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剑波
“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将阅读教学过程分成几个活动,以活动串连整个课堂,以活动实现“让学生学”的阅读教学方式。
一、 “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中“活动”的要义
活动,人们通常理解为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的一种形式,是人对客观世界能动的反应。“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中的“活动”,指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是学生与教学客体构成的对象化活动,是学生在学习中与其他主体构成的交流活动。“活动”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群体的;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可以是有声,也可以是无声的。阅读活动是多元的,主要包括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 思维活动。阅读思维活动,指的是与文本中词、句、章相关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分类与比较活动、抽象与概括活动,结合自己的感知、经验,形成新认识的活动。它把活动的对象指向学生内部世界,通过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如“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三亚落日》一文中这句话抓住三亚落日的颜色变化、动作变化,凸显了三亚落日的独特之美。学习这句话时,设计学生与文本自主对话的活动,给足时间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思考:哪些词语体现了颜色之变,哪些词语体现动作之变,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感悟落日孩童的形象和海天一色的奇观。自己读、自己悟、自己思,学生在大量的文本阅读训练活动中,思维自然也就相应发展了。
2. 物质操作活动。物质操作活动是把活动的对象指向外部世界的某一具体实物,通过对外部实物的改造,促进自身的发展。阅读教学中,物质操作活动是一种具体用手“做”的活动,通过对“物质”进行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情感体验,主要活动形式有圈圈画画、手工制作、表演验证、作业操作、拓展整理等。如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中,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为她设计一段颁奖词,写在心形卡片上,再贴到黑板上共同赏析。(操作提示:叶欣获“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称号,颁奖词注意突出人物的崇高精神,语言生动、简洁)课文学习中,叶欣的“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已经形成,通过卡片制作,学生由语言的认知、感悟转到语言的呈现,再到图片的交流,学生的心灵再一次得到了崇高的洗礼。
3.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指的是通过社会资源、社会交际和学生实践感知,调动全部感官,触摸课文中人物的内心,逐步加强自己的体验和理解,加强记忆和积累的学习活动。主要包括搜集资料、观看影片、编演课本剧、举办朗读会等。如学习《但愿人长久》一课时,指导学生上网或上图书馆查阅一些有关苏轼的资料,做好摘录,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进一步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阅读实践活动常常是课堂阅读学习的补充活动,同时,也是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最终活动。
二、 “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中“活动单”要义
活动单,是师生课前根据课程目标、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班级情况等因素,以“活动”的形式,预设课堂中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的文本。
1. 自主学习的导向标。“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主要采用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自由学习,是学习就可能受到“栅栏效应”的影响。“活动单”就如旅游景点的“示意图”“导游图”,游客按照指示规划游览。“活动单”向学生暗示了学习的方向,告诉学生“学什么”“往哪里学”“我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不会迷失方向。
2. 互动活动的任务单。“活动单导学”阅读课堂强调生教生、生强生,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此模式追求的境界。学生在互动中学文、明理、益智、导行。学生为什么互动,怎么互动,互动达到什么程度,活动单上就具体呈现出来,学生根据活动单的“表白”自觉行动。活动单让“知识都得到应用”成为可能。
3. 课堂教学的程序单。做任何事都讲究程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阅读教学课堂也不例外。活动单规定了阅读教学各环节的先后次序,以及活动本身的内在联系,以便教师循序渐进、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活动单就像是登山的“扶手”,从山脚依次而“建”,爬山者(学生)“拾级而上”。
三、 “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中的“导学”要义
“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中的“导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导”和“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的“导”,是在学生独立阅读后,仍未达到课文学习所预设的合理目标时才出现。
