重键作为1对电子看待。
三、等电子原理
具有相同价电子数(指全部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和相同原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特征,这个原理称为“等电子原理”。符合此条件的分子或离子互为等电子体。利用等电子原理可以判断一些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1.N2、CO、CN-都是双原子分子或离子,价电子总数为10,两个原子间都以叁键相结合,叁键中有1个σ键,2个π键。
2.CO2、N-3、OCN-、SCN-、NO+2都含有3个原子,价电子总数为16,具有相同的结构,都是直线形分子,中心原子上都采取sp杂化轨道,形成直线形骨架,键角为180°。
3.SO2、O3、NO-2都含有3个原子,价电子总数为18,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类型,价电子对的空间理想模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上有1对孤电子对(处于分子平面上),分子空间构型为V形(或角形、折线形)。
4.CO2-3 、NO-3、SO3等离子或分子具有相同的通式:AX3,价电子总数为24,有相同的结构,都是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上没有孤电子对,故采取sp2杂化类型。
5.CCl4、SiCl4、SO2-4 、SiO4-4 、PO3-4 等粒子具有相同的通式:AX4,价电子总数为32,中心原子有4个σ键,故取sp3杂化类型,呈正四面体构型。
6.等电子体不仅有相似的空间构型,而且有相似的性质。如晶体硅、锗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它们的等电子体AlP、GaAs也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等电子原理在制造新材料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
以上是我结合不同教材,进行的分子空间构型的教学尝试,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感觉这样讲解该知识点学生还是很容易理解、接受的,希望此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文峰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