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涛等
摘要:职业教育是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因而在教育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教育技术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如何在浙江省畲乡职业教育中运用现代教育继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畲乡职业教育;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5-0168-02
浙江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省份之一,但其内部又呈现发展的不平衡性,民族聚居地的职业教育并非很理想。畲族是浙江省内人口相对较多的少数民族。畲族多居于农村,因此探讨畲族职业教育的问题要从畲乡入手。《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自治条例》第34条规定:“自治县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县级以下的教育事业,要加大力度发展职业教育,搞好成人教育。”可见职业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教兴,则民族旺;职教颓,则民族弱”。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畲族的职业教育是否能与市场经济同步发展,关系到畲族能否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问题。这也成为目前畲族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自身的文化传承,则必须依靠自身的教育发展,而在教育的发展中适当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提高教育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1 畲乡职业教育发展及其问题剖析
1.1 畲族职业教育发展
畲族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专门的民族职业中学和通过其他职业学校学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并举的少数民族职业教育格局。1)学校职业教育发展方面,如在2010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和景宁职业学校携手签约”3+2”合作,促进民族学校职业教育走上了一个新的水平。2)职业培训方面,80年代起,浙江省民委部门在畲族聚居地设技术培训班、文化中心和农民技术学校,以期为畲乡培养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栽培、缝纫、维修等专有人才,以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但目前据调查发现,聚居村农民多以原始务农为主,参加科技培训的并不多,所以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1.2 畲乡职业教育的问题剖析
畲乡职业教育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落后+特色弱,具体表现如下:
1.2.1 职业教育贫困化,人力资源极度匮乏
职业教育发展不到位,会造成专业人才的“青黄不接”,人力都跟不上,更谈不上成为可供开发的资源。畲乡在劳动技能培训与职业技术培训方面可以说是“0落实”,职业教育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比较明显的有:1)专业师资缺乏,实训设施落后,教育质量与发达地区呈鸿沟型差距。2)专业设置大众化,难以适应本地需求,与市场的脱钩造成就业困难。3)普职发展不协调,招生比例达不到省里1:1的要求,受教育层次畸形化。由于系列因素影响,畲乡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人才,特别是基层管理人才少之又少,没有从事二、三产业的技能,劳动力转移、多渠道就业能力差,使就业面窄化,人才的缺乏已成为民族乡镇经济发展的瓶颈。
1.2.2 财政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发展无支撑
畲乡财力薄弱,对教育的投入远不能满足当地发展的需要,就算政府财政拨款,层层剥削,等到了民族乡镇已所剩无几,“好钢用不到刀刃上”,致使职业教育发展无力,起不到开发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所以“贫困复贫困”。
舒尔茨先生的观点:发展中国家农民贫困是由于缺乏知识和高质量的投入。要打破传统的内部均衡和停滞条件,以期激发小农的投资和创新活动,从而带来更高产量。
1.2.3 教育观念陈旧,族群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原因,畲族群众长期奉行“以农为本”价值取向,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隐性规避商品经济的风险,自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种种吃吃、吃吃种种”最为保险,所以畲乡外出务工劳动力仅占畲民的10%。这种小农思想反映到教育上就是,1)封建的女子教育观,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终究是别家的人”,女孩的入学率与升学率均低于平均水平。2)世居山林形成“贫困文化”,畲乡向来注重口授,技术技能父母相袭,生活方式已成风俗。
1.2.4 职业教育缺乏特色,民族文化流失
“当一个民族的发展是以消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为代价时,该如何权衡?!”畲乡职业教育面对这一问,生发出不少的问题。首先在专业设置上汉化严重,缺乏民族特色。当今很多畲族青年除畲族户籍外,语言着装、思想观念、风俗习惯,与一般汉人几乎无异。其次本土课程开发不到位,民族文化流失。在我国的民族教育政策中,党和国家很重视畲族等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但却忽视民族教育在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中的角色及作用。目前,浙江畲族地区的民族文化流失比较严重。比如图腾崇拜仪式“做聚头”,到2002年只有三人还在世上,据了解,丽水市最近一次做还是在1988年,可见该仪式已基本失传。[1]
2 现代教育技术
根据黎加厚教授给出的较为准确的教育技术05定义的中文翻译: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2]。现代教育技术强调新的教育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电子通讯技术、互联网络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技术。[3]
3 在畲乡职业教育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现今,畲乡的职业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畲乡职业教育需要重大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促进畲乡职业教育的发展,谋求畲乡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1)现代教育技术提供新的教学方法
畲乡职业教育面临的是传统教学方法与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今的教与学需求,因此要对此进行改革。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刻板的方式,经过信息技术可以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加工成动态的教学内容其中包含声音、图像、动画等多媒体因素,可以呈现出那些由传统教学方法无法表达清楚的教学难点,使学生对不易理解的知识点得到充分的感知和理解。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可以进行适当的教学设计,通过对情境环境和虚拟仿真环境的创设,创造出适应具有不同知识基础学生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教学目标。
2)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内容,帮助学生看到课堂上看不到的情景,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内容丰富性和趣味性的需求。畲乡职业院校可以以当地特色资源为依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呈现更多丰富的教学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沟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对技术有一定的熟练度,甚至达到可以创造性的工作。但是,畲乡职业教育的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的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求,限制了教学实践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解决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紧缺的问题,即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网络环境的运用、多媒体的演示、课件教学及其虚拟仿真环境的使用,来创造进行“仿真”的实验基地和“虚拟”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和培训更多的机会。学生实验和培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通过实践结果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节省教育成本。
4 畲乡特色职业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策略建议
发展畲乡职业教育,提高畲乡人民技术水平与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关系到畲乡本身的发展与繁荣,同时还是执行好当地政策,处理好当地问题,促进国家繁荣的迫切需要,也为民族平等团结和祖国统一的维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浙江畲乡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是为畲族群众谋福利,也是在推动浙江整个经济圈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畲乡职业教育教学中,将会改变过去单一和聒噪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本研究针对畲乡特色职业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从宏观上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发展畲乡职业教育作为当地政府应首要任务,在财政上要切实落实教育投入。首先,结合畲乡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开展不同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设置与当地相适应的技术课,把文化教育与当地知识需求相结合。其次,增加专项拨款改善,提高畲生助学金,增加学校教学设备,教学设备的好坏层次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再次,监督经费使用,不得用于项目之外,保证款项“拨得出、用得好”,逐步改善民族职业教育的社会环境。
2)应提高任课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教师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学媒体的技能方面提出了要求,同时还兼任引导学生如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责任。从实际情况看,畲乡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加之学习机会少,造成专业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普遍偏低。因此,畲乡职业院校应加大对专业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在培训内容上,应以当地特色资源为内容,做到逐步提高专业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3)应加强校企合作
畲乡职业教育不能完全依赖政府的投入、指导来发展,要挖掘自身潜力,学会自己“挣外快”、搞开发。[4]职业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企业的技术、工艺和企业文化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满足在校学生得到企业岗前培训的需要。与此同时,畲乡职业院校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新的教育资源和研究,并转移到企业内部,满足企业员工的学习理论和改进技术的要求,满足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从而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
5 结语
把握畲乡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正确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在畲乡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适当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与职业教育中,才能发挥在促进畲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从而推动畲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畲乡民族经济的发展,促进畲乡人民生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小椿. 清代以来畲族教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2] 黎加厚.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与启示[C].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会论文集,2004(12).
[3] 卓发友. 正确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2(05):9-11.
[4] 郭少榕. 闽东畲族教育的现实与超越[J].教育评论,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