1. 导趣。阅读教学课堂,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活动,正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抓住新旧学习内容的联系。让学生有种“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欲望,主动参与阅读学习。第二,捕捉学生的进步点。教师时刻关注课堂上学生阅读的动机、阅读行为、阅读心境,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点”“闪光点”,多加表扬,学生得到肯定后,会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第三,减少单调、呆板、重复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教师可以根据“三维”目标和现有的生成,设计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如竞赛性活动:朗读比赛、辩论赛、智力赛、演讲赛等;还有娱乐性活动:讲故事、分角色读、演课本剧、竞猜、抢答等。
2. 导疑。“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中的“活动”,是学生为问题而活动,为研究而活动。“活动”,是一种作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手段,师生循着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导疑”应该注意把握两个“度”:一、注意把握问题的难度。低于学生认知水平或解决能力的问题,不能推动学生积极的发展;过分高于学生解决能力的问题,学生难以完成,活动也无助于学生的发展。“导疑”的难度要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学生对自身现有的知识、能力等进行调整、改造后,问题就解决了。二、注意把握质疑权、探疑权的广度。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重要的策略,教师根据学生对课文读懂、读透的程度,鼓励学生不停、不断的质疑。同时,也可以提炼出重要的、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
3. 导读。阅读教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种“读”的教学,“有声”的读,是一种最朴素的阅读教学方法。但是,学生用哪种方式,达到什么程度才叫有感情等,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的“导”。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有其价值,文章的哪些表达方式,哪些字词句,哪些语法、章法表现这样的价值,在学生自主学习没有品味到位时,教师需要引导,直至品读到位。如学生吐字是否清晰,发音是否正确,停顿是否合理,速度是否适宜,重音是否得当,语调是否鲜明等;是用范读感染学生,还是用齐读表现磅礴气势;是用个人读展示人物性格,还是用分角色朗读内化学生的语言,或是用背诵增加学生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导读的内容。
4. 导思。“关注”“感受”“体会”“理解”“领悟”“推想”“把握”等,是阅读教学的常见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须有“思”的过程。激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逻辑推理,成为了“导思”的重要内容。只有思考了,学生才能判断、记忆、积累和运用。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设计“与扫路人对话——感受老人的自信与豁达”的活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从他手中拿着的那把扫帚,可以推理他的工作是打扫天游峰的石阶;从他的头发、胡须都白了,可以推测出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从他微笑的神态上,可以看出老人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也很快乐……从老人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推断出老人是乐观豁达、充满自信的人。学生在逻辑推理中,全面地走近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更在文本的理解中,掌握了表达事物的逻辑方法。
四、 “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的程式
(一) 基本程式图
1. 课堂教学活动基本流程图。
创设情境
实施活动
检测反馈
延伸拓展
2. “实施活动”流程图。
子活动一
子活动二
子活动三
……
3. “子活动”基本流程图。
自主研读
合作探究或
交流分享或展示成果答疑解难点拨提升
(二) 程式说明
1.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文本特点和课堂需要,用语言、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新课文、新内容的兴趣。如《二泉映月》一课,课堂伊始教师设计了听二胡乐曲《二泉映月》,探讨乐曲背景的活动,学生一下子就被打动,会主动打开课本。
2. 实施活动。实施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师生根据活动单上的“活动预案”,围绕学习目标依次实施。如《鸟语》一课,设计了“聆听布谷催学”“品味喜鹊报喜”“感悟深刻道理”三个活动,师生在互动中逐一实施,实现教学目标。
3. 检测反馈。阅读课堂的检测题一般为一至两题,检测预设计活动的质量。如《清平乐·村居》活动单,设计这样的“检测反馈”:比一比,看谁写得棒!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情景,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幅“画面”写下来。
4. 延伸拓展。延伸拓展,指文本学完后,或推荐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篇目,或研究相关的专题,加深对文本情感的体验,拓宽学生知识面。如学完《海伦·凯勒》一文,推荐学生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引导学生进一步走进残疾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世界。
“‘活动单导学获得大面积成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从改变教学程序入手,为教师每日的课堂提供了可以操作的程序。而教学程序的背后是有思想的,教学程序也是‘有意义的形式”,语文课程改革专家陆志平先生这样评价“活动单导学”模式:“‘活动单导学阅读教学模式正在有意义的形式下,释放学生的心灵,让每一个学生参与阅读、学会阅读、享受阅读,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师不教而生亦能会的理想境界。”
(作者单位: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