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峰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丁 峰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目的 探讨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麻醉手术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给予七氟烷+瑞芬太尼麻醉,对照组患儿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无显著差异,而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值,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烷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运用在临床小儿麻醉方面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七氟烷;小儿麻醉;临床效果
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稳定患儿的心率、动脉压,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在患儿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前提下,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需要麻醉手术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排除近期上呼吸道感染、癫痫、服用抗精神类药品及合并严重心、肝、肾疾病的患儿,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分级Ⅰ~Ⅱ级,根据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20例,女20例,患儿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10岁,平均(6.2±2.8)岁,体质量平均(28.7±8.2)kg;对照组男患儿17例,女患儿23例,患儿最小11个月,最大11岁,平均(5.8±3.2)岁,体质量平均(26.2±7.8)kg,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质量、ASA分级等一般资料对比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麻醉方法 患儿术前禁食6 h,禁饮4 h,麻醉前30 min肌注东莨菪碱0.01 mg/kg,进入手术室后,常规检测患儿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使用迈瑞T8监护仪,迈瑞麻醉机。观察组经面罩吸入浓度为5%的七氟烷诱导麻醉,待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消失后,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1 min后进行气管插管,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8次/分,吸呼比1∶2,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35~45 mm Hg,吸入1%~3%的七氟烷、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3 µg/(kg·min)维持麻醉,氧流量2 L/min,根据血流动力学情况适当调整吸入浓度。麻醉中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手术结束时停用七氟烷及瑞芬太尼,待小儿自然苏醒,当患儿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时送入麻醉恢复室。对照组采用芬太尼2 μg/kg、丙泊酚2 m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注射,1 min后进行插管操作,维持麻醉应用丙泊酚40 µg/(kg·min)、瑞芬太尼0.3 µg/(kg·min)静脉泵入,麻醉机参数同观察组,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待小儿自然苏醒,当患儿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时送入麻醉恢复室。
1.3观察指标[1]: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平均脉压(MAP)、心率(HR)、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麻醉时间为对患儿入手术室后至患儿意识消失的时间,苏醒时间为停药至患儿能睁眼的时间。不良反应主要为:心动缓慢、咳嗽、呕吐、血压降低、喉部痉挛、休克,以及过敏等症状。
1.4统计学方法[2]: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单位资料以()表示,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儿在各个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两组患儿在术前,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无显著差异。术中、术后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时间:记录两组患儿的麻醉、苏醒时间,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平均麻醉时间为(1.73±0.13)min,平均苏醒时间为(5.67±1.79)min,对照组患儿平均麻醉时间为(3.24±0.79)min,平均苏醒时间为(8.13±1.46)min,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不良反应主要有:咳嗽、呛咳、喉咙痉挛、低血压等,观察组中有2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咳嗽和呛咳各1例。对照组中共有9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其中咳嗽2例、呛咳3例、喉咙痉挛1例、低血压3例,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
表1 两组患儿术前、术中、术后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
组别 例数 平均动脉压(mm Hg) 心率(次/分)术前 术中 术后 术前 术中 术后观察组 40 67.32±3.60 58.58±3.44 71.68±3.53 122.99±12.77 107.77±12.66 115.55±11.10对照组 40 67.44±3.68 67.57±3.77 82.66±3.44 119.55±13.55 122.43±14.66 132.66±12.88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n(%)]
七氟烷也称为氟异丙甲醚[3],是一种氟类吸入型麻醉药物,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常被用于临床手术中。跟氟烷相比,它抑制患者呼吸的作用更小,而且对心血管系统影响也比较小,且无严重的过敏反应。小儿麻醉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不能正确地选择麻醉药物和合理地使用药物,就会对患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由于麻醉药物多种多样,而且使用的剂量和分布情况具有一定差异,所以,在对患儿进行麻醉时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
七氟烷在吸入麻醉后,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起效速度快,麻醉效果好,能有效降低麻醉二期咳嗽、兴奋等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给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此外,七氟烷还能有效维持患儿心肌供氧平衡,因为它的代谢途径主要是呼吸系统,可以促进患儿的吸氧活动。其在麻醉方面的原理与安氟烷比较相似,诱导苏醒的时间比较迅速,而且还可以自行调节麻醉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患儿的刺激。采取七氟烷吸入麻醉,患儿的肌松、气管耐受性情况都比较良好,血流动力学也相对较稳定,安全性更高。
在本组实验中,两组患儿术前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和术后,患儿平均动脉压、心率对比出现明显差异,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能帮助患儿稳定动脉压和心率。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平均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事件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七氟烷运用在小儿麻醉中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安全、诱导迅速、麻醉效果好的特点,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1]杨寿娟,任青竹.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体会[J].重庆医学,2012,41(24):2521-2523.
[2]罗发祥.七氟烷应用于小儿麻醉的临床探讨[J].医学信息,2014,5(21):377.
[3]许文妍,张马忠.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2010,33(6):509-512.
R614
B
1671-8194(2015)22-01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