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11000)汪培
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病,也是需要终生治疗的慢性病,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且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该病发病率越来越高。高血压的发生和进展与很多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危险因素的多少和严重程度会直接影响高血压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生活质量,因此准确而及时的治疗对控制好病人的血压显得尤为重要[1]。本研究通过对治疗高血压疾病的临床药物作进一步分析,提出对于老年人应积极控制血压,要从小剂量开始,多种药物联合应用,逐步达到降压目的。
1.1 研究对象 收集近年来我院接收的高血压病人55例临床资料,男32例,女23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72.5±10.5)岁。高血压的诊断与分级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诊断标准[2]。
1.2 治疗方法 全组患者采用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6类药物。服用降压药物种类1~5种,平均(2.36±0.27)种。
1.3 疗效评价方法 ①记录全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PB)和心率(HR),并作比较。②疗效按以下评价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mm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10mmHg,但已达正常范围或较治疗前下降10~19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显效+有效=临床控制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5例患者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效果为显效29例(52.7%);有效21例(38.2%);无效5例(9.1%),临床控制率为90.9%。治疗4周后SPB、DPB、HR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选择有效的降压药物及合适的剂型,针对患者个体情况确定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与频度,进行合理的抗高血压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主要有:①利尿剂:临床实验表明利尿剂不仅可以很好的控制血压,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利尿剂仍是一线降压药物。但是仍然不能忽视的是利尿剂的不良反应,低钾血症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目前主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低剂量应用利尿剂,或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更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糖尿病患者同样获益;②钙拮抗剂:钙拮抗剂是近20年来常用的降压药物,许多临床实验表明钙拮抗剂可以有效的降低老年高血压,且与利尿剂相比降压效果相同,不良反应比利尿剂低;③ACEI:ACEI是通过它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抑制作用,降低血管张力减低血压,改善心室重塑保护心脏功能,通过对出入球肾小动脉的不同作用保护肾脏功能;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降压作用与ACEI效果相同,但是不良反应咳嗽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被认为是老年高血压的一线降压药;⑤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断剂是一类传统的降压药物;⑥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断剂因容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群中不主张作为一线降压药物应用。
附表 55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n(%)]
高血压的治疗要从许多方面考虑,不仅要考虑血压本身的问题,还要考虑患者同时合并的疾病状态,综合分析选择适当的方法治疗。以往研究学者认为达到目标血压可以自然产生益处,而不在于采用何种降压药物治疗。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是越来越多,但我们认为对于抗高血压药物要从小剂量开始,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可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对于高血压治疗不要大幅度快速降压,而要逐渐降压,达到目标血压,因为这样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真正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