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莉
由杨凤一饰演主角的《百花公主》剧照
正午的阳光,让窗台上的绿植发着光。沙发、办公桌、书籍、多年前的演出照片,十多平方米的办公室,浓缩了光阴。
2009年,杨凤一在这间办公室里开始了北方昆曲剧院(以下简称北昆)院长的职业生涯。此前,她是昆曲演员,演艺生涯里的角色几乎都是“公主”。
坐在自己多年前的剧照下方,她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起对政府扶持传统戏曲的看法,以及6年前就任北昆院长时的承诺。
成立于1957年的北昆,是长江以北唯一的国有昆曲院团,坐落于北京市二环路边,距护城河不远。走进办公楼,三楼楼道贴着一张从院长到保安的工资收入表,不知哪个门缝里传来婉约的女声唱腔:“深画眉,不把红楼闭,长板桥头垂杨细。”
2015年底,这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建筑物将被推倒,原址之上,“新北昆”计划于2017年建成。
办公排练条件简陋,没有专属剧场,演员收入低,演出机会有限,面对这些延续多年的难题,“改善的愿望”正在“事业性体制,企业化运营”的改革过程中逐步实现。
在杨凤一看来,古老的剧种,也有全新的管理模式,旧秩序即将瓦解,新秩序就要到来。
“新北昆,不仅有剧场,而且机构要大调整,全员实行聘任制,还要成立昆曲基金,投资项目。”她告诉本刊记者。
“申遗”成功带来的机会
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跻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许多人眼中,这标志着昆曲的春天来了。
对于杨凤一来说,这是昆曲发展史上的“分水岭”——此前正不知路向何方。对比曾经的繁荣景象,当时的昆曲正像是《牡丹亭》里的经典唱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杨凤一告诉本刊记者:“申遗”成功后的5年间,大家很欣喜,但发展的步子迈得比较小;2006年起,北昆在演出上有了一些明显的成绩;2009年起,随着几部大戏的上演或复排,北昆开始真正地兴旺发达,新北昆也呼之欲出。
近年来,北昆与保利演出公司等合作,在国家大剧院等剧场演出,也有国家艺术发展基金扶持,频频亮相。
“北昆的变化首先表现在出人出戏上,出了一批好作品,而且全部由年轻演员担纲。”杨凤一介绍说。
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昆曲在北京没有固定的演出市场,这既是因为北昆没有自己的剧场,同时也缺乏良好的运作。不过,杨凤一始终认为,昆曲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除了复排经典老戏、进入国家大剧院这样的演出场所之外,北昆也在大观园戏楼、九朝会剧场等地,通过旅游演出的形式表演传统折子戏。杨凤一认为,这是在积极尝试各种社会合作方式。
“不仅北昆,整个昆曲界都是这样。”她说,“现在全国共有7个昆曲院团,不足800人,这些年每个院团都铆足了劲儿往前走。”
2009年担任北昆院长后,杨凤一被选为全国昆曲剧院团长联席会主席。为了解决南昆、北昆多年来的“心结”,她提出了“大昆曲”概念,希望解决这个历史遗留问题。
昆曲《单刀会》剧照
第二次扶持
得到“非遗”的认定后,北昆也得到了更多来自政府的扶持。
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与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有关昆曲、京剧的部分,文件中表示“继续安排资金支持京剧、昆曲保护与传承。实施中国京剧音像集萃计划。实施当代昆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做好优秀昆曲传统折子戏录制工作”。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对传统戏曲的扶持政策,上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初。” 杨凤一说,“这样的政策给我们带来了希望和自信,各个剧种都很兴奋。”
不过,她觉得,在看到希望的同时,更需要冷静。
杨凤一认为,这些年传统戏曲的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以前是360多个剧种,近10年来减少到了280种。“这是非常可怕的现象——传统戏曲在不断地流失、消亡。”
她认为,政策支持是一方面,自身的造血能力更要加强。
不过,刚上任时,她不是现在这种观点,而是到处去哭穷,要钱要政策。后来,一位领导的话触动了她:“首先要自立自强,把你的人调动起来,把人才库建起来,自己有了人有了戏,你不必讲,大家都会来关注你。如果什么都没有,就是给你钱,没有作品也有好日子过,惰性培养起来了,谁还去努力?”
