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南开中医院(300102)李雪梅 高爽
本文采用等量随机的原则,纳入眩晕症患者160例,设立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温针灸与普通针刺治疗,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患者对象为我院住院及门诊病人,其中男98 例,女62例。按等量随机地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为电针组,普通针刺组为对照组。治疗组男49例,女31组;年龄最小57岁,最大68岁,平均61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11年,平均1.9年;脑血管病32例,颈椎病23例,高血压14例,神经衰弱11例。对照组男49例,女31组;年龄最小58岁,最大67岁,平均62岁;病程最短7天,最长9年,平均2.2年;脑血管病29例,颈椎病24例,高血压15例,神经衰弱12例。经统计学检验,两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内科检查、生化检查以及听功能检查等。
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即对症、支持和防治并发症等治疗。
2.1 取穴 治疗组与对照组取穴相同:百会、风池(双)、颈夹脊2-7、大椎穴。随证加减配穴,气血两虚型配穴为气海、足三里、三阴交;肾精亏虚型配穴为太溪、足三里、悬钟、三阴交。
2.2 操作方法 治疗组:患者取俯卧位,取百会穴沿督脉向前斜刺0.5寸,捻转,平补平泻,以局部酸胀为度;风池穴以针尖朝向同侧目内眦,直刺1~1.5寸,提插捻转,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颈夹脊穴进针深度0.5~0.8寸不等,针刺方向略斜向脊柱侧;大椎穴直刺1寸,捻转,平补平泻,以得气为度。诸穴得气后,将1寸长艾条置于针柄上点燃,进行温针灸,以皮肤潮红能耐受为度,忌烫伤。燃尽一段为1壮,每针各灸1~2壮,留针30分钟。每天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
对照组:只单纯针刺,其他操作同治疗组。
3.1 疗效标准 症状和功能评分。两组的颈性眩晕患者各治疗观察一个月。观察患者的眩晕程度、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症状的变化,详细内容见附表1。
3.2 疗效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眩晕程度、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和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评分指标进行比较。详见附表1。
3.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TCD变化比较 为探讨椎-基底动脉治疗前后的血流状况,对160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前后的TCD指标进行比较。本研究着重观察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指标: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和平均血流速度(Vm),作为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评定的量化指标。详见附表2和附表3。
附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积分变化比较(X±S)
附表2 血管痉挛组患者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cm/s,X±S)
附表3 非血管痉挛组患者治疗前后TCD变化比较(cm/s,X±S)
Vs是指在心动周期中,收缩期受检血管内的最高血流速度。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s都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治疗组在颈性眩晕的TCD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Vm是指在一个完整的心动周期内,受检血管内的平均血流速度。在动脉系统中,以此项最具生理意义,因为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少,诸如心率、心肌收缩力、总外周阻力、主动脉顺应性等。以上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m各项都有所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其中,治疗组在颈性眩晕的TCD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
通过本临床观察,可见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眩晕程度、眩晕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等评分指标,以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TCD变化,可以得出结论:温针组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血流动力学紊乱表现为血管痉挛所致的供血不足和血管狭窄所致的供血不足,二者在TCD上分别表现为血流速度减慢和血流速度加快。温针灸对这种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可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对于血管痉挛组,针刺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表现为血流速度减慢;对于非血管痉挛组,针刺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表现为血流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