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校社工为乡村学校带来阳光

2015-10-25 13:04杨金成
基础教育参考 2015年11期
关键词:社区建设素质教育

杨金成

一、我们为什么引入驻校社工

从2006年开始,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偏远农村地区纷纷撤点并校,从小学开始就进行寄宿制管理。学生寄宿,处于长期远离父母的状态,家庭变成一个抽象的概念,成长巾应有的温暖、关爱、生活教育严重缺失,而学校又不具备足够力量去兼顾孩子心理、情感的全面需求。

非常难得的是,总部位于北京的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体察到了偏远农村的这种困境,积极协助农村学校寻求救助途径。从2011年起,他们在甘肃陇南市的儿个县进行“驻校社工”的试点,关爱远离家庭的孩子们。在了解了“驻校社工”项目的宗旨之后,三河学校认为完全契合教育管理巾的需求,对该项目非常理解、支持,从此双方展开了良好的、非常有意义的合作。引入驻校社工这种模式,也确实实现了对本校教书育人使命的补充、优化和延展。

一、社工助力素质教育、生活教育

驻校社工在学校教学、管理中的作用,可以用这样几个关键词加以概括:素质教育,社区建设,生活陪伴,人格影响,留守儿童关爱。

素质教育。三河学校不仅有完整的小学部和初中部,还有3岁以上的幼儿学前班,各阶段教学特点差别巨大,任务繁重。在西部偏远农村,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的教师不得不身兼多门课程,有的教师既教幼儿班又教中高年级,因为条件比较艰苦,教师的流动性也很大。

“西部阳光”与我们学校都认识到了寄宿制学校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在学生的德育、美育、体育等方面的人员配备和专业化程度,也是严重欠缺的。两位驻校社工承担了德育、美育、体育的辅助教学任务,还分担了其他一些角色,为三河学校的素质教育、全面教育带来了非常有益的补充。

尤其难得的是,三河学校的一位社工有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基础,一些陷入苦闷、彷徨的学生,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会主动寻求心理帮助,

社区建设。“西部阳光”的驻校社工们投身公益,兼具爱心、热忱与高素质,其驻校时间少则一年,多则两年甚至更久。他们都是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志愿者,又接受了充分的内部培训“西部阳光”这样在培训中表述他们的理念——

社区是孩子们成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校教育应该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但寄宿制学校普遍远离农村,掐断了与社区的联系,缺失了孩子应有的生活教育。

出于对这种现代教育理念的认同,我们学校把第二课堂放手交给社工,他们组织孩子们阅读、游戏、写写画画、唱歌跳舞,成为一个随时开放的校内社区,毫无疑问,这些非常有助于孩子的全面成长,对闭塞、落后的大山里的孩子更是可贵。

生活陪伴。集中居住对于完成学业是好事,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时期假如缺少亲近的成年人作为效仿对象,对于他们的心理成长、人格完善、文明行为的确立都是极为不利的

由于师资不足,学校没有能力为200多名学生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让任课教师为此付出太多精力也不现实。于是校方充分发挥驻校社工的作用,他们是孩子们24小时的生活伴侣,吃在一起,住在同一宿舍楼,可以随时交流。学校二年级是最低年级的寄宿生,他们大多只有七八岁,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下午结束课业后又有漫长的空闲时间,社工对他们的陪伴与影响就显得尤其难能可贵,社工甚至承担了为低龄孩子烧水、监督他们吃药等琐碎事务。

人格影响。由于眼界和教育思维的局限性,农村学校的任课教师大多严肃、严厉,希望以此建立“威信”,这使得原本就怯懦的乡村孩子与老师增加了距离感,课业之外的交流少得可怜,而社工冈为承担的任务不同,而且浸染于更开放的教育理念,他们的平等、亲和、友爱,会让孩子们如沐春风,感受到一种教师、家长那里缺少的人格魅力。“西部阳光”的社工手册里,对其价值观的描述包含这样一些触动我的词句:“相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尊严和价值;尊重受助人的思想、意愿和感受;保持自己警醒,避免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偏见来批判受助人;给予受助人空间去表达情绪,营造一个有利于表达的气氛……”可以说,社工们为乡村教师带来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模式。

周末休息,社工还经常跟随孩子回家,进行家访,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精神需求。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而言,社工的善行就像一缕阳光照进大山,也影响、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

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问题正日益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也是社工与校方的一个重要课题。与寄宿在学校的那种孤独相比,远离父母给幼小心灵造成的阴影要更严重,其影响会伴随一生。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长期留守状态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心理敏感脆弱,自信心缺乏等问题,让人为之心焦。如何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把亲人分离的不利影响尽可能降低,是学校必须认真面对的大课题。

对于性格总体偏内向的留守儿童而言,阅读是他们纾解负面情绪的一个好办法。驻校社工针对孩子们的阅读给予了良好的激励与引导,并且鼓励他们把阅读心得写出来、说出来,打开封闭的内心世界。“西部阳光”设立了爱心信箱,便于学生们以书面的形式表达他们的感受、情绪与心事,欢乐与苦恼,这对留守儿童而言十分重要,因为表达本身也是进行心理抚慰的方式。此外,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利用现代通信技术,为外出家长与留守孩子搭建QQ交流平台,社工积极地完成了具体操作,在QQ平台上,学生与家长进行可视交流,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距离感,对于他们增进亲情特别有帮助。

三、乡村教育需要更多“阳光”

要解决偏远农村教育条件落后的问题,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为之努力的过程中,广大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非常需要外力的协助,外脑的支援,“西部阳光”的驻校社工项目,就是这样的雪中送炭。

“不仅仅是治疗学生心理缺陷,而且是学生和老师、家长和学校、老师和管理者这些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这是“西部阳光”对驻校社工的角色定位。由两年来的实践效果看,他们确实在三河学校很好地胜任了这个角色。

对孩子而言,社工亦师亦友,是他们成长道路上可信任的导师与伙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润滑剂,有效化解一些矛盾和误会。

我们学校与“西部阳光”的志愿者一道,积极尝试驻校社工这条新路,实践证明,它是非常有价值的工作形态。真切希望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并得到更多学校管理者、老师的支持,共同成就一项有意义的事业,造福我们的下一代。

猜你喜欢
社区建设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陕西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机制构建研究
浅析城市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五一农场社区工作调研报告
NGO参与震后灾区社会资本重建的路径研究
农村社区建设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浅析建立社区文化品牌的意义
职业院校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