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融雪
达西村村民共绣党旗
杨生章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一位普通村民,他所在的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则被称作“南疆第一村”。
杨生章家里有五百亩地,两个蔬菜大棚,三口机井和一辆越野车,年收入五六十万元。妻子于凤莲赋闲在家看书练字,儿子刚去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学习服装设计,11岁的小女儿则报了主持、跳舞、画画等好几个课外班。
如果在新疆其他地区,杨生章绝对可以算得上是高收入者——在整个新疆自治区,2014年全区人均GDP为41200元。不过,在达西村,这并不算什么。
在达西村陈列馆,村党支部书记沙吾尔.芒力克告诉《瞭望东方周刊》:“2014年,我们全村350户1300人,人均纯收入2.5万元。年收入超过50万元的农民有60多户,超过百万的农民有20多户。40%的农户在村里和城里都有住房,270户有私家车。”
如果仅仅是收入高,达西村还不足以让两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回信——达西村陈列馆里,展示着习近平的回信;村里一块石碑上,则刻有胡锦涛的两封回信。
一个曾经的困难村,如何逆袭为今天的“南疆第一村”?
“我们教他们放羊,他们教我们种棉花”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方堃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达西村是个典型的民族村。现在,达西村的汉族人口有365人,占总人数的20%。”
达西村原本是个‘吃粮靠返销、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村。村子当年的状况恰如其名——达西在维吾尔语中意为“盐碱地”。过去,这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达西碱地白花花,庄稼欠收日子苦”。
上世纪70年代,一批内地汉族群众响应号召,从四面八方来建设边疆,与他们同时进村的,还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这些当时从外地赶来的新建设者,后来很多都成为带动达西村发展的种植大户。杨生章即是其中之一。
不过,当时从外地来的人,也有不少穷困潦倒。正是达西村,为他们提供了发展的第一桶金。
杨生章回忆21年前初到达西村时的境况:那时,村里没有一条林带,没有一块条田。他怀揣着100多元从甘肃老家赶来,一路省吃俭用地花掉了63元。那时的住房特别简陋,躺在床上都能看见天上的星星。
后来,他向沙吾尔的儿子买买提.沙吾尔借钱,通过承包土地种棉花,很快成为村里有名的种棉大户。
李培刚则是达西村第一户汉族村民,来自四川。他回忆1970年的冬天:“刚来时真苦啊,连落脚之地都没有,要不是艾山大哥拉我一把,我早就冻死了。”
当时,村里的艾山.阿塔吾拉腾出房子,免费让他住了3年,还把自家5亩棉花地承包给他。
安徽人李明也有难忘的回忆。刚来到达西村时,他承包了托乎提.芒力克的地。一天晚上,接到老家电话说父亲病逝,身无分文的李明敲开托乎提家的门,托乎提二话没说拿出了8000元。
说起当年的情景,沙吾尔告诉本刊记者:“那时我们5个村民小组拿出690亩熟地,拨给新建的汉族队,还送去了8匹马、12头牛和两辆马车。我们教他们放羊,他们教我们种棉花。”
为解决汉族村民的用水问题,老支书带领500余名干部群众挖渠,整整干了七八天,挖出第一条排碱渠,被大家称为“团结渠”。
“挖渠时村里规定每人每天一个馕。发馕时干部给年轻力壮的汉族小伙多发一个,有时不够了,一个馕掰开大家分着吃。”沙吾尔说。
外来的汉族群众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本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则提供发展资金和土地支持,这是达西村实现初步腾飞的密码。
达西村的崛起正是源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通力合作。因此沙吾尔深有感触地说:“民族团结像空气一样,一分钟都不能少。”
致富的汉族群众,后来也开始反哺村中的穷困维族群众。
村民李培刚,致富后就主动包联了贫困户阿布拉.牙合甫。他拿出5000元买生产资料,教阿布拉种棉花。5年后,阿布拉成了种棉好手,全家人均收入由过去的不足500元增加到12000元,也住上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
“东有华西,西有达西”
在中国的村庄治理中,村干部是一个极为关键的要素。所谓“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能人治村,是许多村庄发展的经验。
达西村从盐碱地发展为模范村,除了民族合作的因素外,沙吾尔.芒力克无疑是一个关键因素。
1980年起,沙吾尔.芒力克开始担任兴平乡达西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便大量使用懂知识懂技术的年轻干部,动员村民修渠治盐碱。
1987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早期阶段,沙吾尔便带领达西村创办了集体企业。当时,村里投资建了面粉加工厂、红砖厂,后来又改良了240亩地建蔬菜大棚,达西村一举成了县里的“菜篮子”。
尝到甜头的达西村,开始走上了集体经济的道路。
“一个村不但要有人管事,还要有钱办事。”沙吾尔认准了一条道——集体经济壮大了才能有钱办事。
而这条道路,在中国乡村发展中,已有可以模仿的样本。
“华西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榜样和标杆,也是‘达西人’奋力追赶的目标。”沙吾尔.芒力克说。
方堃告诉本刊记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给达西村提出了“东有华西,西有达西”的目标。而“学华西,赶华西,定让达西变华西”的说法,可追溯至2003年自治区主要领导到达西村调研时提出的目标。
沙吾尔已去华西村参观学习过5次。
看到华西村的小洋楼、小轿车和村民风貌,他坚定了借鉴华西村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成立了达西发展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达西森木文化公司、达西金石榴投资有限公司、达西宏瑞枸杞实业公司等企业。
2015年6月,达西村又主动与华西村结对子,签订了结对共建暨框架协议,内容涵盖民族团结、金融产业、新能源开发、人才培养交流等方面。
目前,两个村子投资60亿元的新能源、金融租赁合作项目已达成一致。其首个共建项目——坐落在达西村的华西村集中式光伏电站基地建设项目已正式开工。
沙吾尔告诉本刊记者,达西村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日照3100小时以上,为全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非常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
“大家富才算富”
201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新疆考察时说:“记得2009年到巴州,有个村党支部书记叫沙吾尔.芒力克。他说了一句话印象很深:‘口袋里鼓囊囊,精神上亮堂堂’。因此,我们要通过抓发展、惠民生,让群众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不断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凝聚力,不断增添爱国爱疆正能量。”
这段话传到沙吾尔耳中,他激动地和全体村民给总书记写信汇报村里的变化,很快就收到了习近平的回信。习近平在信中说:“得知在村党支部带领下,近年来村里又有了不少新变化,各族群众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日子越过越好,我为你们高兴。”
方堃告诉本刊记者,这些年,达西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里先后设立了18项惠民新规。“民族团结模范有‘团结奖’、老年人有‘长寿奖’、小学生有‘学习进步奖’、种植大户有‘致富能手奖’,本村居住35年以上农民的农村子女首次结婚,也每人补助2000元。”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沙吾尔说,村里每月20日是“义务爱心帮扶日”,通过建立党员干部包联、村民互助“合同制”,帮助大家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