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弦
(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1620)
三十所高校图书馆馆长任职背景的调查与分析
刘弦
(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 上海 201620)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长存在以教授馆长为主、缺乏职业化馆长、女性馆长少等问题,应该从提高高校图书馆馆长的社会地位、馆长职业化、完善图书馆馆员晋升制度等方面着手,完善馆长制度建设,更好地发挥图书馆馆长的领头羊作用,使其为图书馆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高校图书馆教授馆长职业化女性馆员
本次调研选取了30所大学图书馆馆长,这30所大学是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的前30名。所有数据和资料全部来自网上公开资料(优先搜索图书馆官方网站,官网没有的来自于百度搜索),调查结果如下:
从前述资料可以看出,我国排名靠前的大学都集中于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发展情况与经济的发达程度成正比由此可见一斑。30个馆长不是教授就是教授级别的研究员,馆长职务以兼职居多;男性占绝对主导地位(唯一一个女馆长是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除没有查到出生年份的一位馆长外,其余都出生于50年代和60年代;专业背景以工学和理学为主,占50%,有图书馆学背景的仅占20%,另有哲学历史学占17%,中文占10%,农学占3%。图书馆馆长的专业不但体现高校图书馆馆长的职业化状况,同时也体现大学的学科发展状况,因为一般大学图书馆馆长都是本校最强学科的教授。值得一提的是,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都是图书馆学专业出身,这两所大学的图书馆专业在全国名列前茅,也是本校非常具有竞争力的学科。
2.1 教授馆长弊大于利
教授馆长的初衷是利用教授的学识和名气吸引更多的到馆读者,日本是最为典型的教授馆长国家,其初衷是为了贯彻大学自治理念,确保大学彻底自治,其各级管理工作必须全部由教授来直接主持,图书馆也不例外。我国当初采用这一体制,一是对日本做法的承袭,其次是学历至上理念的体现,认为学历等同于能力,学历是能力的体现。
教授馆长在图书馆的初期发展阶段,有其促进作用,但是随着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化和职业化,教授馆长的弊端逐渐凸显。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五条规定:“馆长、副馆长应认真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了解学校的学科建设目标,热爱图书馆事业,熟悉图书馆业务,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教授本身对图书馆知之甚少,其次教授本身科研和行政事务繁忙,无法顾及图书馆的事务,而图书馆的纯公共服务性质——既不产生经济效益也不是学校的权力部门,也导致教授缺乏将更多精力投入图书馆事业的动力。
然而,馆长作为图书馆的行政首长,任何事情都要馆长签字才能执行,馆长的挂名性质,往往容易耽误图书馆的事务。其次,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才会感到最大的快乐;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热情由高层次的需要激发。教授馆长的存在意味着其他馆员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自己职业的最高峰,无法发挥高层次需要对自己的激励作用,非常不利于激发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后,现在大学都朝着综合大学的方向发展,单一学科的教授实际上很难起到增加图书馆名气的作用。综上所述,教授馆长弊大于利。
2 .2 职业化的缺乏
所谓职业化,就是要求人们把社会或组织交代下来的岗位职责专业地完成到最佳,准确扮演好自己的工作角色。在国外,要成为图书馆馆长至少要在国家图书馆协会认定的学校取得图书馆学硕士学位;有7~10年的实践经验,其中包括2~3年的行政工作经验;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丰富的书刊整理方面的知识;有图书馆自动化和情报技术方面的经验;有口头和书面的交流技巧;具备左右图书馆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的知识和能力。根据另一项调查,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馆长中,仅有8位有多年在图书馆工作的经历,从毕业起就在图书馆工作,历任部门副主任、主任、副馆长等职务,一步步走上馆长岗位。
我国图书馆馆长的任命显然走了一条与职业化完全不同的道路,图书馆馆长由高校自主任命,考虑的因素很多,唯独不是以职业化和专业化为前提,而是把政治和其他因素排在职业化的前面。从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被调研的图书馆馆长专业背景以工学和理学为主,具有图书馆学背景的仅占20%。馆长专业背景不是图书馆学并不代表其不是职业化馆长,但是由于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长都不主持图书馆工作,且身为其他学科的教授,必然要承担本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分摊到图书馆管理方面的精力自然大大受限。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数据,2013年有75%的馆长学科背景为非图书馆学专业,相比2012年及2011年75.7%的比例有所下降,这也说明在高校图书馆馆长中,图书馆学科班出身的仍占少数,图书馆工作的职业特征并未受到高等学校管理层的认可。
2 .3 女性管理岗位缺乏
从前面的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女性馆长的比例极低,被调研的图书馆中仅有一位,比例为3%。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的数据,2013年男性馆长比例为69.3%,低于2012年的69.9%和2011年的70.9%,更低于2010年的75%。这一数据虽然说明女性馆长正在逐渐增多,但不可忽视的是男性馆长仍然占绝对多数。
