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艳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酸和碱各自的通性。
(2)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3)能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复习巩固酸和碱的通性,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通过讨论、练习与交流,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实验的科学精神。
(3)培养学生勇于从生活中发现化学并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二、教学重点
理解酸和碱的通性,能设计简单的探究方案。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四、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合作、讨论、交流、练习。
五、教学过程
〔引入〕播放化学版(青花瓷),边欣赏、边思考歌曲中涉及了哪些酸和碱。
教师点评并在黑板上书写。
学生活动:倾听、发言。
〔过渡〕在新课中通过对盐酸和硫酸的学习归纳出了酸的通性,同样通过对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学习归纳出了碱的通性,那么我们本节课重点复习酸和碱的通性,请看第一大板块“活动与探究”。
教师活动:〔活动与探究〕现有两杯无色溶液,分别是酸和碱溶液,你有多少种办法区分它们?(并在烧杯的标签上注明)〔提示〕: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正确描述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并展示成果〔点评〕对实验方案达成共识。
学生活动:代表发言,相互补充,完善方案:
方案一:石蕊 方案二:酚酞 方案三:镁条 方案四:石灰石 方案五:生锈的铁钉 方案六:碳酸钠溶液 方案七:硫酸铜溶液 方案八:氯化铁溶液
〔过渡〕为了区别这两种无色溶液,你们设计了这么多种实验方案,那么每种方案应用了酸和碱的什么通性?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活动:PPT展示酸的五个通性和碱的四个通性。
学生活动:学生小结得出酸和碱的通性
〔过渡〕那么同学们除了学习在放松的时候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没有?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大板块请看
情景一:喜羊羊是HCl
情景二:喜羊羊是NaOH
〔提问〕喜羊羊选择那条路才不会遇到灰太狼安全到家呢?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回答并完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或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回答,畅谈收获。
教师活动:〔小结〕
一、酸的通性
二、碱的通性
三、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
四、能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学生活动:观看聆听。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