于是,北昆花了两年时间培养年轻人,一年排出4部精品大戏,这是北昆历史上没有的事情。
“你要知道,现在培养一个戏曲演员很难,最主要的原因是收入少。”杨凤一说。
所谓“收入少”,是与影视演员相比。“演一出戏两小时,国家一级演员有500元的收入,普通演员也就二三百元。而且唱、念、坐、打都要有。这与拍电影、电视完全没法比。”杨凤一说。
她自己也曾有拍电影电视的机会。“一部电影或者20集的电视剧,可能就花两三个月时间,但报酬是我做昆曲演员10年的工资,诱惑太大了。”
北昆80%的演员在30岁以下,二十六七岁的年轻演员是主力。
“40岁以上的演员已经很少了,这是最近几年的变化。”杨凤一说,绝大多数年轻演员都拒绝过拍摄电影电视剧的邀约。
但是,现实情况也像那位领导所说,只要有戏、有演出、有作品,其他需求都能迎刃而解,“出人出戏、改善收入、院址改建、改善办公环境,是我上任时对北昆作的承诺,现在看来基本上都兑现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发展昆曲文化产业。”
昆曲发展需要“梅兰芳模式”
“我说要把昆曲发展成文化产业,肯定会有人拍板砖,但这是我坚持的观点。”杨凤一认为,与社会资金结合,对推动昆曲事业是很有利的。
一共需要7亿元的新北昆建设,有私募基金介入,落成后,将有一个能容纳约600人的大剧场、两个小剧场,还有博物馆以及业务用房等配套设施。
杨凤一介绍说,北昆还计划成立演员工作室,以基金会、理事会的制度进行管理,还会谈论年薪制、事业体制企业化管理等问题,而且提倡大昆曲概念、大戏曲概念,希望将来这里不只是昆剧的剧场,也会成为中国戏曲界的小剧场,并成为“北京文化产业的基地之一”。
“所有这些,如果一味要政府扶持,就像孩子从父母那里要钱,未必会想着归还。但是向朋友借钱,就得想着还钱,而且还要付利息。”杨凤一的设想是,吸收社会资金进入,激励自己开创一条传统戏曲院团没有走过的路子,把自己做大做强。
她总结说,北昆要走的路子是“艺术家+银行家+宣传推手”的模式,“当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团队组合,才有了梅兰芳。”
杨凤一告诉本刊记者,仅仅希望政府砸钱是不够的,希望靠演戏来盈利也非常困难,必须推出衍生产品,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将来我们还会拍与昆曲有关的电影、电视剧。”
她认为这是一种实验。“其实在戏曲界,潜心研究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的人真的很少,也许这种模式是中国戏曲未来的方向。”
不能永远是“一桌二椅”
关于昆曲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有两种声音:一是昆曲不需要创新,就是活化石,就是唱堂会的,不能进剧场;二是随着时代发展,古老剧种也要引入新元素。
杨凤一的观点是,首先要尊重传统,其次是必须创新。“如果不创新,再好再有保留价值,不被大众所认可,也是很悲哀的。传统+现代,才能使这个事业往前发展。”
曾有演员表态,“宁可站着死,也不愿去唱剧场,不去现代化,必须原汁原味”。
杨凤一说,在一些演员的概念里,昆曲永远是一桌二椅,“这样只有一些老年观众,而这样的剧种,即使再有文化内涵,又如何能传承下去?”
“传承与发展不是一对矛盾,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越走越宽。”她说。
杨凤一40多岁时接任北昆院长,正值演艺生涯巅峰,“那时我是角儿,一直都演公主。当了院长突然发现,很多事情,再用公主心态完全做不下去。”
“这种角色转换,从头做起很痛苦,有很多委屈。”杨凤一说,因为推行改革,在2015年有两三个月的收入少于前两年,演职人员为此有怨气,甚至把牢骚发到网上,“他们不知道新的管理模式对于他们的未来是好的。”
对于演职人员的抱怨,她咬牙扛着,虽然“打击确实挺大的,但是挺过去就好了”。
2017年是北昆建院60周年,“那时的新北昆,新的管理模式应该已经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