女性图书馆员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组成人员,高校图书馆女性馆员占全馆工作人员比例一般都高于60%,有的甚至达到80%以上,如笔者所在图书馆女性馆员的比例就是60%。因此,女性馆长的比例与女性馆员的比例严重不符。这意味着女性馆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并不令人满意。女性馆员虽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力军,但图书馆事业中起决定作用的却是男性馆员,他们无论在学术地位还是在行政地位等方面均高于女性。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3.1 提高图书馆馆长社会地位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一条就规定,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但是这种宣示性规程没有实质性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图书馆历来不受重视,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二级学院之一,其地位显著低于其他教学性二级学院,向来被认为是养老之地,是安置闲散人员之地。这与经济效益决定学院地位有着显著关系,因为图书馆并没有任何创收活动,与其他二级学院的院长职务相比,图书馆馆长的吸引力显著低于其他学院,这导致许多优秀的领导者不愿意到图书馆就职。因此,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十分重要。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下,要提高图书馆工作的吸引力任重而道远,但也不是不可为。首先是要改变学校经济效益决定地位的评价体系,让图书馆在人事、行政等事务中不受到歧视。其次,要给予图书馆馆长更多的用人和其他事务方面的自主权,让其可以无忧地投入到图书馆事业中。再次,要改革图书馆馆长评价制度,让服务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受益于图书馆服务的师生成为评价主体。
3 .2 图书馆馆长的职业化
图书馆馆长的职业化与提高图书馆馆长的社会地位是一脉相承的。图书馆馆长应该是全职工作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图书馆发展事业上,熟悉图书馆事务,具有相应的领导和管理才能。
实现职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公开招聘,既面向本馆,也面向社会各界。这一方面可以提升本馆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是让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加入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提高馆长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其实图书馆工作干得好不好,不在于领导者是不是教授、副教授,更重要的是他的事业心以及决策与管理能力。要让图书馆进入良性发展道路,决策与管理必须从图书馆的实际出发,符合图书馆工作的客观规律。所以任命馆长时必须考虑其是否具备丰富的图书馆工作经验、熟悉图书馆业务、了解图书馆的用人和激励机制、知悉图书馆发展的困境和对策,具有高瞻远瞩的领导能力等等。
如汕头大学2014年就面向国内外招聘图书馆馆长,招聘要求是:熟悉现代数字化图书馆管理及运行,管理能力强,具有五年以上全面管理图书馆的经验或七年以上协助全面管理图书馆的经验;熟悉现代大学图书馆建设发展规律和趋势,具有现代大学图书馆管理的先进理念;熟悉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要求有流利的的英语沟通能力;身体健康,全职到岗。这些要求基本列举了一个图书馆正常发展所需的馆长条件,值得推广。
3 .3 完善图书馆员晋升制度
教授馆长的弊端之一是教授担任馆长后又不愿意放弃自己原有专业,精力专注于自己原有专业的科研和教学,而具有图书馆管理才能,长期在图书馆一线工作、熟悉图书馆业务、经验丰富的图书馆员又很难晋升为馆长。因此,应该建构一套有序的馆员晋升制度,让馆员有职业上升空间,发挥职业最高层的诱惑力,激发馆员的工作热情,使他们更好地为图书馆事业服务。
女性作为图书馆的主力军,发挥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十分重要,这就必须完善包括女性馆员在内的所有馆员的职业上升途径,让女性有更多机会成为馆长,提升自己的职业优越感和成就感。
图书馆承担着信息共享、知识创新、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图书馆馆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肩负重大责任,有必要发挥其作为管理者和领头羊的作用,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1 参见中国校友网[EB/OL].[2015-05-20].http:// www.cuaa.net/cur/2014/12.shtml.
2 由于本科、硕士、博士专业有的不一样,如果本科或硕士有一项为图书馆学方面就计入图书馆学,博士专业没有计入统计范围.
3 董光荣.大学图书馆,谁来当馆长——日本和欧美大学图书馆长的选任[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5):74-75.
4 甄源泰.职业化应对市场竞争的基本功[J].中外管理,2002(8):53-54.
5 景晶.“985工程”高校图书馆馆长的教育背景与职业背景调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6):35-39.
62013 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EB/OL].[2015-05-20].http://www.scal.edu.cn/tjpg/201503091107.
72013 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概况[EB/OL].[2015-05-20].http://www.scal.edu.cn/tjpg/201503091107.
8 张互桂.关于女性图书馆员职业地位——职业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2010(3):97-98.
刘弦,女,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