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庆敏
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今天,构建现代教育理念的课程,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已成为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如何上好一堂高质量的高中地理课,已成为每位地理教师必须研究解决的问题。而对我们的大部分学生来说,由于受初中阶段的影响,他们把高中地理课还是看成一门副科。因此,地理教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让学生学好这门“副科”,笔者认为,“有效教学”至关重要。而要做到“有效教学”,离不开地理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灵活的上课技巧,深刻的课后反思。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首先,要深入研究地理教材。专业人士指出:地理教材是“学”的材料,而不是“教”的材料,地理教材不是教学的依据,更不是考试的依据。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正确理解这种观点。不能因此放松教材,而应对照大纲更深入地研究教材。除了学生手上的教材外,地理教师应多备几套教材,吸取各版本的优点,进而重组知识体系,这对优化教学效益至关重要。例如,在“气候类型”部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鲁教版中通俗易懂的判断方法。另外,书本活动题,对不同地区的学生并非全部适用。因此,教师应进行合理取舍、替换,充分用好身边的资源,如,在“温室效应”部分教学过程中,可设计“观察校园内玻璃花房”的活动题。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某些问题的不可实践性而影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同样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有,教师可以对书本知识点的顺序进行重组,对难点知识想办法解决。例如,在准备“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这一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找一张硬纸板,根据地球仪的大小把硬纸板中间掏空成圆形,使之可以套在地球仪上。这样,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到讲台前借助该硬纸板在地球仪上演示“黄赤交角”,通过操作,既加深了学生对赤道面、黄道面、黄赤交角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必不可少。
其次,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一般来说,学校都设有学科备课组,备课组成员应把查阅的资料拿出来,把备课过程中的问题拿出来,把各自所备的教案拿出来,通过讨论整合,形成最终的统一教案,这为有效的课堂教学做了铺垫。
再次,要精选课堂练习。高中地理课程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在准备课堂训练时要有的放矢,要合理把握好达成度。所选题目不能太难,当然也不能太浮于表面,因为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课堂练习的准备过程中,我们精选题目,然后备课组内共同讨论,最终确定由六道选择题、两道综合题组成的一张高质量的讲义,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目标的达成度。
二、灵活的上课技巧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首先,要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说,新课导入的用语,知识点之间过渡的用语,都离不开教师细心地进行艺术加工,从而以一种“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再比如说,课堂活动题的探究、思考,教师不能完全放开地让学生去实践,而应给以一定的指导,通过艺术化的指导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充满探究的欲望,因好奇而积极思维,从而获取新知。
其次,要能给学生多一份自信。在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练习的评析等方面,教师要动足脑筋,从而把复杂问题以最简单化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即使那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也能兴趣十足地投入到课堂中来,就会因为感觉“自己行”而变得自信,因自信而更加喜欢地理课,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刻的课后反思是有效教学的升华
可能有些教师会这样认为,下课铃声的响起就意味着本节课的圆满结束,后面的任务应该是准备下一节课。其实不然。每一堂课教师并不是准备得十全十美的,在上课过程中必然会发现一些新问题。因此,在课后及时去发现问题,记下教学随感,是教师应该去做的一步。
首先,反思课前准备内容在课堂中的落实情况。如果精心的课前准备内容没能高效地运用到课堂中来,那么教师的预期目标就没有充分实现。
其次,反思课堂组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说,课堂用语是否完美;学生的探究指导是否到位;课堂训练的达成度如何等等。例如,在等值线的复习过程中,笔者分别举了等温线、等压线、等高线等例题一一加以详细分析,然后再帮学生总结规律,导致课堂容量大、效果差。其实,在讲了等温线的例题后,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去做等压线、等高线相关的题目,然后自己去发现规律。于是笔者在课后及时记下了教学随感,特别是改进措施。
通过反思,我们发现优点与不足;通过反思,我们会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通过反思,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将会大幅提高。要上一堂高质量的地理课,对每一位高中地理教师来说,其实不简单。但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我们的地理课必定会变得丰富多彩,收益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