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传坚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插图 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A-
0098-01
把插图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是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焦点之一。插图不仅能刺激学生的主观感受,而且可以让学生从中汲取隐性信息,获得审美的愉悦感。如何让插图真正进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如何正确处理图文之间的关系,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以图“引”文,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其他阶段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在认识事物时已经懂得使用逻辑思维,但形象思维依然在思维活动中占据主要地位。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当学生翻开课本时,他们最先留意的是课文中出现的插图,继而才会把注意力放在课文文本上。教师如果能根据学生这一特点进行有效引导,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插图内涵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学习课文,以寻找答案。如在讲授《杨修之死》(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时,笔者先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问学生:“图中描绘了什么?”学生回答:“描绘的是两名士兵押解杨修前去处死的瞬间。”笔者又问:“曹操杀杨修的理由是什么?”学生也很好奇,于是满怀兴趣去阅读课文,新课的导入就这样不露痕迹地完成了。用插图引出文本,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握学生学习时机,实现“黄金教学”。
二、以图“补”文,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初中学生尚未拥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底蕴并不深厚,在教学中未能了解所有事物,甚至完全不认识某些事物,比如某些历史背景、某些建筑物的结构、某些动植物的形态等。单靠教师的语言讲授,学生很难完全接受。课本插图可以把抽象的文本具体化,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涵,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讲授《看云识天气》(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时,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不同形态的云有什么区别,如果教师只是采取让学生阅读课文文本的方式,学生很有可能分辨不出云的形态。如果教师把课文中的插图与文本结合起来教习,就能让学生很快掌握云的不同形态以及与天气的关系,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用插图来弥补文本描述之不足,可以让学生对文本认识更深一层,实现“图像教学”。
三、以图“显”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文插图如果画得很美,就可以让学生置身于美的世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课文插图有一些是关于大好河山、历史古迹、民风名俗、名画名作的照片,学生可以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例如《苏林园林》(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一课,课文中整整用了6幅插图来表现苏州园林的美,教师在展示插图的同时,要求学生抓住描写插图的语句,由此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水平。课文中还有很多关于自然景物的插图,如“春意盎然”图展现了春之魅力,“紫藤萝”图表现出紫藤萝之生机,还有“枯藤老树昏鸦”图、“大雁归来”图等等,带给学生视觉的冲击,有利于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用插图来表现文本描绘之美,可以让学生荡漾在美的海洋之中,把学生的审美意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实现“审美教学”。
四、以图“鉴”文,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课文文本以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现了高尚、卑鄙等五光十色的精神世界,而课文插图则以图象的形式把这些精神世界具体化,对传递作者情感、激发学生爱憎之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插图可以让学生对文本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充沛情感有更深刻的领悟,可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斑羚飞渡》(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刻画了一群具有智慧、勇气并且敢于牺牲的斑羚形象,老斑羚的壮举在文中插图与文本的相互作用下,深深震撼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更能感悟人生、感悟生命,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课文插图中的花草虫鱼可以让学生心生保护自然之念,科学技术图可以激发学生投身科技发展的热情……用插图来呼应文本中的情感,可以把作者、学生、教师的情感连接在一起,实现“情感教学”。
插图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教师要想真正发挥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就要做到下面三点:一是正确选择具有使用价值的插图,首先看插图是否与课文主旨相关,其次看插图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只有符合以上两点插图才具备使用价值;二是使用插图要准确把握时机,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三是利用插图要恰到好处,不能忽视,但也不能使用过量,不能每课必用。只有注意以上几点,才能把插图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责编 秦越霞)